针对这一质疑,经过一番深入商讨后,朝廷做出了新的决策。
朝廷决定给予地方官相应的品级官身,并颁发正式的圣旨予以确认。
不过,为了确保地方官的素质和能力,还设立了年审与考核机制。
考核的试卷由各大股东负责出题,他们对地方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判和认可后,再报请朝廷批准。
这样一来,既给予了地方官一定的地位和认可,又通过股东的监督和考核,保证了地方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鉴于股东们所占土地面积颇为庞大,按照涉及股东的分布情况,决定设立府城。
府城的官员设置也有了明确规定,正副府主分别为正四品与从四品,相关部分的主管则为正六品与从六品。
这一举措旨在构建一套适应新局势的地方管理体系,确保对广大土地的有效治理。
此前,大顺的行动打破了原有的地区官僚系统,如今各地区是否设置州县以及发展文教事业,权力下放至各股东手中,由他们自行商议决定。
这一决策给予了股东们极大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灵活规划地方的行政与文化教育布局。
原地区的卫镇及相关户籍制度被取消。卫镇作为过去的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单位,在新的格局下已不再适用。
而户籍制度的取消,则是为了打破旧有的管理模式,让人员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和融入新的地方治理体系。
取消后,这些地区的人员将由各地区股东妥善安置,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在地方治安方面,计划聘任参与归复工作的游击队员来维护治安。
至于他们的薪俸是否由公田支出,这一事项同样交由各股东商议决定。
毕竟,公田作为重要的利益载体,其资金的使用需要经过股东的共同决策。
同时,属于这些人员名下的土地必须尽快发放,相应的赏银也应及时发放到位,并且要收回他们手中的所有武器装备。
为了确保地方治安的和平与稳定,治安过程中使用的武器将以非致命武器为主,避免过度使用武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冲突。
通过这一系列的地方治理新规划,大明试图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一套更加灵活、高效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以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关于议庭的建设情况,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这是一项皇家赠送的举措,股东们只需缴纳一定的维护费用即可。
每年的维护费为十万两白银,而每次有议题提交时,提交方还需额外缴纳一万两银作为召开议庭会议的费用,这笔费用也可用于维护费的补充。
依据国策,朝廷会适时发布各类任务,但这些任务并非强制要求股东参与。
股东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选择是否加入。
若决定参与,他们会根据各自的意愿组成临时股东团。
一旦参与其中,便能享受相关利益分配。
以对关外用兵为例,若朝廷决定出兵,将会占据五成利益,同时承担所有的安保工作。
而剩下的五成利益,则由参与出兵的股东团自行分配。
这一政策无疑为股东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利益增长点。
朱有建这番关于国策和议庭的阐述,让股东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未来极有可能还有土地可以分配。
以皇帝的脾性来看,对于鞑靼与八旗,用兵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辽东平原那可是上好的耕地,若能纳入掌控,将为大明带来丰厚的粮食产出;
河套至漠海的大草原,更是养羊的绝佳之地,羊毛等畜产品的前景不可限量;
西域地区气候适宜,种植葡萄和棉花条件优越,若能成功开拓,又将增添新的经济支柱。
甚至,股东们联想到如今已有的青稞加工产业,不禁猜测,难道皇帝还有对吐蕃用兵的打算?
若真如此,青藏高原的土地或许也将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
众人越想越兴奋,仿佛看到了未来大明在皇帝带领下不断扩张、繁荣昌盛的景象,而他们作为股东,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巨大的利益。
一群股东正沉浸在对未来土地扩张和利益获取的美好憧憬中,可一想到佃户生育的问题,顿时头都疼了起来。
他们须赶紧给佃户下达任务,鼓励佃户们积极生育,最好是每家都能生养好几个孩子,这样未来就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耕种土地。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佃户中有许多还没有媳妇,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他们为此发愁时,皇帝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开口说道:
“鞑靼女人粗壮易生养。
你们可以继续雇佣游击小队去偷啊!
朕就随口一说,莫要当真哈。”
股东们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一动。
可仔细一想,这事儿确实不太好实现。
大漠广袤无垠,鞑靼部落众多且分散。
即便有本事偷人,也得先能找到部落才行啊。
想要在茫茫大漠中精准定位到合适的部落并实施偷人计划,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皇帝又抛出了一个消息:
“如今鞑靼许多部落的男人都死光了,这个冬天恐怕会死很多妇孺啊!
真是太可怜了。”
这一消息让在场的股东们议论纷纷。其实,对于这个情况,很多参与过大同寻宝的勋爵心中已有答案。
毕竟,这并非什么难以打听的消息,而且皇帝似乎也有意将一些消息传播出去。
这也让股东们意识到,鞑靼目前的局势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混乱和脆弱;
这或许又为他们未来的计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变数。
皇帝给出的八项建议全都顺利通过,众人兴奋不已,心情愈发焦急。
当下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务。
首先是上报爵级名单,毕竟管理费要到明年才缴纳,众人自然不愿耽搁;
纷纷抓紧时间将名单整理上报,期望能早日确立爵级,享受相应权益。
购买工坊一事也被提上日程。
众人深知工坊对于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待地方府城确认后,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动工建设。
他们心中盘算着,工坊一旦建成,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而皇帝那句“偷鞑靼女人”的玩笑话,竟也被众人当了真。
他们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快速增加佃户家庭人口的办法。
如今得知鞑靼许多部落的男人死光,便急忙派人前往关外,企图偷回女人。
众人想着,早些将女人带回来分配下去,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自家庄园里的佃户家庭就会多出一窝小崽子,劳动力也会随之增加。
之后有人提出佃户若恶意抬价怎么办?
朱有建经过思考后,也给予了建议,东佃之间相互负责相互制约,任何一方违约,都会给予处罚;
并且会被录入邸报黑名单,到时候恶主招人就难了,恶佃想租种以及去工坊打工,也别指望了。
这种约束文书,会有专人进行讲解,若是要违约,造成任何一方损失,可真没有人会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