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午后的阳光,带着一丝尚未褪尽的寒意,透过光秃秃的梧桐枝桠,在杜嘻嘻家小区略显冷清的花园长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风不大,却足以卷起地上几片蜷缩的枯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极了杜嘻嘻此刻心中无法言说的纷乱。她低着头,目光胶着在脚下磨损的石板缝隙里顽强探出头的一抹青苔上,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羽绒服的拉链头,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蔓延开,却压不住心口那团沉甸甸的酸涩。
古子寒就坐在她身边,很近,近到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淡淡的洗发水的味道,混合着少年特有的干净气息。他微微侧着身,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头顶,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疏离或戏谑的眼睛,此刻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情绪——是担忧,是怜惜,是某种感同身受的痛楚,最终都沉淀为一种深切的心疼。这无声的心疼像一块温热的毛巾,轻轻覆盖在杜嘻嘻冰冷的心上,让她几乎要落下泪来。他的眼神如此专注而沉重,仿佛要穿透她低垂的眼帘,看清她心底所有翻腾的委屈、不安和那份倔强的坚持。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两人细微的呼吸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模糊车鸣。时间在沉默中缓缓流淌,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杜嘻嘻能感觉到古子寒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目光的重量让她无法再逃避。终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汲取了某种莫大的勇气。那口冰凉的空气刺得肺叶生疼,却也让她混乱的思绪骤然清晰。
“古子寒,”她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地在寂静中响起。她的眼睛因为强忍泪意而显得格外明亮,像被水洗过的黑曜石,直直地望向古子寒。那眼神不再是躲闪和犹豫,而是燃烧着一簇灼热的、名为“未来”的火焰,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我们一起考大学吧,”她一字一顿,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烙在了心尖上,“就考去bJ。我要考最好的美院,”说到“美院”两个字时,她的眼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那是梦想的光辉,“我要走遍那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看那里好看的每一处风景。你要不要,”她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又无比清晰地问道,“陪我一起?”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古子寒的心湖里激荡起巨大的涟漪。bJ?美院?那是夏雪魂牵梦萦的地方,是夏雪不顾一切要扎根在那里的地方。此刻,杜嘻嘻将夏雪这沉甸甸的梦想,连同对他并肩同行的邀请,如此郑重地捧到了他面前。古子寒的心被一种巨大的暖流击中,随即又被更强烈的责任感包裹。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就重重地点下了头,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义无反顾。他铁了心的,要陪着她做她想做的事。
“当然一起。”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磐石般坚定。他看着杜嘻嘻的眼睛,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刻进她的瞳孔深处。“不管多难,”他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承诺,“今年考不上,明年考;明年考不上,后年考。直到考上为止。”这不是轻飘飘的安慰,而是他掷地有声的誓言。他知道前路的崎岖,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但为了她眼中那簇不灭的火焰,为了此刻她交付的信任,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跋涉。这份执着,是他能给予的最有力的回应。
听到他毫不犹豫的承诺,杜嘻嘻的心像是被浸泡在温热的蜜糖里,但随即,一丝冰冷的忧虑又悄然爬上心头。她脸上的光彩黯淡了一瞬,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在眼睑投下小片阴影。她犹豫着,声音低了下去,带着迟疑和担忧:“我爸爸他……”
“哦,那个啊!”古子寒立刻接过话头,似乎想驱散她心头的阴霾。他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脸上浮现出一种复杂的神情——三分是想起杜正勤审视目光时的无奈苦笑,七分则是面对杜嘻嘻提及此事的窘迫和羞赧,耳根悄悄染上了一层薄红。“你放心,他没有为难我,”他急忙澄清,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真的,就是……嗯,比较详细地‘查了下户口’。”他想起杜正勤那看似温和实则犀利的眼神,如同精密仪器般扫过他全身上下,询问他的家庭、学业、未来规划,每一个问题都点到为止却又直指核心,让他这个向来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人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他顿了顿,似乎斟酌了一下用词,带着一种出乎杜嘻嘻意料的诚恳说道:“杜叔叔他人……其实挺好的。知识渊博,谈吐不凡,问的问题也都在点上,感觉……挺开明儒雅的。”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形容词,试图描绘出那个与杜嘻嘻口中截然不同的父亲形象。
“嗯?什么?开明儒雅?”杜嘻嘻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疑惑,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开明?儒雅?这两个词跟她记忆里那个固执己见、说一不二、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嗤之以鼻的杜正勤有半毛钱关系吗?古子寒这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她脑子里瞬间闪过父亲在家板着脸训斥她的样子,与古子寒口中那个“开明儒雅”的形象激烈碰撞,荒谬感让她几乎要笑出声。
但几乎是下一秒,她又瞬间释然了。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带着淡淡嘲讽的弧度。杜正勤嘛,她太了解他了。那个男人最擅长的就是在外人面前维持一副道貌岸然、温文尔雅的学者形象,谈吐风趣,见解独到,风度翩翩,不知迷惑了多少人。
只有关起家门,面对她这个“不务正业”的女儿时,那层完美的面具才会卸下,露出底下严厉、古板甚至有些专制的本质。“食古不化”才是他的真面目。古子寒看到的,不过是杜正勤精心展示给“外人”看的那一面罢了。这份认知让她心头微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