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堂姐,曾叔祖母在信里写什么了?”
裴燕的头凑了过来。
裴青禾索性将冒红菱也叫了过来,一同看信。
李氏在一个月前写了第一封信,在信中描述了裴氏老妇们向建安帝投诚受礼遇一事。木已成舟,裴青禾捏着鼻子认了,在回信中嘱咐李氏等人在渤海郡里低调过活,不要和势大跋扈的张家起冲突。
这封信里,又会有什么要紧的消息?
孟六郎和庞丞相之女已定下亲事。
裴青禾目光扫过,眉头微皱。
裴燕啧了一声:“这个孟六郎,倒是寻了一门好亲事。”
“庞丞相是东宫老臣,深得皇上信任器重,如今是新朝廷的丞相,文臣之首。”裴青禾淡淡道:“孟家忠心耿耿,北平军当日第一个去京城救东宫太子。孟将军战死沙场,现在的北平军,招募大批新兵,战力大不如前。孟氏兄弟再被张氏排挤,处境颇为艰难。”
“孟六郎是北平军主将,竟被打发去守城门。”
“现在孟家和庞家结亲,一文一武互为倚助,结成同盟,或许能勉强压一压张大将军的气焰。”
裴燕有些不解:“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裴青禾忍不住拍了裴燕一记后脑勺:“你能不能动一动脑子。怎么会没有关系?裴氏长辈们都在渤海郡,我们裴家军至少在表面上向天子投诚了。新朝里的权势之争,难免会波及到我们。”
裴燕被拍得龇牙咧嘴,用手揉着后脑勺呼痛:“本来就不灵光,你还总拍我脑袋,越打越笨怎么办。”
裴青禾气乐了,又拍了裴燕脑门一下:“你这块不可雕的朽木。我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心思,通通白费。你哪天才能真正成熟,能独当一面!”
裴燕见裴青禾真的恼了,不敢吭声,缩着脖子躲到冒红菱身后。
她又高又壮实,苗条的冒红菱哪里遮得住?
冒红菱忍着笑,为裴燕解围:“她还年少,心性不稳,再磨炼几年就好了。”
裴燕无声默默点头,表示赞成。
裴青禾轻哼一声:“她只动手不肯动脑子。哪天能长大?不及二嫂和芸堂姐,也就罢了。裴萱裴风都比她机灵多了。”
冒红菱轻声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裴燕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你偏要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其实,她就一直跟在你身边,也挺合适。”
“裴家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你身边信任得用的人一个个派出去,裴芸在昌平县,顾莲在泉州县,冯长去了雍奴县。裴甲去了渤海郡,裴乙方大头去关外了。总得留一个忠心可靠之人,做你的亲卫营首领。”
这话可说到裴燕心坎里了。
裴燕将头探出来,疯狂点头。
裴青禾看她那副模样,就觉得手痒,又敲了裴燕一记脑门,才道:“二嫂说的,我也想过了。裴燕太过鲁莽冲动,实在不适合单独领兵。也只能留在我身边。亲卫营一事,暂且不急,我们三人心中有数便可。”
裴燕大喜,咧着嘴乐个不停。
裴青禾回屋提笔,给李氏写回信。在信中,裴青禾再次叮嘱李氏言行谨慎,别和张家结怨。和孟氏兄弟可以来往,也别过于密切频繁。
半日后,孟六郎和庞姑娘定亲的喜讯,传到了时总管耳中。
时砚心情愉悦,嘴角压都压不住。
董大郎董二郎对视一眼,心里都为自家主子暗暗高兴。
孟六郎其实算不上什么情敌。当日孟六郎带着五百军汉毅然离开裴家村,就不可能再回头。现在孟庞两家结亲,自家主子心里就更踏实了。
“去备一壶酒,今日晚上我要喝两杯。”
好嘞!
董大郎麻溜地去了库房。周氏在册子上记了一笔,随口笑道:“今儿个是什么好日子。时总管怎么忽然要酒?”
董大郎口风紧得很:“主子的事,我哪里知晓。”
周氏晚上回屋,和自家夫婿陶峰说笑提起此事。
陶峰曾做过孟六郎的亲兵,当日孟六郎坚持要走,陶峰和另四个北平军军汉却留了下来,做了裴氏赘婿。如今都做了一营头目。
陶峰消息也灵通得很,低声笑道:“我们六公子,和庞丞相的孙女定了亲事。时总管心里高兴,可不得喝上两杯。”
周氏失笑:“照你这么说,纪公子日后定亲,时总管岂不是更高兴?”
裴家军崛起,裴六姑娘在燕郡里如日中天。瞄着裴六姑娘赘婿位置的,颇有几个。譬如汤郡守打发家中子侄来送裴家军送信,譬如广宁军的杨将军,也流露过结亲之意,还有卢家等大户,子嗣兴旺,都很乐意送一个后辈到裴六姑娘身边。
其中,相貌最俊美才学最出众的,当属泉州县纪县令的长子纪君泽。
陶峰也乐了:“他们谁能争得过我们时总管。”
夫妻两个说笑一回,陶峰大手温柔地抚摸周氏隆起的肚子,心满意足地叹道:“我一个臭军汉,往日里吃了上顿等下顿,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现在手下有一百人,有你这个好媳妇,过几个月还要当爹。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周氏将头靠在夫婿坚实的胸膛上,柔声道:“四年前被流放,我差点就用一根绳吊死自己。”
“是青禾鼓励我们,让我们这些裴氏媳妇活了下来。是青禾给我们裴氏媳妇撑腰,我们才不必一直守寡苦熬,能招赘婿进门。这几年里出生的孩童,都姓裴。舒兰嫂子生的小望儿,名字都是青禾取的。”
“青禾说过的话,一桩一桩都算数。”
“我这条命,都是青禾的。她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我都不会皱眉头。”
在裴家军里,女子地位极高。周氏是裴青禾的堂嫂,身手平平,不能领兵,便去管库房。
离开裴家军,何处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所以,周氏等一众裴氏媳妇,是裴青禾最忠实的追随者拥护者。
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
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远胜过空喊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