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丫头会不会派人来追我们回去?”
夜里天寒,一众老妇挤在帐篷里,裹着厚实的棉被。正在悄声低语的是方氏。
头发半白满面皱纹脸孔消瘦眼窝深陷的陆氏冷哼一声:“冯氏和小狗儿小玉儿都留给她了,我这个讨嫌的老不死,她怎么会在乎。放心吧!她不会来!”
话糙理不糙。
方氏长叹一声:“我这一走,以后就见不到小婉儿了。”
“小婉儿有亲娘和后爹照顾,你有什么不放心的。”陆氏瞥一眼过来:“你该不是后悔了吧!要是想回去,现在就走,正好让裴甲他们送你,顺便都回裴家村去。”
方氏有些恼了:“我什么时候说要回去了?惦记自家孙女也不行么?你这脾气,愈发牛心古怪了。怪不得青禾丫头燕丫头都不待见你。”
陆氏板着脸孔:“她们待不待见,我不在乎。我要去渤海郡投奔皇上,做敬朝的良民百姓。”
方氏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低声附和:“大嫂说的对。我们裴氏一门忠烈,为东宫而死。如今郡王殿下坐了龙椅,我们正该去投奔。我就是担心,皇上只见我们这些老妇不见年轻后辈,会不会心中愤怒不满。”
年过八旬的李氏原本闭着眼,现在也睁开了,声音有些含混不清:“广宁军的杨将军也没亲自去渤海郡,只派了子侄后辈前去。我们这些裴氏老妇数百里奔波前去,更见诚意。皇上怎么会不满。”
“就是张大将军,对裴家的忌惮也该放下了。”
裴家军声名鹊起,日益壮大,已经取代北平军成了幽州地界的第四股势力。相比起其余三支军队的鲜明立场,裴家军的立场就有些含糊。
不是朝廷正规军队,却拥有强大的兵力。没有起义反朝廷,却将昌平县安乐县泉州县雍奴县四个县城都纳入麾下,占了燕郡一半地盘。另一半暂时没有兵力入驻,其实也陆续将税赋交给裴家军。
年轻的建安帝,或许念着昔日情分,也可能是应对京城的乔天王已经耗尽了心思,并未追究裴家军的立场。倒是张大将军,当着众人的面屡次提及裴家军,言语中颇有不满。
孟大郎特意写信提醒,裴青禾哂然一笑,置之不理。陆氏等一众老妇,却为此辗转反侧心惊胆战。
陆氏思虑了许久,决意要去渤海郡。李氏也是支持的。
陆氏想证明裴家的忠心,李氏想借此举动打消渤海张氏的疑心不满。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终归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陆氏听着有些刺耳,撇撇嘴道:“我去渤海郡,是为了表明裴家还有忠诚于天子的人。可不是为了青禾那丫头。”
李氏打了个呵欠:“不说这些了。都睡了吧!”
方氏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陆氏也闭上眼,脑海中闪过许多血腥可怕的画面。
她仿佛被一片血红笼罩住,拼力挣扎,却怎么都逃不出去。胸口像被细针密密地扎,一阵阵刺痛,呼吸忽快忽慢,胸口起伏不定,难受极了。
耳畔陆续响起平稳的呼吸声,众人都睡了。陆氏没有动,不知胡思乱想了多久,才勉强入眠。
似乎还没睡多久,就再次被叫醒了。
陆氏强打起精神,继续赶路。
冒红菱十分细致,特意为她们备了几辆马车。车厢里有厚实的棉絮,挡住了初春料峭的寒风。有干饼子,还有裴家军惯吃的军粮,炒熟碾碎的粗粮里,掺了芝麻,用热水泡一碗,喷香,解饿又解馋。
随行护送的裴甲等人,也带了许多干粮,还带了许多肉干和干菜。准备充分,路途上没挨饿遭罪。
冀州和幽州相邻,陆氏一行人走了八九天,出了幽州,刚进了冀州,就遇到了一伙流民。
裴甲面无表情地拔了长刀,砍了几个冲过来抢粮食的流民。其余流民一哄而散。
想当年,他也是浑浑噩噩的流民中的一个。
遇到裴六姑娘,改名换姓,是他裴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页。他吃了三年多饱饭,每日练武,身手悍勇,能领一百人,已经彻底脱变。
这些,都是裴六姑娘给的。他愿为六姑娘拼了这条命。
冒红菱派他随行护送的时候,就和他说过:“裴甲,此行去渤海郡,路途凶险。到了渤海郡后,你得留下保护祖母她们。”
裴甲二话不说,接下了重任。
接下来几日,陆续遇到几伙流匪。这些流匪面黄肌瘦,摇摇晃晃四肢无力。裴甲一行人却身高力壮,个个手中有利器,还有弓箭。流匪还没靠近,往往就被一波流箭吓跑了。
难免有凶险的时候。这一日,遇到了一大股流民。流民瘦弱,架不住人太多了,一千多流民冲击抢粮的场景,混乱且可怕。流民中男女老少都有。
裴甲硬着心肠,所有冲过来抢粮的流民都被杀了个干净。
待流民退去,留下一百多具血淋淋的尸体。其中一个还没死透,挣扎着爬到马车边,抓住粮袋,颤抖着抓一把塞进口中,心满意足地死去。
不知是谁,转头吐了。
还有人红了眼眶。大概是想到了自己曾为流民时朝不保夕整日饥饿的凄惨过去。
裴甲高声吼道:“还有两日就到渤海郡了。大家都撑住。”
众人打起精神应和。
这么一路走一路杀,到渤海郡时,一营百人死了十三个,还有几个受了伤的,全须全尾的还有八十二人。
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众人早已习惯,给同伴挖坑埋尸的时候抹一把眼泪,起身之际就挺直胸膛,继续向前。
渤海郡的城门在这一年多里反复修建加高,精兵把守城门,远远看着,也有了几分京都模样。
陆氏眼睛有些红,看了一会儿,转头对裴甲道:“你去见城门官,就说裴氏前来投诚。”
渤海郡是新都城,建安帝是东宫嫡出,是正统的江山继承人。每日都有人前来投诚。
裴甲亮出名号,很快便有人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