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正月二十晨光刚爬上窗棂,科学院的议事厅里已是一片硝烟味——不是火药,是钱烧焦的味道。科技七大专项?不,六大!沈佩玉一进门就黑着脸,心痛得直抽搐:为了讨好夫人,李勇忍痛砍掉了排水量1000吨的盖伦船项目(那玩意儿光龙骨就够买百亩良田)。如今痢疾特效药成功,只剩五个项目还在烧钱。
“几个老六,又是来骗经费的吧?”沈佩玉挺着四个月的大肚子,瞥了眼宋应星手里泛黄的图纸,冷笑一声。本来她打算亲自去现场验尸(指火炮试射),听个响儿再决定拨款,但瞧着自己这孕相……算了,惹不起。
宋应星拱手行礼,展开《火炮轻量化改良书》:“诸位,此次采用锻铁拼合工艺——铜板卷内管,外包锻铁条,铁箍加固,铅焊料填缝……”他唾沫横飞,沈佩玉的眼神却越来越像淬了毒的银针:“说人话!这玩意儿要多少银子?”
“回夫人,铅焊料试了二十七次,总算成了!”宋应星擦汗,“若军代表认可,便可定型量产!”
沈佩玉当场扶额:“这得花多少……”
“能赚回来!”李勇一拍桌子,“换下来的旧炮,高价转给朝廷、藩国、日本人,海盗也成!建奴?卖他们更赚!”见沈佩玉瞪眼,他压低声音:“科研才是第一生产力——这炮管韧性高、耐热强,水师舰船用了比对手打得更远更准,可以抢更多的地盘!嘿嘿!”
沈佩玉盯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突然瞥见角落里的小字:“‘可承受更高膛压’?你确定?”
“夫人英明!”宋应星搓手,“旧炮卖的钱够再造三倍的新炮!”
沈佩玉深吸一口气,摸了摸肚子:“……先造一批试试,炸了算你们的。”
宋应星展开第二张图纸时,议事厅的烛火突然晃了晃——不是风,是沈佩玉捏着银票的手在抖。他指着图样上的庞然大物:“这是新型卧式钻床,专攻两大宝贝:蒸汽机气缸、陆战炮炮管。”
“轻量化!”沈星奕兴奋地补充,手指在炮管剖面图上画圈,“陆军急得跳脚,就等着这玩意儿造轻型火炮呢!”他掏出一块铸铁坯料,“咱用延展性最好的生铁,先整体铸造出圆柱坯,再上粗车床刨出雏形——气缸和炮管一次成型,省时省力!”
沈佩玉眯眼盯着图纸角落的标注:“‘已试验成功’?”
“是!”宋应星点头,“但问题卡在镗床上和铸铁胚料材质上。”他指着图上的气缸,“用精密镗床扩初孔时,要么扩成傻大笨粗的水桶,要么厚薄不均——”话音未落,沈佩玉翻了个白眼:“这就是你们说的‘成功’?!”
一激动茶水还溅湿了炮管剖面图,墨迹晕染成一片模糊的阴影。李勇捡起茶杯,慢悠悠道:“夫人息怒,这玩意儿好比给孕妇接生——急不得。”
“急不得?”沈佩玉拍案而起,“每个时辰,他们都在烧钱,去年烧掉一百万!”
“但精度确实是工业生产的命门。”宋应星擦着冷汗,“我们试了六种铸铁配比,现在就卡在最后一关——如何让镗床的刀具在高速旋转中保持稳定。”他突然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听说苏州有个老铁匠,祖传的‘悬丝校准法’……”
沈佩玉一甩袖子:“那还去把人绑来,不对去挖来!”李勇满头黑线,这可不是他教的。
宋应星展开第三张图纸,讲到新的密封方式和耐磨耐高温的密封材料,目前正在试用橡胶当密封材料时,沈佩玉一脸懵——这个是什么“东东”,她的眼神就像见了耗子的猫。
“这玩意儿叫橡胶。”宋应星指着块黑黢黢的胶块,“我们在里头掺硫磺,嘿!您猜怎么着?这胶不但更韧,火烧都不带软的!”他神秘兮兮压低声音,“比那缠油麻绳当密封材料的土法子强十倍!”
沈佩玉捏着胶块往地上一摔:“摔不烂?”
“摔不烂!”宋应星咧嘴笑,“可新活塞运动方式……”他突然卡壳,看了一眼李勇,额头渗出细汗,“这个……还在琢磨。”
“有方向吗?”李勇露出非常理解的表情,随口一问,“需要组织专家们专题讨论?”
“别急别急!”宋应星从旁边抽出三张设计图,“您瞅瞅这个——一会儿大家去现场瞅瞅!”
众人凑过去,只见每个图上写着“原型机甲”“原型机乙”“原型机丙”四字。李勇眼尖:“哟呵,今天还有彩蛋?”
宋应星抹了把汗,展开第四张图纸。沈佩玉扶额坐下:“又是什么烧钱玩意儿?”
“高强度钻头!”宋应星掏出一堆闪着寒光的铁疙瘩,“我们试了七十多种材料……”
“七十多种?!”沈佩玉尖叫,“七十多种还拿不出成品?”
“但进步巨大呀!”宋应星搓手,“您看这钻头,比原先的硬三倍!刀具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硬?!”本来心情已经大好的沈佩玉又不行了,搞半天,你们这帮骗子是搞玄学的,到底何时是个头,冷笑道,“经费黑洞!我要找廉政公署!”
李勇憋着笑递茶:“夫人消消气,要不……咱把排水量1000吨盖伦船项目再捞回来?”
“你敢!”沈佩玉抄起茶盏作势要砸,“宋应星!!!宋院长!!!”
宋应星缩了缩脖子,指着第六张图纸:\"那个......钟摆式座钟项目.....项目移交钟表公司,他们上市后比我们还有钱,原本拨了一万两经费,已经......\"
李勇憋着笑看热闹,宋应星看着沈佩玉表情不对,用自己才能听到话说道:\"夫人,这钱我们真没贪......\"
\"没贪?\"沈佩玉挑眉,\"那钱呢?\"
宋应星擦着汗:\"项目组内部投票......\"
\"又投票?!\"沈佩玉尖叫,\"你们科学院是菜市场吗?还带全民公投的?\"
\"您听我说完......\"宋应星硬着头皮,\"我们把钱挪给蒸汽机项目组了。\"
\"啥?!\"沈佩玉拍案而起,\"一万两啊!够买千亩良田了!\"
\"但他们搞出了三台原型机!\"宋应星指着图纸,\"变着花样提升热效比......\"
沈佩玉扶着额头深呼吸:\"行,我去会会这群奸商。\"
刚走到门口,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欢呼:\"成功了!热效比提升到18%了!\"
沈佩玉脚下一滑,差点栽进院门口的水缸里:\"......奸商都搞不过他们!\"
众人赶到试验场时,三台蒸汽机正喷着白雾“吭哧吭哧”运作。沈星奕满脸油污,挥舞扳手大喊:“快看!这台‘铁牛’能拉动十石粮车!”
李勇凑近观察,发现蒸汽机外壳是用整块铁板铆接而成,活像三只蹲着的铁王八。沈佩玉扶着腰走近,突然“噗嗤”笑出声:“这玩意儿比咱家水车还笨重!”
“夫人有所不知!”沈星奕兴奋地掀开防护罩,露出内部齿轮,“我们用了新式活塞环——”话音未落,一台蒸汽机突然“咔嚓”一声,活塞杆“咣当”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火星。
“哎哟!”操作的小伙计捂着手跳开,“这铁疙瘩劲儿真大!”
沈佩玉憋着笑戳了戳李勇:“你瞧,这‘铁牛’拉粮车是厉害,就是怕拉断自个儿的腿。”
李勇憋出句:“……至少没炸膛。”
宋应星蹲在冒烟的管道前嘀咕:“热效比真有18%?”突然被飞溅的机油泼了满脸,顿时成了花脸猫。
众人哄笑中,沈星奕红着脸吼:“笑啥!明天就能改成双气缸!”李勇一时恍惚,以前开豪华汽车的人,最喜欢说老子的是八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