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的热度还没退,社区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李大爷发了段小视频,是他用新学的剪辑软件做的,配乐是小虎用3d打印笛子吹的《茉莉花》,画面里张大爷的木梳、刘奶奶的酱菜坛子挨个闪过,最后定格在\"街坊好货\"四个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上——那是他孙子写的。
\"李叔这技术可以啊!\"林深刚在群里点了赞,沈砚舟就抱着个纸箱进来了,\"区里刚送的非遗博览会申请表,还有这个——\"他掏出个银色的设备,\"街道办给的智能展柜,带触摸屏的,能扫展品看故事,还能统计参观人数。\"
\"这玩意儿比我那计算器高级多了。\"林深戳了戳屏幕,突然想起个事,\"昨天王大姐说,她闺女在外地总担心她不会用手机打车,要不咱借着准备博览会的空当,搞个'智慧助老站'?教大家用智能手机,也算新板块,跟老手艺相辅相成。\"
沈砚舟眼睛一亮:\"我上周拍纪录片时,张大爷还说想跟广州的网友视频学木雕,就是不会连wiFi。正好把社区那间闲置的储藏室收拾出来,摆几张桌子,让搞It的小周来当老师。\"
说干就干。俩人扛着拖把去收拾储藏室,刚擦到一半,张大爷拎着个木托盘进来了:\"这玩意儿改改能当电脑桌,我给四个角安上轮子,老人坐轮椅也能凑跟前。\"他蹲下来比划,\"再做个木架子放路由器,刻上'信号满格',保准比铁架子顺眼。\"
刘奶奶不知啥时候也来了,手里攥着张纸:\"我让碰撞坊的小吴打了张流程图,你看这样中不?\"纸上画着卡通小人,第一步\"点开微信\"画了个举着手机的老太太,第二步\"找钱包\"画了个鼓囊囊的布袋子,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别点那些蹦跶的小红点\"。
\"太实用了!\"林深赶紧收起来,\"刘奶奶您这脑子比年轻人还好使。对了,区博览会要给每个项目做简介视频,您那酱菜秘方的故事得好好说道说道。\"
\"这有啥说的?\"刘奶奶往门框上一靠,\"就是当年我家老头子在纺织厂上班,总带工友来家里吃饭,我就琢磨着多腌点咸菜,后来他走了,我就接着腌,想着他闻见味儿能回来看看......\"说着抹了把脸,\"不说这不吉利的,小沈你拍的时候,得把酱菜坛子冒热气的镜头放上,看着就暖和。\"
沈砚舟悄悄打开录音笔,镜头对着墙角的蜘蛛网:\"您放心,我连您去年腌菜时掉的那粒花椒都拍了,到时候剪进去,保准比电视剧感人。\"
正说着,小虎举着个3d打印的手机支架冲进来:\"陈叔叔说这个能卡在轮椅上,角度能调!\"支架底座刻着\"小虎牌\"三个字,还粘了片竹篾做的小叶子。
\"给我瞅瞅。\"张大爷接过来掂量掂量,\"用料太省,我给你加个木托,摔地上也不怕碎。\"他掏出卷尺量尺寸,突然抬头问,\"小沈,上次直播说的积分换网课,啥时候弄?我想用攒的20分换个木雕课。\"
\"早弄好了!\"沈砚舟点开手机里的小程序,\"点这个'手艺课堂',有竹篾编织、古法腌菜,还有小虎他爸讲的3d打印原理。区里的老师说,等咱把视频拍全了,能挂到市文化馆的官网上。\"
智慧助老站开张那天,比展销会还热闹。小周刚把投影仪架好,李大爷就带着个笔记本冲上来:\"我要学视频剪辑!孙子说我拍的视频晃得像地震,得用那个叫'防抖'的功能。\"
\"先教大家发定位!\"穿格子衫的小周举着手机,\"王大姐闺女昨天又打电话,说找不着社区大门,咱发个带门牌号的定位,比说半天'在超市东边'管用。\"他点开地图软件,\"看着啊,点这个蓝色小箭头,再点'发送给朋友',一步到位。\"
\"我要学网上挂号!\"穿红棉袄的阿姨举着手,\"上次半夜发烧,儿子在外地急得直哭,其实我自己能去医院,就是不会挂号。\"
小周赶紧调出挂号界面:\"您点这个医院logo,选内科,再挑明天上午的号——哎对,身份证号输慢点,别错了......\"他刚说完,就被张大爷拽到木工台边。
老爷子指着手机上的直播回放:\"你看人家那镜头,咋能从木梳一下子转到雕花刀上?我试了好几次,手机总掉。\"
\"得用这个!\"小虎举着他做的手机支架跑过来,\"我加了个弹簧卡扣,夹得可紧了!\"他帮张大爷把手机固定好,\"您看,这样低头刻花也能拍着手,比沈叔叔举着省力多了。\"
张大爷试着刻了两刀,镜头果然稳稳的,乐得直拍大腿:\"这比榫卯结构还巧妙!小虎,爷爷用这把桃木梳跟你换,辟邪!\"
正热闹着,林深拎着个纸箱进来了:\"区博览会那边发了样品箱,要求每个展品配个'数字身份证'。\"她掏出张卡片,上面印着二维码,\"刘奶奶的酱菜扫这个,能看见您腌菜时的视频;张大爷的木梳扫那个,能听您讲修大门剩下的木料故事。\"
\"我瞅瞅!\"刘奶奶抢过卡片对着手机一扫,屏幕上果然跳出她蹲在坛子前撒盐的画面,配着她自己说的话:\"这盐得是大粒海盐,腌出来才有劲儿......\"老太太突然捂住嘴笑,\"原来我说话这声儿啊,跟我那口子一个样。\"
\"这还能统计谁看了啥。\"沈砚舟指着后台数据,\"刚才五分钟,有十八个人扫了陈叔的竹篾灯,其中十二个是年轻人。说明这玩意儿对胃口!\"
陈叔正好推着竹篾半成品进来,听见这话赶紧打手语,小虎翻译:\"他说想做能连蓝牙的灯笼,晚上能跟着手机音乐闪,年轻人肯定更爱买。\"
\"这主意好!\"林深掏出笔记本记下,\"让碰撞坊的小吴设计电路,小虎3d打印个蓝牙模块底座,陈叔编竹篾外框,咱仨小时就能弄出样品!\"
正说着,快递小哥扛着个大箱子进来:\"刘奶奶,您订的玻璃瓶到了!\"箱子打开,里面是带硅胶密封圈的小罐子,\"厂家说这是看了您的直播,专门做的'快递款',摔不碎,还送了五十个泡沫垫。\"
\"这厂家会做生意!\"刘奶奶拿起个罐子颠颠,\"正好装糖醋蒜,比牛皮纸袋子显档次。小沈,你帮我拍个开箱视频,就说'刘奶奶的秘方升级了'!\"
沈砚舟刚架起相机,社区群就弹出条消息,是区非遗博览会组委会发的:\"请各单位准备现场演示环节,时长十分钟。\"
\"咱演啥?\"小虎啃着红薯问,\"总不能现场腌菜吧,那得等半年。\"
\"演个'社区时间线'!\"林深突然有了主意,\"张大爷您用五分钟拼个榫卯展架,陈叔和小虎用三分钟编个小灯笼,最后两分钟,刘奶奶您把酱菜装进新罐子,我来扫码讲每个物件的故事。\"她掏出笔在纸上画,\"沈砚舟负责拍特写,小周在旁边放咱平时拍的纪录片片段,肯定比光摆展品强。\"
\"我再加段快板!\"李大爷不知啥时候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副竹板,\"我编了段词:'社区里,能人多,张大爷的木梳会唱歌,刘奶奶的酱菜香满坡,陈叔的灯笼照万家,小虎的打印真叫绝......'\"
\"太妙了!\"林深赶紧鼓掌,\"就这么定了!现在咱分工:沈砚舟拍演示流程视频,小周做背景ppt,我去弄博览会的展板,张大爷和陈叔准备演示材料,刘奶奶......您接着腌糖醋蒜,记得多腌点,到时候给评委尝尝。\"
接下来的日子,社区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每个人都转得飞快。张大爷的榫卯展架越做越精致,最后做成了个微型社区模型,门是活动的,能看见里面的小木工台、小酱菜坛;陈叔和小虎的蓝牙灯笼试了三次才成功,第一次灯总灭,第二次音乐串线,第三次小虎加了个太阳能板,白天晒晒太阳,晚上能亮三小时。
智慧助老站也添了新花样。小周教大家用手机买菜,李大爷学会后,天天帮腿脚不便的王奶奶订新鲜蔬菜;张大爷用视频通话跟广州的木雕师傅学了新花样,在木梳上刻二维码,扫出来是他说的吉祥话;刘奶奶更厉害,学会了用外卖软件给外地的孙子寄酱菜,备注里写着\"让你妈放冰箱,别偷吃\"。
这天下午,区里的督导组来检查准备情况,刚进社区就被智慧助老站的笑声吸引了。只见李大爷举着手机,给视频里的孙子展示他新剪的视频:\"你看爷爷加了特效,这灯笼一闪一闪的,像不像你小时候玩的?\"
\"李叔这水平能当网红了!\"戴眼镜的督导员笑着说,\"我们单位好多老人都不会用健康码,回头得请小周去讲讲。\"他走到演示区,看着张大爷五分钟就拼好了微型展架,忍不住惊叹,\"这榫卯结构比螺丝结实,就像你们社区,看着松散,其实拧得特别紧。\"
\"还有这个!\"林深赶紧点开数字身份证,\"每个展品都有故事,比如这把木梳,用的是去年台风刮断的老槐树料,张大爷说这叫'化灾为宝'。\"
督导员扫码听了故事,突然指着墙上的社区地图:\"你们这板块规划得真好,老手艺有传习所,新创意有碰撞坊,现在连数字生活都有智慧站。博览会那边我跟组委会打了招呼,给你们留个最大的展位,再配个直播区,让全市都看看咱社区的21世纪新生活。\"
送走督导组,大家都松了口气。沈砚舟突然想起啥:\"明天就是小虎生日,咱用社区基金给他买个新的3d打印机吧?他那台总卡纸。\"
\"再订个蛋糕!\"林深点开外卖软件,\"就订带竹篾花纹的,让蛋糕店用巧克力做把小刻刀,寓意'手艺人的传承'。\"
小虎生日那天,智慧助老站临时改成了派对现场。张大爷送了把刻着小虎名字的木尺,\"做手艺得讲规矩,尺寸不能差\";刘奶奶给了个红布包,里面是新腌的糖醋蒜,\"考上重点中学就开封\";陈叔打手语,小虎翻译:\"他说等我长大,教我编能飞的灯笼。\"
吹蜡烛的时候,小虎许了个愿:\"我想把社区的故事做成动画片,张爷爷是木匠超人,刘奶奶是腌菜女侠,沈叔叔是拍故事的魔法师,林姐姐是组织大家的大管家......\"
没等他说完,沈砚舟突然举着相机站起来:\"我有个主意!咱把小虎的动画片做成NFt数字藏品,跟实体展品一起在博览会上卖。买的人既能拿木梳、酱菜,也能存着动画片,这才是老手艺的新玩法!\"
\"啥是NFt?\"张大爷挠挠头。
\"就是存在网上的宝贝,丢不了!\"小虎抢着说,\"我爸说这是21世纪的收藏方式。\"
林深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让小周帮忙弄,每个藏品配个实体证书,用张大爷的木头做封面,陈叔的竹篾做书签,既有老味道,又有新科技。\"
博览会开幕那天,社区的展位成了全场焦点。张大爷现场拼着微型展架,榫卯结构咔嚓作响,吸引了一堆人拍照;陈叔和小虎的蓝牙灯笼随着音乐闪烁,小朋友们围着不肯走;刘奶奶的酱菜试吃台前排起长队,有人边吃边扫码看她腌菜的视频,笑着说\"原来这秘方里还有思念的味道\"。
李大爷的快板一响,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说社区,道社区,手艺传了一代又一代,旧物件,新科技,拧成一股绳儿向前迈......\"他刚说完,就有人举着手喊:\"我要订二十套'街坊好货'!给员工当福利!\"
\"我要做城市代理!\"穿西装的男人递过名片,\"我们商场想设个专区,就叫'社区故事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好东西背后的人。\"
沈砚舟的直播镜头前,弹幕刷得看不清画面:
\"那个NFt动画片在哪买?我要给孩子存着!\"
\"智慧助老站能加盟不?我们社区老人也想学用手机!\"
\"我奶奶也会腌菜,能加入你们不?\"
林深忙着登记订单,抬头看见张大爷正跟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说话。老爷子拿着把小木雕,教她怎么刻简单的花纹:\"慢点刻,手别抖,就像过日子,急不得。\"小姑娘学得认真,阳光透过她的发梢,照在张大爷的白头发上,亮闪闪的。
沈砚舟悄悄拍下这一幕,镜头慢慢拉远,能看见展位上的\"街坊好货\"标志,看见智慧助老站的宣传海报,看见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还有墙上那句\"好东西要让更多人知道\"。
闭馆的时候,组委会宣布获奖名单,社区的项目得了金奖。上台领奖时,林深没说太多感谢的话,只是举着手机,让台下的张大爷、刘奶奶、陈叔、小虎还有所有居民都出现在镜头里:\"这奖不属于我,属于每一个用双手把日子过成诗的人。\"
回家的路上,大家挤在一辆面包车里,张大爷数着订单,刘奶奶给每个人分糖醋蒜,小虎在看新收到的NFt订单,沈砚舟的相机还在闪。林深望着窗外掠过的路灯,突然想起刚来时,这里的夜晚安安静静,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
现在不一样了。社区门口挂着陈叔编的大灯笼,晚上亮堂堂的;智慧助老站的灯总亮到很晚,里面有说有笑;传习所的木头香味飘到街上,路过的人都知道,这里有群认真生活的人。
\"下周咱搞个庆功宴吧!\"沈砚舟突然说,\"就在广场上,张大爷烤串,刘奶奶拌凉菜,小虎用3d打印做个大蛋糕......\"
\"我用积分换两小时帮忙!\"林深笑着说。
\"我来拍纪录片!\"小虎举着手。
\"我给大家唱新学的歌!\"李大爷晃着竹板。
车窗外,月亮升起来了,照着社区的每一盏灯,也照着每个人眼里的光。林深知道,这不是结局,就像刘奶奶的酱菜,得一直添新料,才能越酿越香。以后会有更多的老手艺长出新翅膀,更多的陌生人变成街坊,更多的故事在这个社区里发芽、开花。
而她和沈砚舟,还有这里的每一个人,会继续做那个酿酒人,用双手和真心,酿着属于他们的,甜津津、热乎乎的21世纪新生活。就像那盏蓝牙灯笼,既有竹篾的老筋骨,又有科技的新光亮,在黑夜里,一直亮着,照着路,也暖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