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穿过记忆之海的金色光带时,秦安手背上的四象印记突然泛起涟漪。舷窗外,那些原本流动的金色印记在此刻凝固成透明的晶体,像是被某种力量定格的时光碎片。
“这里的法则不对劲。” 林溪的龙纹令牌投射出探测数据,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呈现出诡异的水平状态,“所有波动都被压制了,连星核之钥的光芒都在变暗。”
白小虎的冰刃在掌心旋转,却发现刃面的双色光纹正在逐渐淡化:“小爷的武器快变成普通冰块了!这破地方连能量都懒得动,还怎么冒险?”
赤羽的火焰在指尖勉强维持着微弱的跳动:“探测器显示,前方五十光年有个‘静默星系’,那里的恒星都处于休眠状态,行星表面覆盖着能吸收一切波动的‘寂石’—— 记忆之海的金色印记,就是被寂石的力量凝固的。”
当星槎进入静默星系的范围时,所有仪器突然失灵。秦安透过舷窗望去,只见星系中央的恒星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布,光芒微弱得如同黄昏;行星表面的寂石呈现出暗灰色,反射着冰冷的星光,看不到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但这里有生命信号。” 白衣女子的剑突然指向一颗行星,剑尖的光芒在接触行星大气层时,竟化作一道无声的波纹,“它们的生命形态不需要能量波动,像是…… 以静默为生存法则的文明。”
瑶月的月光术法在掌心凝成银珠,银珠刚离体就沉入寂石地表,没有激起丝毫涟漪:“我的术法也被吸收了。秦安,你看那些寂石的纹路,是不是和平衡源晶的结构有些相似?”
秦安的神铁与星核之钥共鸣,在星槎周围布下微弱的金色光罩:“它们是混沌与秩序的另一种平衡形态 —— 用绝对的静默,避免能量波动带来的冲突。白小虎、赤羽,你们用最低限度的能量维持光罩;林溪,你分析寂石的成分,找到与它们交流的方式;白衣姑娘,随我去行星表面探查;瑶月,你留在星槎,监控星系的能量变化。”
登陆舱在寂石地表着陆时,脚下传来冰凉的触感。秦安弯腰拾起一块寂石碎片,碎片表面的纹路果然与平衡源晶相似,只是缺少了流动的能量。突然,碎片在他掌心微微震动,浮现出一行古老的文字 ——“外来者,为何打破静默?”
“我们是来交流的。” 秦安的神铁释放出一丝微弱的能量,注入碎片,“平衡之道不止一种,静默是平衡,流动也是平衡。”
碎片的震动频率加快,浮现出更多的文字:“流动带来冲突,冲突导致毁灭。我们的祖先经历过能量战争,才选择以静默守护文明。”
就在此时,周围的寂石突然隆起,形成无数个半人高的石俑。石俑的表面没有五官,却能清晰地传递出警惕的情绪,它们的手臂由寂石组成,能吸收周围的一切能量。
“它们把我们当成威胁了!” 白小虎的冰刃释放出一丝寒气,却被石俑瞬间吸收,“小爷的能量根本伤不到它们!”
赤羽的火焰在掌心燃烧,却发现火焰的光芒越来越黯淡:“它们的吸收能力比混沌领域更强!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能量会被完全吸干!”
秦安的神铁突然插入寂石地表,释放出平衡源晶的能量:“我们没有恶意!你们看,这种能量既能流动,又能保持平衡,不会引发冲突!”
平衡源晶的双色光芒在寂石地表扩散,石俑的吸收动作突然停止。碎片上的文字再次浮现:“这是…… 混沌与秩序的和谐形态?我们的古籍记载,这种能量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过,后来因文明的贪婪而消失。”
“贪婪不是平衡的本质。” 林溪的龙纹令牌射出一丝青光,与平衡源晶的光芒交织,“真正的平衡,是在流动中保持克制,在静默中保留活力。你们的祖先选择静默,是为了守护文明,而不是永远隔绝交流。”
石俑突然散开,露出下面的一座巨大的寂石建筑 —— 建筑的形状像是一颗闭合的眼睛,入口处的纹路与记忆之海的金色印记完全一致。碎片上的文字指引着他们:“进入‘静默圣殿’,那里有我们祖先留下的答案。”
圣殿内部,墙壁上刻满了星系的星图,星图的尽头,是一场惨烈的能量战争 —— 无数文明因争夺源晶而毁灭,最后只剩下静默星系的祖先,他们用寂石封印了自己的能量,才得以存活。
“我们一直在等待能理解平衡的文明。” 圣殿中央的寂石台座上,一块巨大的寂石突然亮起,投射出一位老者的虚影,“寂石的力量正在衰退,再过千年,静默星系就会恢复能量波动,到那时,如果没有新的平衡之道,我们的文明会重蹈祖先的覆辙。”
秦安的神铁与寂石台座共鸣,平衡源晶的能量在圣殿中扩散:“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平衡学院的学员能教你们控制能量波动,而你们的静默之道,也能教会其他文明克制的智慧。”
老者的虚影露出微笑,化作一道光芒融入寂石台座。整个静默星系的寂石突然亮起,凝固的金色印记重新流动,休眠的恒星也恢复了光芒,只是比其他恒星更加柔和。
当星槎离开静默星系时,无数石俑在地表形成平衡的纹路,向他们告别。秦安望着窗外重新焕发生机的星系,突然明白平衡之道的真谛 —— 它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文明的特性,找到最适合的共存方式。
林溪的龙纹令牌指向更遥远的星空:“记忆之海的金色印记在那里形成了新的光带,像是在指引我们去下一个星系。”
秦安的神铁与星核之钥共鸣,金色的光芒在星槎周围闪烁:“那就继续前进。平衡的智慧,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中传承,而冒险的终点,永远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