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并不知道静妃犯了什么错,只听静妃说自己无辜,便去乾清宫门口脱簪待罪替母亲求情。
明德帝最疼这个女儿,哪儿舍得大公主大冬天的跪着。
最终明德帝还是念在大公主的份儿上,把静妃的封号摘了,贬为贵人,移居北三所。
虽然没有直接把人打入冷宫,但北三所已经是很偏僻的地方,跟冷宫也没什么区别。
至于丽妃,也查出她做过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
但丽妃的手上没沾血,明德帝只把她降为丽嫔,又罚抄一百天心经。
箭妃这次是真冤枉,可秋梅是她的一等宫女,牵扯进来总跟箭妃脱不了关系。明德帝便罚她禁足一个月,又把她身边的人都换了个遍。
至于楚云裳,当然也是无辜的过错方,手底下居然出了福寿这么个东西。还有她掌管的御花园竟然出了岔子,明德帝琢磨了半天,便决定摘她一个字的封号,成了嘉妃。
楚云裳跟他商量,能不能摘了嘉字,当和妃。明德帝表示嘉字是太后赐的,他不敢摘,也不能摘。
然后楚云裳就emo了。
楚云裳:“我漂漂亮亮的一个小姑娘,被人追着赶着喊嘉妃?你们要不要了解一下加菲猫长啥样!”
现在系统升级了,贡献值高的几个人房间里都有电脑,她们早就学会如何使用。
妲己第一个调出加菲猫的照片,还打印出来几张分给大伙儿,免得那几个新来的不知道楚云裳现在是什么品种。
然后——楚云裳就被群嘲了。
楚云裳无力地解释说:“这个品种的猫现在还没有引入国内,所以皇帝不知道……”
褒姒笑出了眼泪:“这可比烽火戏诸侯好玩多了!”
杨玉环认真地问:“倘若这个时候真有人进贡一只加菲猫,皇帝是会选择给猫改名字,还是给你改封号?”
赵飞燕忍俊不禁:“如果到时候才改名,咱们小云云就更要被人记着笑了!”
楚云裳求了半天狗皇帝也不松口,她只能气鼓鼓地一跺脚,找太后撑腰。
太后当即就把明德帝叫来一顿臭骂:“永寿宫虽然出了个吃里扒外的奴才,但她整日里不是陪着哀家,就是照顾琮儿,哪儿有那么多时间管宫里的事儿?再说这次这个幕后之人,就连你这个皇帝都查不到,可见手段有多高,怎么能怪到嘉和妃头上!”
楚云裳小心翼翼地表示,摘字可以,但是能不能不叫嘉妃。
太后拍着她的手说:“你放心,有哀家在,看谁敢摘你的封号!”
明德帝还解释说这是为了安抚前朝。
没想到第二天上早朝,大理寺卿沈星璃就上书一封,表达了沈家对嘉和妃救人的诚挚感谢。
再加上沈翰林带着一群文人也在鼓吹楚云裳人美心善,明德帝便顺坡下驴,免了楚云裳的惩罚,但要她把掌管六宫的事情全都抓起来,不得像从前那样犯懒。
还有柔嫔的身孕和珍品母子,也都交给楚云裳。
楚云裳不得已,只能把吕雉的“驭人之术”挂上,又给后宫这些伺候人的大会小会开了一上午,确保每个人都在技能光环的作用下对她忠心耿耿。
至于永寿宫内部,楚云裳想起来她升了位分之后还没有给下面的人训过话,便也把人叫到一起连敲带打开了个小会,又罚了吉祥和如意每人三个手板,海棠、芙蓉和常嬷嬷也罚了两下。
这已经是很轻的惩罚了。若是旁的宫里,要么打板子,要么就直接撤了管事的职位。
吕雉:“小云云还是心软。不过也罢,有本宫的技能在,保你无事。”
楚云裳:“我这是没办法!让我一个人管理六宫这么多事儿,我哪儿干得了!”
马秀英:“但这些迟早都是你的事儿啊!”
楚云裳:“所以我要培养一批能人,帮我分忧。”
之前也是舒服日子过太久了,楚云裳觉得只要提拔起来下面的几个人,她就能躺赢。
但是现在,楚云裳改变主意了。
她在永寿宫设立了小课堂,每天上午给这些太监宫女们上课,从最基本的识字和算数学起,慢慢教他们如何做进销存账本,还有如何做预算、统筹管理等。
吉祥和如意学得最快,其次是水仙和木槿。
还有几个年纪小一点的宫女太监虽然学得慢,但很用心,每次听课都用草纸和木炭笔在下面认真做笔记,回去还会温习,日常工作的时候还会互相研究探讨。
楚云裳对此十分满意。在大家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就开始带着他们一起看账本,还互相讨论,问这个账若是交给他们会如何管理,怎样才能做到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儿。
楚云裳知道后宫的账本水分有多大,各层过手的都想贪一点儿。
她可以允许有人揩油,但不能揩得太多。
那种已经把胃口养大的硕鼠,就连根挖掉,换新人上。
若是比较老实的,就让他继续管事儿,虽然油水少了点儿,但她设置了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若是做得好,就能拿奖金。
不光是管理岗,就连基层岗位都一样。
而且奖金设置得十分诱人,足以弥补他们少搜刮的油水。
能这样明目张胆地拿钱,谁还非得偷偷摸摸!
除此以外,楚云裳还跟太后商量着,调整了后宫的晋升制度。
以往都是在主子们身边伺候的人才有更多机会,像御膳房、尚宫局这样的地方晋升难免有黑幕,至于浣衣局等负责粗活儿的就更是见不得天日。
楚云裳觉得,人既然要活着,首先日子就得有奔头。
即便不能全都晋升,起码也要给人看到能加薪或者调动的希望。
太后很惊讶她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有想法,待看过楚云裳提出的方案之后,更觉得此女不简单。
楚云裳被太后夸得脸红。她上辈子做了十年牛马,总还是有那么一点工作经验的。
再加上系统里有两位很有手腕的皇后帮她,楚云裳拿出的已经是马秀英和吕雉商量过的最佳方案,自然能博得太后的赞赏。
很快,后宫的风气便好起来,人人干活儿都带着劲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接着就到了年底,楚云裳要准备宫宴,这可是很容易出岔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