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响乐队的国际知名度上来说,这第一场的音乐节李闲其实是必须要参加的。
搞摇滚乐队其实有一个不成文的隐形规矩,那就是乐队唱的歌,必须是乐队成员创作的曲目。
哪怕这个队员如今退团了,不在团队中继续合作了,那他写这首歌的时候,也必须是乐队成员的身份。
在摇滚圈,唱职业创作人写的歌,是要被整个圈子所鄙视的。
刘园他们选的这两首歌,偏偏都是李闲所写,如果李闲没有在这第一场演出中出现,那他们即便是受到了在场观众的欢迎,事后也必然会遭到众多的质疑。
李闲的出现就是在向所有的摇滚歌迷们宣布,老子也是这乐队当中的一员,虽然在他自己看来,他最多也就是编外成员,和老赵头属于同一性质。
当然,两首歌都是李闲写的,这也算是替李闲打响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虽然李闲不是特别的在乎,但终归也是一件好事。张小茸也乐意自己老公能在国际上扬名。
不过现在李闲想要换歌,她就不知道李闲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她倒是没问李闲为什么要换歌,只是问他:“你想换成什么?”
李闲:“国际歌。”
张小茸:“国际歌?是我知道的那个国际歌吗?”
李闲点头:“对,就是那个。”
国际歌(法语名:L'Internationale)是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作词,法兰西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着名国际颂歌。
国际歌的诞生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作词者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1871年5月末「流血周」法兰西当局血腥镇压巴黎公社后,欧仁·鲍狄埃被迫离开巴黎,在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写下了赞颂巴黎公社战士们革命精神的诗歌《L'Internationale》。
起初,《国际歌》采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1887年,欧仁·鲍狄埃逝世,次年,皮埃尔·狄盖特受法兰西工人党要求,为《国际歌》谱曲。
从此之后,《国际歌》采用皮埃尔·狄盖特谱曲的版本传唱全球。
而这也是网络上称法兰西是世界着名革命老区的由来。毕竟世界最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出自于法兰西。
而李闲选择把乐队演唱的第二首《young for you》改成这首世界着名的《国际歌》,就是用实际行动在告诉这个法兰西的记者妹子。
“我们华夏人相信,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那就只有自己拿起武器,拼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真要是说出来,那法兰西妹子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但唱歌就不一样了。
这歌是你们法兰西人创作的,如今我们虽然改编成了摇滚曲目,可再怎么说也算是对法兰西人的致敬了吧。
我们华夏人这么有礼貌,你们再咄咄逼人的,那没礼貌的就是你们了,和我们华夏人可没有半点关系。
这实际上就是咱们华夏官方媒体,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类的媒体风格的代表。
主打的就是一个堂堂正正,哪怕是搞大事搞坏事,都得借着堂皇大势搞阳谋,不能让人挑出半点毛病来。
张小茸可能是和李闲沟通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闲的意思。
在把李闲的意思重新组织了一下翻译给记者:“想知道我们的看法吗?去音乐节现场吧,我们把所有的思想全都放在那里了。”
记者小姐姐听了个莫名其妙,半天没搞懂什么意思:“所以你们要在音乐节上进行演讲?”
张小茸心累,有时候真的不能和这些欧美人搞什么隐喻,这帮人天生直肠子,自古以来就是。
想要什么就伸手,别人不给就抢。现在和他们交流,那也得有什么说什么。
张小茸:“因为你刚刚的提问,我们决定更改一下之前确定的表演曲目,将其中一首换成《L'Internationale》。”
记者小姐姐:“L'Internationale?那是什么?”
这次张小茸都不想和她说话了,人家都说胸大无脑,对面这小姐姐也不大啊,怎么也没什么脑子呢?
作为传统老区人民,竟然连《国际歌》都不知道,张小茸真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这些法兰西人了。
总不会自己还得给她们科普一下,国际歌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吧。
张小茸盯着对面的姑娘看了半天,发现这小姐姐是真的没听过国际歌是什么,这才扯了扯嘴角介绍起来。
真离谱啊,一个华夏人,向一个法国人介绍法国着名歌曲。
不过也有可能是资本主义政府刻意降低歌曲的影响力,所以这歌才在国内发扬光大的?真希望音乐节当天的观众里,不要有太多如同眼前这个记者妹子一样的人才好。
张小茸一边应付着记者,一边已经开始思考起如何将这首《国际歌》改编成摇滚曲目了。
原本这首歌曲的风格是庄严肃穆的,张小茸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改编这样一首曲子,不仅仅是她,全世界都没人想过去改编这样一首意义深远的歌曲。
李闲突然提起这首歌,竟然让张小茸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改编了。
不是她没有思路,而是思路太多,一时间不知道该采用哪种风格才好了。
如果是出发之前,那他们还有时间慢慢尝试,大不了把她脑海中所有的风格都尝试一遍。
可现在还有两天就到了正式表演的日子了。
哪还有时间给他们慢慢尝试,改编完成乐队不需要排练的吗?
法兰西人再怎么散漫,也不可能再把音乐节的时间向后推移吧,更不可能因为他们把时间延后。
还好,这里的“顶尖音乐人”不止张小茸一个。
在自己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张小茸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提出这个建议的李闲。
“你有改编《国际歌》的思路了?”
李闲:“放心,已经有完整的思路了。”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都在里面存着呢。”
张小茸捧起李闲的脑袋,在他的唇上重重的印了下去:“我老公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