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开过会后,未来集团就高效运转了起来。
两天以后,周平带着一大堆资料和文件来到了京城,这个时期的京城市府与政务院共用部分办公区域。
此时的市委书记傅懋恭正在办公室里等着呢,昨天就接到了周平的拜访电话,约好了今天上午过来。
“哈哈老周啊,你这个拿枪杆子的,现在转过去经营一个公司感觉怎么样?”
“那肯定没有在部队舒服啊,这经营一个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得操心。”
“这次来是?”
“老傅啊,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你看看。”
周平说着将带来的新旧城置换合作方案递了过去。接着又把所有资料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傅书记,这可是我们未来建工集团最大的一笔投资了,要是你们同意,我们过了年就将启动这个项目。”
傅书记拿起来后大概翻了翻吃惊的说道:
“你们来真的?我前段时间就有耳闻听说过这件事,可没有想到你们居然真的要付诸实践啊。”
“哎,这都是刘先生主导的,在他看来,这些个古建意义重大,并说这东西以后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每年光是旅游收入都得几千亿的规模,但是谁知道呢?”
“那可是个精明人物,他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吗?不过你们这个刘先生可是把我们这些想要拆了城墙的人骂的什么都不是啊。呵呵。”
“但要是真像他说的这样,以后有这么大的收益,那的确应该留下来,这些资料全是新城的介绍吗?”
“也不全是,还有旧城到了我们手中后的升级改造和今后的运营方案,这个大纸筒是京城建好后的全景图。”
“好的,这样吧,东西我收到了,我这两天就召集人手进行评估,看看这个方案到底行不行。”
“可能到时候得开个评证会,你们也得来人进行解释。”
“好的,那没问题。”
第二天的京城各大报纸就刊登了这则消息,并且在《建设报》上详细列举了新城的各种便利,还有住楼房的好处,而且列出了私人住宅怎么兑换的问题。
兑换的原则是一平换一平,例如一座一进四合院整体占地面积为2百平,那么就可以换两套房子,一套三室的120平,一套二室的80平;而假如你家是三进的院子整体达到了2千平,那就可以自由选择。
新的住宅楼面积分为80、90、120、140四种,你选的加起来够你的数就行,至于多出来的房子可以租出去,也可以卖掉,未来集团将会回收。
刘旭这一招儿可真是打在了七寸之上。京城今天好些个办公室里的东西都受到了无妄之灾。
在科学院的某间办公室内,也是同样的情况,一个放在桌子上的搪瓷茶缸快速飞出。
“简直岂有此理,这不是先打后奏吗?还美其名曰征询百姓意见,这把新城的夸的天花乱坠,还用征询吗?”
“是啊,这人还是国外回来的,比那帮子研究古建的还封建,我看就应该先把他打倒了。傅书记明天那个评证会要不给他搅黄了。”
“你省省吧,人家做了这么多布局又岂是你能搅黄了的?”
“我就是看他不爽,西方那么多个国家,也没见哪个城市里的中心地位横着这一条破城墙,既占地方,又影响交通,还影响市容,这对城市的发展一点好处好没有吗。”
此时在市府先一步进行的会议中。
吴副市长这时首先开口道:
“我不同意这个方案。这个城墙确实没有用吗,必须要拆掉。”
刘副书记也接说道:
“确实,光一条城墙拆了能腾出多大的地方来,又能新建多少有用的建筑。”
“你们还有没有更加有说服力的理由。如果没有我感觉这件事十有八九会按未来集团提出的方案来走。”
“呵呵,谁让人家掏钱给建一座新城呢,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这数量了没有,栋7层住宅楼,人家是按20年后京城人口增加到8百万的规模来兴建的。光这一条,我这个支持拆除城墙的也得想方设法的给他们保留下来。”
傅书记开着玩笑说道。
这时还有人想说什么,不过估计是感觉理由不够充分,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的听证会是刘旭亲自来参加的,因为没有谁比他更了解了,刘旭准备了一晚上,想着今天过来好好打一打他们的脸。
结果却是没有一人出来反对,这让他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你们怎么都怂了呢?自己还等着唇枪舌战呢?
这让刘旭感觉无比的郁闷,白准备了一晚上的资料。
听证会很是顺利,在结束的时候,不少人还在恭喜他。
而几天以后,刘旭在全国的报纸上公布了一则招标消息,凡是国内的建筑公司、营造可以来滨海投标。
这个工程刘旭没想着全部让自己的公司去干,因为光是管理人员就能把他的人员掏空,他会把这个些工程分为若干标段,然后分开承包出去,他自己的建筑公司将做为项目管理方和监理方参与进去。
但也不是一点不干,像那些特别巨大的国家级的单体建筑还是会留给自己的公司来承建,还有像是地铁之类的工程。
刘旭本来想着年前将这些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可光找各个单位确认楼体的设计就浪费了不少时间,眼看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施工图肯定是出不来了。
刘旭无奈,只得先放下这件事。
今年的春节是50位面要比后世先过,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差,所以刘旭对于后世先不急。
这边的这么多职工,前两天年终奖和去年的分红全都发了下去。
刘旭打算再过两天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就正式放假了。但是商场和银行是不放假的,刘旭已经给他们开过会了,让他们换班休假,春节期间照样开门,只不过营业时间上可能缩短一些。
因为刘旭发现年前的这段时间滨海的老百姓购买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前不敢下手买的,或是不是那种刚需商品也都有人买了。
年前光收音机就卖出去了上千台之多,而且大的,小的都有。好多看着像是农村人过来逛的时候也舍得花钱去买把手电了。
最让刘旭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老百姓对于缝纫机的热情。商场里的货可不是像后世七八十年代那样只有一种脚踏台式的,他这里可分了好多种,有手持小型的,有桌面电动式的,还有脚踏台式的,电动台式的。
但是不管哪种都卖的飞快,再其次就是布匹了,成衣反而销量并不是很好,采购的主要是男式工装。
副食品类的东西由于全滨海的市场都有,所以他这里显的就并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