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盛世,四海升平,可世间总有些隐秘之事,藏在繁华背后。东海之畔有个小渔村,名叫青螺湾。村里有个老船夫唤作陈九公,他常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归墟的传说:在那茫茫大海深处,有一处神秘之地名为归墟,乃是万物最终的归宿,所有生命的尽头都会汇聚于此。而负责接送这些灵魂前往归墟的,是一位身着黑袍、面容隐于阴影中的摆渡人,人称“归墟引路使”。
这一日,海面上雾气弥漫,一艘破旧的小舟缓缓驶向岸边。船上站着一位身形高大却消瘦的男人,一身宽大的黑袍随风飘动,脸上戴着半张狰狞的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如渊的眼睛。此人正是传说中的归墟引路使——墨离。平日里他神出鬼没,极少在人间露面,今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原来,就在前夜子时,墨离感应到了一股强烈的执念波动来自青螺湾方向。顺着气息寻去,发现是一个名叫阿莲的女子散发出来的。这阿莲本是村中绣娘,生得眉清目秀,心灵手巧,本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好年纪,却因一场变故变得郁郁寡欢。她的未婚夫去年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暴不幸罹难,尸骨无存。自那以后,阿莲整日守着定亲信物发呆,茶饭不思,日渐憔悴。她虽还活着,但心中已无生机,对这个世界再无留恋之意,其身上的死气与执念交织在一起,竟引动了阴阳两界的微妙平衡。
按照规矩,归墟引路使只接引寿数已尽之人的灵魂。然而此刻,阿莲的情况特殊至极,她的阳寿远未到头,只是自己放弃了生存的意志。墨离心中挣扎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破例一次。他悄然潜入阿莲家中,趁她熟睡之际,以灵力包裹住她的身躯,带着她踏上了前往归墟的小舟。
小船刚离开港口不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海浪汹涌澎湃。原本平静的海面瞬间变得波涛骇浪,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们前行。墨离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是阴阳秩序被打破后的反噬现象。但他没有退缩,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身上涌起一层幽光护住小船和阿莲。
与此同时,地府之中也察觉到了异常。判官查看生死簿后大吃一惊,连忙禀报阎王:“启禀大王,人间有一女子阳寿未尽却被归墟引路使强行带走,此乃严重扰乱阴阳纲纪之事!”阎王闻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速派阴兵前去拦截,务必将那女子带回阳间,严惩大胆之徒!”
转眼间,一群面目狰狞的阴兵手持兵器从地底冒出,拦住了墨离的去路。为首的鬼将高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公然违背天规,私自携带活人进入冥界领地!还不速速放了那女子,随我们回去受罚!”墨离摘下面具,露出坚毅的脸庞:“此女虽生犹死,执念深重,若留她在阳间受苦,亦是折磨。我愿承担一切后果,只求给她一个解脱。”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阿莲悠悠转醒。看到周围恐怖的景象和自己身处的小舟正被阴兵包围,她惊恐万分。但在看清墨离坚定的眼神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鼓起勇气说道:“各位大人明鉴,我早已无心活在世上,若能随这位恩人前往归墟,于我而言反倒是一种解脱。还望诸位行个方便。”
鬼将犹豫片刻,看向判官。判官思索良久后叹了口气:“罢了,既然当事人有此意愿,且这归墟引路使也是一番好意,我们就做个顺水人情吧。但你要记住,日后若再犯此类错误,绝不轻饶!”说罢挥手示意阴兵让开道路。
历经重重险阻,小船终于抵达了归墟入口。那是一片混沌虚无的空间,四周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无数光影在其中闪烁游走,似是过往众生的记忆碎片。墨离搀扶着阿莲走下船来,轻声说道:“从这里开始,你便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了。放下所有的执念与痛苦,才能真正获得安宁。”
阿莲望着眼前奇异的景象,眼中流露出释然之色。她缓缓松开手,任由自己的身体逐渐融入那片光芒之中。在她消失的最后一刻,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墨离站在原地久久未动,直到确认阿莲已经彻底离去后才转身准备返回人间。然而当他回头时却发现归途已被封锁,原来是因为他擅自改变规则的行为触怒了天道法则。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留在归墟之中接受惩罚。
时光荏苒,不知过了多久。一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驾着渔船来到青螺湾附近海域。突然一阵狂风刮过,船身剧烈摇晃起来。老翁稳住身形后定睛一看,只见不远处海面上浮现出一道模糊的身影——正是失踪已久的墨离!此时的他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冷峻气息,多了几分祥和宁静。
原来经过长时间的反思与修行,墨离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长短,更在于如何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他也意识到当初的决定虽然出于善意,但却破坏了自然的规律。如今他已得到宽恕,获准重新回到人间传播这个道理。
从那以后,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村民们偶尔会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徘徊在海边。有人说那是归墟引路使回来了;也有人说他不过是普通渔民罢了。但无论如何,那个曾经困扰着许多人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