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朝堂之上!
李世民出现在文武百官的面前。
但是他并没有坐下来,因为在他的身边跟着一个人。
李承乾!
李承乾今天穿着的也是一身龙袍,是在他出生时专门为他定做的。
这是象征着太子的身份与权利的衣服。
“诸位爱卿,朕即日起便会离开长安。”
“青州到百姓已经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在朕离开的这些时日里面,就由太子来替正来进行监国,处理朝政。”
“而等面对太子的时候,必须也要跟面对朕一样。”
“明白吗?”
李世民此刻的神色有些冷意。
他决定在离开之前还是要对着这些官员警告一声。
这也算是为李承乾铺路了!
“陛下,万安!”
“微臣定当遵循陛下的教诲。”
文武百官在此刻跪了下来。
李世民对此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看向了李承乾。
“乾儿,父皇现在就要出发,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
李承乾此刻也是有些紧张。
“放心吧,父皇!”
“有孩儿在,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笑,随后就大步的离开了朝堂。
等到他离开之后,李承乾并没有坐到最上方的龙椅上面。
反而是来到了文武百官的面前。
他负手而立,气态显得有些从容。
虽然年岁并不是很大,可也有着令人折服的一些气息。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就在他目光打量的文武百官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此刻大声说道。
位于外面的李世民听到这个声音之后,脸上也是微微笑了笑。
“诸位,请起!”
李承乾在此刻微微抬了抬手掌。
随后文武百官就从地面上站了起来,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站好。
李承乾的目光就游走在文武百官的身上。
这是第一次他站在这个位置去打量这些人。
以前的时候还是跟他们一样,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朝着李世民提出一些疑问。
可现在李世民离开,整个朝堂之上,他的权利最大。
“呵呵,诸位都有什么问题,不妨在此刻说说看?”
李承乾笑了笑。
目光确实十分的平静。
一开始他的确有那么一点紧张,可是现在却已经彻底的放松下来。
李世民说的不错,他迟早会坐到那个属于他的位置上。
现在要是不敢面对这些人,那以后该怎么办?
所以他的心中也并没有多少畏惧。
“殿下,臣有一言。”
这时,一个知府在此刻走了出来。
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对方说道:“请讲。”
那位知府说道:“殿下,就在前不久,兖州那边传来一些动静。”
“因为那个什么人道门的组织已经被彻底覆灭,但是城中却也发生了一事。”
“一个名为王洋的将军在城内击杀了当时的都督。”
“甚至也对一些百姓出手。”
“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此番想问殿下,对于这个人应该要怎么处理?”
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将近三个月,可是他一直都没有说,偏偏等到李世民离开之后说出来。
李承乾在此刻微微皱眉。
没想到在当时兖州那边也发生了一些事吗?
“那刘知府,现在这个将军在什么地方呢?”
李承乾问道。
其实他的心中也有着一些猜测。
毕竟人道门就在兖州那边,要是说兖州城没有人道门的眼线,那是不可能的。
或许那位将军出手击杀的正是和人道盟有着密切联系的。
毕竟幽州城的都督,也和人道门有着一些关联。
而兖州城的都督,概率要比幽州城那边大一点吧?
“回禀殿下,此人现在就在长安的大牢里面压着。”
“只等殿下秋后问斩。”
“按照现如今大唐的律法,此人定当要受凌迟之刑。”
“还望殿下能够秉公处理。”
刘知府在此刻跪了下来。
对于王洋这个人,你对付都督那也就算了。
可偏偏对着一些百姓也动手了。
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而现如今在大唐的律法当中,为官者是不能对百姓出手的。
但凡是被发现的,最后一定会十分严肃的进行处理。
“既然如此,那就将此人带上来吧。”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他并没有当即妄下定论。
王洋这个人既然能成为将军,那就证明他的品性和能力是有的。
如果说他是一个会把屠刀伸向百姓的刽子手,那也就有点太冤枉他了。
所以当时发生了什么,还是要审问一下才能知道。
刘知府却并没有动身,反而是说道:“殿下,此人罪大恶极,一微尘来看,根本就没有再审的必要。”
“直接将其处死才是对那些百姓最好的告慰。”
“毕竟我们当朝立法也明确表明,为官者,是不能对百姓出手的。”
“特别是当这个人的身份变成将军之后就更加不行了。”
“根据统计,他在兖州城击杀的百姓足有五十六位。”
“此罪罄竹难书。”
按照他的意思,直接当街斩了,那是最好的。
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审一遍。
听到他的这番话之后,其他的官员也都默默的点了点头。
要是让他们来看也是这样的解决办法。
要是小罪,那可以给对方一个狡辩的机会。
可现在这根本就不是小罪,反而是弥天大罪,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道理给他狡辩的机会。
直接杀了那才是最好的。
李承乾眼睛在此刻微微眯了一下。
“那按照刘知府的意思来看,本宫现在立即下达问斩他的命令,是最好的吗?”
刘知府不卑不亢:“没错,殿下。”
“此人根本就不值得殿下再为他操心一番。”
“直接处死,才是最好的结果。”
李承乾听到这番话之后忽然笑了。
“呵呵…”
“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不过本宫拒绝。”
李承乾摇了摇头,直接否决了他的这个提议。
刘知府在此刻也是豁然抬头:“殿下,这是何意?”
“难不成殿下要放过这么一个最大恶极之人吗?”
这倒是隐隐间有一种逼宫的意思。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离开,那么整个朝堂之上的纪律也要发生变化了。
可却也没想到第一个打头的居然会是刘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