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在商讨时,堂外侍从已快步进来:“大人,王主薄带了位叫赵剑的客人求见。”
“赵剑?”
侍从话刚落,刘关张三人同时一怔,脸上的神色瞬间变了。
刘备猛地抬眼,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可是雁门侯赵剑?”
关羽的手不自觉按上了腰间的宝剑,张飞更是咧开嘴低呼:“怎么是他?!”
三人对视一眼,眼底都掠过复杂的惊涛。赵剑就像是他们的克星,来到北海本以为远离了冀州、云州,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了,却没想到会在这里撞见。
孔融将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端起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漾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玄德公认识雁门侯?”
刘备淡然一笑:“只是几面之缘,谈不上认识。”
孔融当然知道赵剑,只是了解不多,听的都是传闻。
他对赵剑是佩服的,对陛下获准赵剑辞官为民的事,很不理解,感到很是遗憾。
赵剑能够快速平定凉州叛乱,他不明白朝廷为什么不让赵剑去平定张纯叛乱?
一旦张纯平定了,朝廷也就可以抽调人马来青徐剿灭黄巾余孽,他的北海不就安稳了吗。
北海安稳了,他还用依仗刘备吗!
只是他没料到,东莱那伙义军闹得正凶时,赵剑竟会突然冒出来。
来者何意?真是那个雁门侯吗?
孔融放下茶杯,语气听不出喜怒:“让他们进来吧,正好听听东莱的事。”
赵剑跟着王修踏入大堂,目光与刘备三人撞在一处时,空气里仿佛霎时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张力。
“果然是赵剑。”刘备顿时升起一种无奈。
“刘备也在这里,真是好巧。”赵剑却并不在意。
王修给孔融引荐后,孔融很是高兴,赵剑虽然已是平民,但要是把郡兵交到他手里,何惧高顺这等贼兵!
“孔太守,赵剑打扰了!久闻大人自幼聪慧,对儒家经典颇有建树,今日来打扰,一是慕名而来,二是有郑玄先生的书信转交。”
孔融展信看后,脸色诧异之中,随即就是喜形于色。
“想不到这是侯爷之举!孔融的心再也不用担心了。
侯爷放心,侯爷之需,孔融全力配合。”
“侯爷,”孔融面向刘备,对赵剑说,“此乃中山靖王之后,大儒卢植门生刘备刘玄德。”
赵剑冲刘备一笑:“玄德公,你我竟然能在孔太守府中相遇。”
孔融忙问:“二位…认识?”
赵剑笑道:“只是几面之缘,谈不上认识。”
“原来如此,”孔融看了看两人,“难得有缘,既然在此相遇,孔融略备薄酒,诸位畅饮一回。”
刘备急忙抱拳:“多谢太守好意,刘备离开已久,恐军营生出事端,备告辞了!”
“玄德公有事,孔融也就不挽留了,军需之事,你我日后再议。”
刘备冲赵剑也抱了抱拳:“侯爷,刘备失陪了。”
赵剑抱拳还礼:“刘使君此言有点折煞赵剑,赵剑只是一介平民而已。”
“哼!”张飞冷哼一声,一脸不屑。
关羽昂着头,完全无视赵剑。
孔融早已看出了,这两方,不对付。
出了国相府,张飞气呼呼骂道:“小人!”
关羽低声说道:“大哥,刚看孔北海那表情,听他那话,似乎…他不准备给我们了?”
刘备点点头:“不知道郑玄那封信里写了什么?孔融那副放松的神态,表明他不担心北海的安危了。
孔融和赵剑说,会全力配合,配合什么呢?”
三人闷闷不乐的离开了剧县。
五日后,刘备安插在东莱郡的探子传回消息,王修出任了东莱太守,正在全力治理东莱。听完这个消息,刘备抓着茶盏的手,微微抖着。
“公佑,你怎么看?”刘备稳住心情后,回头看着孙乾问。
孙乾是北海郡人,因认可刘备的仁德和志向,在刘备登门相邀时认主的。
“赵剑去见孔北海,是王修带去的,之后王修就出任了东莱郡太守。
说明高顺是赵剑的人,占据东莱应该是赵剑暗中指挥的。”
“公佑是说赵剑早已来青州了?”
孙乾点点头:“赵剑上书辞官为民,只是给陛下一个安慰。
说明赵剑已经知道陛下忌惮他了,从郭缊任雁门太守,杜为、沮授任中山、常山国相,再到把钜鹿划归雁门管辖。
到后来西征凉州,推荐傅干任凉州刺史,再到建立云州,哪一件不是赵剑提出的,哪个人不是赵剑的人?
赵剑这一招以退为进,天下谁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