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卷首

《大吴刑鉴》载:\" 笔阵如军阵,一点成旌旗。龙盐引之笔、马槽之刻,颤如惊弓,盖因心有大惧,每笔皆藏其罪。\" 德佑十六年冬,代王府暖阁的烛火将两道笔迹映在同一案上,盐引密信与马槽刻字的震颤弧度分毫不差,谢渊指尖丈量的不仅是墨迹,更是官官相护筑起的罪恶围城。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林缚将盐引密信与马槽木板并置,烛火在两张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大人看这 ' 龙' 字弯钩处。\" 他用骨针标出两处颤点,盐引朱砂与木刻墨迹的颤抖幅度完全重合,连停顿的节奏都如出一辙,\"就像同一人在同一刻写就,连心跳的频率都印在了笔端。\"

谢渊取过《玄夜卫验迹录》,其中 \"同迹考\" 篇云:\"罪者之笔,颤有定处,如烙印不可仿。\" 他以指尖蘸取盐引朱砂,与马槽刻痕残留的朱砂相捻,粉末在掌心融成同色团块 —— 涿州硫铁矿特有的暗红,是这两道笔迹共有的 \"胎记\"。

兵部尚书突然举杯遮脸,酒液溅湿案头却浑然不觉。\"天下笔迹相似者众。\" 他的辩解声发飘,目光不敢触及那两处颤笔 —— 上周他亲审的盗马案卷宗里,嫌犯供词的 \"龙\" 字,也带着这致命的颤抖。

谢渊翻出周龙在镇刑司的《罪臣供词》,铺在两迹之间。\"你们看这 ' 周' 字起笔的墨团。\" 他指着三处相同的赘笔,那是周龙幼时食指烫伤留下的笔法缺陷,\"就像断指者握笔,必留其痕。\"

林缚取来放大镜,烛火透过镜片,将盐引上的朱砂颗粒放大,每粒都嵌着极小的飞鹰纹 —— 与马槽暗格发现的朱砂完全一致。《大吴盐法》载明:\"官盐引朱砂需经户部验记,私嵌纹记者斩。\" 这飞鹰纹,正是飞鹰厂私制的铁证。

代王的长史突然呛咳,袖中掉出半张废纸,上面 \"周龙\" 二字的笔迹,与案上两迹同出一辙。他慌忙去捡,却被谢渊按住手腕:\"长史何时与周龙有过书信往来?\" 长史的指节瞬间泛白,喉间嗬嗬作响。

谢渊召来刑部文书房的老笔吏,老人以三十年验笔经验断道:\"此三迹同出一人之手。\" 他指着 \"制\" 字的收笔,\"周龙右手无名指有旧伤,收笔必向左偏半毫,这是天生的笔障,仿者难察。\"

老笔吏取来周龙入狱前的《监造呈文》,与案上两迹比对,果然在相同位置发现向左的偏锋。\"《大吴笔迹考》称此为 ' 罪指笔 ',\" 谢渊接过呈文,\"唯有戴罪之人,笔锋才会藏此怯懦。\"

暖阁外传来更夫敲梆声,三更的梆子响过,谢渊突然冷笑:\"两迹同源,便是两罪同源。\" 他将盐引与马槽木板叠起,烛火穿透之处,飞鹰纹与獬豸纹在纸上交叠,如一张收紧的罗网。

谢渊展开太仆寺《马政簿》,德佑十三年监造栏赫然写着 \"周龙\" 二字,旁注 \"掌官槽监造\";再翻户部《盐引录》,同期发放栏同样是 \"周龙\",批文 \"掌宣府盐引\"。\"一罪臣竟兼掌盐、马二政。\" 他的指节叩着两册,\"按《大吴会典》,此二职需三品以上京官兼领,周龙不过罪臣,谁给他的权?\"

代王的脸色在烛火下泛青,端杯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起德佑十三年春,冯指挥使曾说 \"需一可靠者掌盐马通联\",当时只当是寻常差遣,此刻才惊觉周龙竟是穿针引线的关键。

林缚在盐引背面发现一行小字:\"每引换马一匹,交代王府马厩。\" 笔迹与马槽刻字完全相同,这行被朱砂覆盖的字迹,终于揭开盐换马、马藏盐的闭环。

谢渊翻出《大吴职官律》,其中 \"罪臣复用条\" 明载:\"犯赃罪者,不得参与钱谷、马政。\" 他将律条拍在太仆寺少卿张瑾面前:\"周龙以私矿罪臣身份监造官槽,你身为监造主管,为何不参?\"

张瑾的汗珠子滚落在律条上,晕开 \"不参者同罪\" 五字。\"是冯指挥使... 他说这是 ' 王爷的意思 '。\" 他的声音发颤,\"还说参奏者,下场如王林。\" 王林私矿案的主犯,正是因试图揭发而 \"病死\" 狱中。

谢渊突然转向代王:\"王爷的意思,便能违逆国法?\" 他指着盐引上的 \"代王验\" 朱批,\"您既验了盐引,便知发放者是周龙,为何纵容三年?\" 代王的袍角扫翻酒盏,青瓷碎裂声中,他终于哑口无言。

林缚从马槽暗格取出一本账册,上面记载着 \"盐引换马\" 的明细:\"德佑十三年,换马三千匹,入代王府马厩七百,送瓦剌二千三。\" 每笔记录后都有周龙的签名,与盐引、马槽笔迹一致。

\"七百匹入王府,\" 谢渊的声音带着寒意,\"是王爷私用;二千三送瓦剌,\" 他指向飞鹰厂腰牌拓片,\"是冯指挥使的 ' 军资 '。\" 这账册如一条毒蛇,将三方的利益链咬合成环。

兵部尚书突然起身:\"此乃诬陷宗室!\" 谢渊却甩出他去年给代王的密信:\"马已收妥,盐引照付。\" 字迹与账册上的 \"验收\" 签名,出自同一人之手 —— 原来连边军将领都成了这条链上的一环。

谢渊在案上摆出三方印信:周龙的 \"盐马监印\"、代王的 \"宣府马政印\"、冯指挥使的 \"镇刑司印\"。\"飞鹰厂 ' 三虎 ',\" 他指着周龙印,\"钱虎掌盐引换银;\" 指向代王印,\"马虎掌战马转运;\" 最后指向冯印,\"刑虎掌灭口遮罪。\"

林缚补充道:\"《玄夜卫密档》载,飞鹰厂以 ' 三虎 ' 为爪牙,凡通敌事务,需三印同验。\" 他将三印并盖在纸上,重叠处恰好组成完整的飞鹰纹 —— 这是他们结党的铁证。

左副都御史的喉结滚动,他想起去年收受的 \"炭敬\",银票上的飞鹰纹与案上印记分毫不差。\"老臣... 老臣不知此事。\" 他的辩解苍白无力,谢渊却已从他袖中搜出同款银票,上面的编号正与账册中的 \"贿银\" 条目对应。

谢渊用磁石吸附盐引上的细铁砂,砂粒在纸上组成 \"黑风口\" 三字。\"这是飞鹰厂的磁码暗号。\" 他解释道,周龙在盐引朱砂中混入铁砂,需用涿州磁石才能显形,\"与马槽暗格的 ' 每槽藏引十张 ',正是同套密语。\"

代王的长史突然瘫倒,他想起每次交接时,周龙都会让他 \"用磁石验引\",当时只当是防伪,此刻才知是通敌的暗语。\"是冯指挥使教的暗号...\" 他泣不成声,\"说这样 ' 瓦剌那边才认 '。\"

烛火突然摇曳,谢渊抬头望见窗外掠过黑影 —— 镇刑司的缇骑已围了暖阁。他将磁码拓片塞进林缚怀中:\"送内阁,这是 ' 三虎 ' 通敌的总纲。\"

谢渊展开从周龙住处搜出的《党羽簿》,上面记录着七十余名官员的姓名,标注着 \"盐\"(分管盐引)、\"马\"(分管战马)、\"刑\"(分管灭口)。\"太仆寺有五人,户部有八人,\" 他指着 \"刑\" 字栏,\"镇刑司缇骑占了二十三人。\"

兵部尚书的名字赫然在 \"马\" 字栏,旁注 \"每马抽利三成\"。他面如死灰,终于承认去年确实通过代王府马厩,将三百匹战马转卖瓦剌,\"冯指挥使说... 说是 ' 借敌练兵 ',事后补报即可。\"

谢渊合上簿册,烛火映着他的獬豸补子:\"借敌练兵?怕是借敌谋逆吧。\" 暖阁的门被撞开,冯指挥使带着缇骑闯入,刀光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 最后的博弈,终于开场。

兵部尚书突然大笑,将酒盏顿在案上:\"谢大人未免小题大做!\" 他指着两迹,\"纵使笔迹相似,也可能是周龙仿代王的笔意,\" 话锋一转,\"想借此攀诬宗室罢了。\"

谢渊却取出尚书去年的《边军奏报》,其中 \"战马验收\" 四字的捺笔,与代王盐引批文的捺笔同向右偏。\"大人与王爷同练过书法?\" 他冷笑,\"这独家笔锋,怕是因常替王爷代笔吧。\"

尚书的朝珠突然断裂,玉珠滚落时,一枚刻着飞鹰纹的玉佩掉出 —— 与王林私矿出土的标记相同。他慌忙去捡,却被林缚按住:\"大人这玉佩,倒是与周龙的 ' 盐马监印 ' 纹样一致。\"

\"按《大吴刑律》,笔迹不能单独定罪。\" 尚书强作镇定,翻出《刑名考》,\"需有证人、物证、口供三证合一。\" 他明知周龙已死,证人难寻,却不知谢渊早有准备。

谢渊召来马厩老仆,老人指着代王道:\"去年三月,小人见王爷与周龙在马槽前密谈,周龙说 ' 盐引已备,只待马队 '。\" 老仆袖口露出的烫伤疤痕,与周龙案中 \"知情马夫\" 的描述完全吻合。

林缚呈上从周龙住处搜出的《密谈录》,其中 \"三月初三,代王允诺马队护盐\" 的记录,与老仆证词分毫不差。尚书的喉结滚动,终于说不出一句辩解。

谢渊突然问:\"大人去年秋收到的十匹 ' 瓦剌良马 ',\" 他盯着尚书发白的脸,\"是不是从代王府马厩牵走的?\" 尚书的嘴唇哆嗦着,那些马此刻正拴在自家后院,马耳内侧的飞鹰纹,与盐引铁砂组成的纹样相同。

\"《边军马政条例》规定,私受边地马匹者,以通敌论。\" 谢渊的声音陡然拔高,玄夜卫已上前按住尚书,\"大人还有何话可说?\"

暖阁外的风雪更大了,尚书被押走时,回望案上的笔迹,突然叹道:\"一笔错,满盘输啊。\" 这声叹息,像一块冰投入滚油,溅起满座沉默。

宗人府理事官捧着鎏金令箭闯入,令牌上 \"宗室亲审\" 四字在烛火下刺眼。\"谢大人,王爷乃太祖血脉,\" 他的语气带着警告,\"按《宗藩条例》,需由宗人府、内阁、刑部三司会审,都察院不得专断。\"

谢渊却亮出德佑帝亲赐的 \"风宪独断\" 铜符,符面 \"宗室不宥\" 四字金光凛冽:\"陛下有旨,凡涉边敌案,宗室与庶民同罪。\" 他将铜符压在盐引上,\"理事官要抗旨吗?\"

理事官的脸色变了变,他来时代王曾许诺 \"事后升宗人府丞\",此刻却只想脱身。\"大人既奉特旨,\" 他讪笑后退,\"宗人府自当配合,只是... 还望给王爷留个体面。\"

\"体面?\" 谢渊指着盐引上的 \"代王验\",\"王爷验批通敌盐引时,怎没想过边军的体面?\" 他展开大同左卫的《失马文书》,去年被劫的三百匹战马,正是通过代王府马槽转运,\"那些战死的边军,谁给他们体面?\"

理事官的指尖在令箭上摩挲,突然低声道:\"谢大人可知太皇太后是王爷的姨母?\" 他暗示此案牵扯后宫,\"适可而止,对你我都好。\"

谢渊的指节叩着案上的《大吴会典》:\"我只知国法,不知私情。\" 他将理事官的干预记录在册,\"若宗人府执意包庇,\" 冷声道,\"这记录便与盐引一同呈给陛下。\"

林缚突然从密道带回杨一清的手札:\"内阁议决,准都察院主审,宗人府仅派员观审。\" 手札末尾的朱批 \"朕知道了\",彻底击碎了代王的最后希望。

代王望着窗外缇骑的身影,突然大笑:\"好个谢渊,好个国法无情!\" 他将盐引批文撕得粉碎,却不知林缚早已拓下所有笔迹,\"你们赢了,但宗室的根,岂是你们能撼动的?\"

谢渊捡起碎片,每片上的笔迹都在烛火下颤抖,像极了那些被特权裹挟的良知。\"根若烂了,\" 他轻声道,\"拔起来更容易。\"

冯指挥使的刀鞘在暖阁门槛上磕出脆响,十余名缇骑的甲叶在火把下泛着冷光。\"奉诏捉拿诬告宗室的谢渊!\" 他高举 \"镇刑司令\",却不知谢渊早将证据副本送出,\"私藏盐引、构陷亲王,罪当凌迟!\"

谢渊指着缇骑腰间的飞鹰纹腰牌:\"冯大人的缇骑,倒是与周龙的盐引纹章同出一炉。\" 他展开《飞鹰厂密档》,其中 \"缇骑第三营专司盐马护卫\" 的记录,与缇骑番号完全吻合。

冯指挥使的刀突然出鞘,却被谢渊按住:\"你敢在此动手,明日陛下就会知道镇刑司私调缇骑护通敌。\" 他怀中的马槽木板,此刻比任何兵器都锋利。

\"周龙在诏狱招了,\" 冯指挥使冷笑,抛出一卷《狱供》,\"说受你胁迫伪造笔迹,意图扳倒代王。\" 他明知这是伪造的口供,却不料谢渊早验过墨迹。

谢渊取来《墨法考》,指着供词上的 \"龙\" 字:\"诏狱用的是松烟墨,周龙案用的是油烟墨,\" 他以指尖蘸水涂抹,\"松烟遇水即散,这供词是昨日伪造的。\"

冯指挥使的脸色骤变,他没想到谢渊连墨法都懂。林缚突然掀开暖阁地砖,露出底下的暗格,里面的刑具与诏狱的 \"鹰嘴钳\" 完全相同 —— 正是周龙供词中 \"逼他画押\" 的刑具。

谢渊从暗格取出周龙的《狱中绝笔》,上面用血写着 \"冯某逼我认假供,盐马案皆其主使\"。笔迹的颤点与盐引、马槽完全一致,血痕经医检验证,确为周龙临死前三天所留。

\"你以为杀了周龙就能灭口?\" 谢渊将绝笔拍在冯指挥使面前,\"他早把你的罪证藏在了马槽暗格。\" 缇骑中突然有人跪地:\"大人,周龙死前确实托我转交此物,是冯大人逼我们隐瞒!\"

冯指挥使的刀哐当落地,他望着案上的证据链,突然明白自己早已落入谢渊布下的局 —— 那些他以为能掩盖的罪证,终究成了刺向自己的利刃。

老仆的手在烛火下抖得厉害,他卷起袖口,露出马槽撞出的疤痕:\"去年腊月,小人见周龙往马槽暗格塞盐引,\" 他指着代王,\"王爷就在旁边看着,还说 ' 黑风口的马队备好了 '。\"

谢渊取出老仆的《户册》,上面记录着他的儿子曾是边军,去年战死于大同左卫 —— 正是被代王转卖的战马所伤。\"你恨周龙吗?\" 谢渊轻声问,老人的眼泪突然滚落:\"更恨包庇他们的官!\"

代王的脸色灰败,他认出这老仆曾是自己的马夫,因 \"多嘴\" 被杖责,却不知对方藏着如此关键的证词。

\"周龙刻槽子时,总在 ' 龙' 字收尾处停顿,\" 老仆补充道,\"他说 ' 这一笔要敬王爷 ',\" 这与谢渊发现的刻痕停顿完全吻合,\"当时小人不懂,现在才知是认主的暗号。\"

林缚呈上从马槽暗格找到的木屑,经老仆辨认:\"这是涿州硬杂木,周龙说 ' 用这木头,王爷才放心 '。\" 与太仆寺《物料账》记载的 \"宣府松木\" 形成铁证。

老仆突然从怀中掏出半张盐引,上面 \"周龙制\" 三字的刻痕,与马槽完全相同:\"这是小人偷偷藏的,就怕有天没人信我说的话。\"

冯指挥使突然喝令缇骑拿下老仆:\"一派胡言!拖下去掌嘴!\" 老仆却挺直脊背,撞向缇骑的刀:\"我儿死在你们通敌的战马下,今日就用这条命作证!\"

谢渊拦住缇骑,目光扫过满座官员:\"一个老仆尚且敢以命证法,你们这些食君禄的官员,\" 他指着案上的证据,\"还要装聋作哑吗?\"

通政司参议突然起身:\"臣有本!\" 他从袖中掏出代王与冯指挥使的密信,\"这是去年截获的,一直不敢呈,今日见老仆如此,臣... 臣愿作证!\"

林缚借着风雪掩护,从代王府密道潜出,怀中的笔迹拓片与磁码图卷得紧实。密道墙壁的砖缝里,他发现去年的盐引残片,上面的飞鹰纹与暖阁案上的完全相同 —— 这密道本就是转运盐引的通道。

玄夜卫的接应哨在巷口举着灯笼,灯笼上的 \"风\" 字暗号在风雪中晃动。林缚将证物交给哨长:\"速送内阁杨阁老,这是盐引案的总纲,晚了谢大人恐有危险。\"

哨长翻身上马,马蹄碾过冻土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在为即将破晓的真相敲鼓。

杨一清在内阁值房展开证物,烛火下,盐引与马槽笔迹的重合让他长叹。\"三年前王林私矿案,我就疑有宗室牵涉,\" 他指着磁码组成的 \"黑风口\",\"果然与代王有关。\"

次辅递上《宗人府档》,代王在德佑十三年春的 \"私访边地\" 记录,恰好与周龙监造马槽的时间吻合。\"三虎同谋,证据确凿。\" 杨一清提笔写下《内阁奏议》,\"请陛下即刻下旨,收押代王、冯指挥使及涉案官员。\"

奏议的朱批在黎明前传回:\"准奏,着谢渊主审,内阁、刑部、玄夜卫协理。\"

林缚带着内阁手令赶回代王府时,暖阁内的对峙已到临界点。冯指挥使的刀距谢渊咽喉仅寸许,却在看到手令的瞬间僵住。\"陛下有旨。\" 林缚展开手令,朱红的 \"钦此\" 二字在烛火下如两道闪电。

谢渊接过手令,目光扫过垂头丧气的代王与冯指挥使:\"你们藏在笔迹里的罪,\" 他将马槽木板与盐引叠起,\"终究藏不住了。\"

窗外的风雪渐停,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在案上的两道笔迹上,颤笔的阴影终于被阳光驱散。

三法司在都察院大堂会审,案上并置着盐引、马槽木板、笔迹拓片。谢渊请出刑部、礼部、工部三司笔吏,分别验笔、验墨、验木,最终异口同声:\"两迹同出周龙之手,刻痕与盐引为同期所留。\"

代王的辩护官仍在狡辩:\"周龙仿冒王爷笔迹,意图栽赃。\" 谢渊却取来代王十年前的《藩王谢表》,其中 \"龙\" 字的独特笔锋,与盐引批文的笔锋完全相同。\"王爷的笔锋十年未变,周龙如何仿冒?\"

公堂上下一片哗然,连旁听的百姓都喊道:\"笔迹不会说谎!\"

涉案的七十余名官员在铁证面前纷纷招认。太仆寺少卿张瑾供出 \"每槽收周龙二两银\",户部主事李某承认 \"篡改盐引发放记录\",镇刑司缇骑营总供认 \"奉命灭口知情马夫七人\"。

供词汇总成册,与盐引、马槽证据形成完整闭环。谢渊指着供词中的 \"分赃记录\":\"代王得三成,冯指挥使得三成,周龙得三成,剩下一成贿络各关节。\" 这张由笔迹勾连的利益网,终于在公堂上完全展开。

德佑帝派来的监审太监叹道:\"一笔牵出百罪,谢大人真乃神断。\"

谢渊依据《大吴刑律》逐条宣判:代王 \"通敌叛国、私通边寇\",判 \"削爵赐死\";冯指挥使 \"滥用刑狱、包庇通敌\",判 \"凌迟处死\";兵部尚书等七十余官,或斩或流,或贬为庶民。

周龙虽死,仍被追判 \"通敌首犯\",家产抄没入边军饷。当宣判声在大堂回荡时,案上的盐引与马槽木板突然被风吹动,两张纸的笔迹在气流中轻颤,仿佛在为这场迟来的正义点头。

都察院将盐引、马槽木板、笔迹拓片收入 \"罪证库\",匠人们用琉璃罩封存,旁注 \"德佑十六年盐引案证物\"。谢渊在题记中写道:\"笔为心舌,墨为肝胆,心不正则笔不正,此乃万古不易之理。\"

史馆的编修来抄录案情,看到两迹重合的拓片时叹道:\"前人说 ' 字如其人 ',观此二迹,信然。\" 他将这段公案记入《大吴史?刑法志》,特别注明 \"笔迹勾连为破案关键\"。

谢渊奏请修订《刑名考》,将 \"笔迹鉴定\" 纳入 \"物证篇\",规定 \"罪案笔迹需经三司笔吏会同验定\"。他还建议太仆寺与户部 \"盐马分掌\",严禁同一官员兼领二职,\"防权柄过滥生奸\"。

德佑帝准奏,并命礼部铸造 \"验笔铜尺\",尺上刻有 \"颤笔定标\",为各地刑官验迹提供标准。铜尺的铭文出自谢渊之手:\"尺量笔迹,心量是非。\"

片尾

见盐引案的证物前围满观展的官员。一名新科进士指着两迹重合处问:\"为何颤笔如此相似?\" 谢渊答道:\"因同怀其罪,故同现其颤,\" 他望着窗外的阳光,\"为官者当记,笔可藏罪,亦可载功,全在一心。\"

展柜的玻璃上映出谢渊的身影,与案上的獬豸补子重叠。阳光穿过玻璃,将两道笔迹的影子投在地上,终于合二为一,如同一道跨越时空的警示,永远刻在王朝的史册里。

卷尾

《大吴史?谢渊传》赞曰:\" 渊治盐引案,不以刑求,迹断,于毫厘笔迹中见党羽勾连,于官官相护中守国法公心。\" 夫案之破易,心之守难,谢渊以笔为刃,剖开的不仅是一桩通敌案,更是官场积弊的脓疮。宣化的风年复一年吹过代王府遗址,马槽的刻痕早已风化,但那些藏在笔迹里的教训,却在史册中永远鲜活 —— 笔锋即刀锋,可斩奸佞;墨痕即泪痕,当鉴民心。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