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大营内。
留守的汉军旗众人,面对着怀顺王耿仲明不满的怒骂,他身旁的副将们都惧怕的本能地望向四周,害怕被周围某个满清旗丁听到。
突然他们回过神来,那些镶白旗的满清旗丁早就撤退了,如今留在营中的,就剩他们这几千名所谓的“天佑军”了。
这也是他们被称为“天佑军”的长官敢在这里怒骂满清豫亲王多铎和定西王唐通的原因所在吧。
过了一会,怀顺王耿仲明骂累了,他怒气冲冲的收起“千里眼”,转身向大帐内行去,丢下一句:“坚守营寨,别多管闲事!那豫亲王让咱们固守大营五日,五日时间一到,咱们也快速撤退!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啊!”
闻言,留在原地的耿仲明麾下副将面面相觑,随即也心灰意懒,不再向外张望,纷纷回了自己营帐之中,祈祷着这五日能平安度过。
……
而崇祯皇帝带着这一千兵马在经过清军大营时,故意放慢了脚步,结果绕着大营行了半个时辰,清军大营中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崇祯皇帝微微有些失望。
当初满清鞑子野战不是更厉害嘛?这会儿怎么怂了?
此时,崇祯皇帝并不知道潼关城外的清军大营内,只剩下了数千汉军旗的士卒守卫着快成空营的大营,否则咱老李一定给他来个搂草打兔子,在北上的时候,捎带将清军大营先给他端了。
随即,崇祯皇帝又绕了绕,发现大营内还是没有动静,这才肯定满清鞑子一定是怂了。
所以他就放心的把那个清军大营交给后面留守的玄甲营士卒处理了!
自己则带着这一千玄甲营士卒,靠着那名南下而来的唐通军中士卒指路,一路向北行去。
……
与此同时,进攻陕北的英亲王阿济格,也是一脸不满的骑在马上,慢悠悠的朝着山西境内撤退着。
当日满清英亲王阿济格从顺天府京师出发时,统正白、镶白二旗精骑一万二千,并调漠南蒙古科尔沁、察哈尔诸部骑兵八千,并且带着平西王吴三桂率领的关宁军,合步骑三万,西征李自成。
经过这半年在陕北的征战,阿济格这边也损失了不少人马,尤其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那里沟壑纵横,他带去的蒙古和满清骑兵根本就没有办法高速行进,突袭追击顺军。
没有了用武之地的满汉蒙八旗骑兵,也都下马变成了步兵。只能在陕北榆林,延安等地,和占据地利优势顺军的李过,高一功等人在山沟沟里面兜起了圈子。
在这期间,阿济格部损失也不小,满汉蒙三万大军在与大顺军优势兵力的交战下,也是损失近一半儿。
目前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了。这让一向脾气暴躁的英亲王阿济格更是无法接受。
眼看着在陕北的战事有了好转,那顺军防守的李过和高一功二人已经节节败退,他们已经率军攻入了延安府之际,他却接到了多铎让他撤退的信件。
再加上豪格的南下,没人保护满清运输粮道的情况出现,这也导致英亲王阿济格部粮草短缺。
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英亲王阿济格部也率众开始向东南退去。
阿济格心中想着,看看能否和北撤的多铎部合兵一处,然后集中优势兵力,看看能不能扩大一下战果。
满清英亲王阿济格随即带着大军,从延安府的宜川县东撤,并一路向南,经过山西省的乡宁县,稷山县,万泉县,猗氏县,抵达了解州城外。
阿济格一边将解州城内百姓家中的粮食派人抢掠一空,让军队进行短暂的补充和休整,一边在城外安营扎寨,派人和自己的弟弟多铎取得联系,准备谋划下一次的进攻。
……
而崇祯皇帝率军绕着满清军营的这一番行为,也惊动了在潼关之内负责侦查的顺军斥候。
他们立马将潼关城外明军的这一反常行为,禀报给了关城中的李自成等顺军高层得知。
李自成等人闻讯立马来到了关城之上,李自成手持着“千里眼”,望着远处明军骑兵腾起的尘烟尚未散去的方向,嘴唇紧紧抿起,目光闪烁,似是思索着什么。
沉吟片刻后,他放下“千里眼”扭头冲着身后,开口说道:“看样子这股明军是要北上了,磁侯刘芳亮!”
“陛下!臣在!”一身甲胄的刘芳亮立马站出来说道。
“你立马带八千骑兵,随朕一起,出关北上,朕要将这股脱离大营的明军,歼灭在潼关之外,以扬我大顺军威!”李自成高声怒吼道。
“是!陛下!”刘芳亮也大声回答道。
周围的顺军高层闻言都有些诧异,他们没想到李自成这一次居然会亲自带着骑兵出关而去,北上去歼灭这股脱离大部队的明军。
大顺军中军师宋献策目光闪烁几下,最终还是站出来,劝李自成道:“陛下请三思,您现在是我大顺的皇帝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岂可亲涉险地,还是让左都督代您出征吧!”
“不行!”李自成猛然挥手,断然拒绝道:“如今咱们被满清鞑子围在潼关打了快半年了,朕心中早就憋着一股子闷气,再不主动出击,朕都要憋屈死在城内了!”
随即他转身,语气豪迈的开口说道:“朕这次出征所带的八千骑兵,不仅要将那支孤军深入的明军骑兵尽数歼灭,还要去寻寻撤退的满清鞑子的晦气,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轻易地走了!”
然后他看到刘宗敏等人还欲再劝,立马严词拒绝道:“朕意已决,卿等不必再劝!额带兵走之后,左都督刘宗敏,你和军师宋献策二人全权负责通关之内事务,就等着朕凯旋而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