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大部分科举的准备工作白依宸都是放手给礼部主持,只有到了殿试的环节她才会出面,看一看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
但是在礼部主持的环节当中,白依宸虽然自己分身乏术,但是她也会让徐将军派人去暗中抽查,以免高祖俅光天化日之下截杀科举的学子们。
就在赵兴安以为白依宸依旧要点头答应下来的时候,却看到了龙椅上的白依宸眼睛提溜一转,看向了自己这边。
二人对上了眼神后,赵兴安愣了一下,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这妮子要干什么?别害我啊!
片刻之后,白依宸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缓缓开口说道:“往年这样效率也算可行,但是朕今年打算有所改变,不能再固守前朝的科举制度了。”
“每年科举都是考些四书五经,实在是没有新意,正巧朕前段时间听叶将军说他们的赵军师写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不如众爱卿可以考虑考虑这赵军师的故事,看有没有替换四书五经的可能性。”
此话一出,文德殿内的众人顿时回过了头,看向了身在武将队伍最后方的赵兴安。
叶立也愣了一下,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下悄悄靠近了赵兴安,嘴角一咧,“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可没给他说你写过什么东西啊?!”
赵兴安则是苦笑着说道:“这跟你没关系,纯属是陛下不知道怎么想的,这故事倒是真有,但是……”
还没等赵兴安这话说完,他便看到白依宸身边的冯公公对他挤眉弄眼,示意他赶紧出来说话。
赵兴安见状,当即双手作揖,横跨一步来到了大殿中央,缓缓开口说道:“回陛下,草民那故事就是写着图一乐的,并没有什么能让学子们参考的价值可言,要是陛下真想让草民给些意见的话,不如先让我回去慢慢想好了。”
要是白依宸真的打算让自己改变科举制度的参考文献的话,赵兴安还真有办法,但是她非得提到自己写的那些故事,先不说赵兴安还没跟白依宸商量四人一马去西天这故事能否放在市面上来售卖。
单说自己那故事为了迎合这个时代的百姓,已经做了不少改变,失去了原版故事里的许多富有哲理的细节,这怎么可能再拿到台面上来让这个时代的学子们将其当作能与四书五经比肩的名着还借鉴呢?!
然而大殿前方的白依宸很明显却不是这么想的,只见她轻轻摆了摆手,眼神中满是狡黠地看着赵兴安。
“说实话朕对四书五经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你的那个故事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还得礼部的人来判断,这样吧,你这段时间先把故事的内容给礼部的官员们送去一份,让他们分析分析。”
“要是真有用的话再做打算也不迟,没有的话就直接卖到市面上去给百姓们解个闷好了。”
听到白依宸这话,赵兴安当即心如死灰。
自己最开始的手稿还留在永安县陈伯那里,快马加鞭送过来少说也得十来天时间,这岂不是让自己背上了耽误科举的骂名?!
要是不想耽误科举的话,自己还只能重新写一份出来,但是自己原先的那份也是一路上走走停停写了快十天才写了一半啊。
但是这毕竟是朝堂上,要是想告诉白依宸这些的话,也只能私底下来说,赵兴安现在只得再次双手作揖,缓缓开口说道:“草民领命,定不辱陛下期盼!”
说罢,赵兴安便不留痕迹地瞥了龙椅上幸灾乐祸的白依宸一眼,打算横跨一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叶立已经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了自己半天,自己回去了还得给他解释解释。
“慢着!”
就在这时,赵兴安却突然听到大殿当中有人开口拦下了他,他顺着声韵的来源看去,目光竟是落在了文臣队伍的最前方。
只见高祖俅双手作揖,缓缓走了出来,光明正大地回头看了赵兴安一眼后,又回头看向了白依宸。
赵兴安心中当即暗道一声不好,这家伙该不会要在这种事情上捣乱吧?!
“陛下,既然赵军师在这里,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吧之前许诺给赵军师的奖赏给兑现了?”
听到这话的赵兴安有些疑惑的和叶立对视了一眼。
叶立用口型问着赵兴安这家伙打算干什么,赵兴安则是不留痕迹地摇了摇头。
要是自己真的能猜出来这狗东西要干什么的话,恐怕现在站在文官队伍最前面的就不是高祖俅而是自己了!
白依宸愣了一下,然后迅速收起了自己的情绪,默默地点了点头,“朕正有此意,既然高丞相提到了这件事,而且负责奖赏他的又是高丞相你,那不如就由高丞相来说说该给这赵军师什么奖赏才好?”
听到这话的高祖俅面无表情,直接转身看向了叶立和赵兴安。
“赵兴安,永安县腚子村人,当初和叶家叶立认识的时候只是个猎户而已,但是不知为何却与叶将军能结识并且一起执行了永安县的剿匪任务,好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叶立将军的军队里就出现了弓弩这种东西。”
“后来叶立将军镇守燕南关,军队供给的任务也落在了赵兴安的手里,他不但成功地凭借着自己的虎门镖局完成了这些任务,还给燕南关送去了重弩和斩马刀这两种新式武器。”
“在此期间,赵兴安还成功当上了腚子村的村长,并且给腚子村筑起了高墙,完成了一系列的巡逻安排,然后便前往了燕南关与叶将军一起大破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生擒匈奴大元帅。”
赵兴安一边听着高祖俅讲着自己的事迹,一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会这么了解自己,就连自己最开始和叶立相识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差点儿就连自己家里几口人都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