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咬牙,决意亲赴河西村!
纵使被那小子奚落一番,也得去问个明白!
陈迎新见识广博,定有解决之道!
房玄龄看向李世民,发觉陛下全然未将自己的忧虑放在心上,无奈摇头。他与一旁的杜如晦交换眼色,瞬间明白了陛下的心意——陛下此刻所思所想,定是那位守国公陈迎新!
李世民对陈迎新深信不疑。此子所献之策,无不为大唐带来丰厚回报,早已是陛下幕后的智囊军师。
然房、杜二人脸上忧色难掩。他们不似陛下这般乐观,实情摆在眼前——陈迎新纵有千般巧思,也变不出粮草来!他又不是神仙!粮草乃征战之本,绝非计谋所能凭空变出!
正当众人愁眉不展,一匹快马如疾风般冲入皇宫。此次打探消息的,皆是百骑司精锐,行事极快。为将消息火速传回长安,沿途跑死的马匹已逾二十。不到半月,详尽军报已呈御前。
“吐谷浑那边,究竟是何情形?”李世民沉声问道。
骑兵回禀:“吐谷浑此番发兵二十三万!由慕容伏允亲任主帅!其中八万兵卒来自吐蕃,另有五万薛延陀兵!”
此言一出,甘露殿内一片死寂。
薛延陀竟与吐谷浑联手了!吐蕃亦出兵八万!此战规模,非同小可!
吐蕃虽败,其军力却不容小觑。昔日大唐能灭吐蕃,全赖陈迎新奇策——未及开战,吐蕃内乱已起,自相残杀,抵抗之力大减。环顾大唐周边诸族,吐蕃战力堪称最强。如今又加上薛延陀与吐谷浑,这是精锐尽出!
“吐蕃一族,为何甘为慕容伏允驱使?”李世民不解。
骑兵答道:“慕容伏允许诺,助其重建家园!”
“竟有此事!”李世民冷哼一声,“我看慕容伏允是得了失心疯,竟妄想凭此战胜我大唐!”
众臣闻此,亦惊愕不已。长孙无忌眉头紧锁。他原以为吐谷浑不过是想讨些好处,可若按此目的,何须三国联军?看来他料错了!他亦不明白,吐谷浑究竟哪来的底气敢挑战大唐?当真是疯了!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嘈杂一片。
骑兵再次开口:“陛下息怒,此番他们……并非真要与我大唐开战。”
李世民眉峰一挑:“闹出这般阵仗,意欲何为?”
骑兵忙将探得消息和盘托出:“吐谷浑、薛延陀,连同吐蕃残部,皆惧怕大唐征伐,故而结成同盟。此番大军压境,实为虚张声势,意在展示武力,告知大唐其已结盟。所求者,不过是大唐签下一纸互不侵犯之约。”
李世民惊得站起身:“展示武力?若朕不允呢?”
骑兵被问得一怔,随即道:“若大唐不允,彼等便化整为零,袭扰我边境,大肆劫掠。而后……举族迁往草原深处,另建王城!”
话音未落,房玄龄已怒声斥骂:“荒谬!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威胁大唐!真当我大唐还是十几年前那般好欺?这等伎俩,还想故技重施不成!”
殿上武将更是气得面红耳赤。此乃赤裸裸的挑衅!众人纷纷请战:
“陛下!臣请即刻奔赴前线!”
“臣立誓,不斩尽蛮夷,提头来见!”
“请陛下下令!臣愿饿死边关,也要杀尽敌酋!”
“臣家中尚有存粮,愿自带口粮出征,誓杀此贼!”
这些武将,皆经历过武德年间的屈辱。那时大唐力弱,只得与吐谷浑签订城下之盟。然今时不同往日!大唐兵强马壮,岂容此等羞辱!异族唯有臣服!殿内怒火冲天,几欲掀翻屋顶!
李世民见群情激愤,心下甚慰。此事亦令他怒火中烧!大唐天威赫赫,何须签什么盟约?他脑中唯有一个念头:打!纵使粮草不济,也要将这群嚣张之徒打回去!欺人太甚!
他大手一挥,沉声道:“肃静!此战,必打!只要朕在一日,无人可威胁大唐!纵使搬空粮仓,元气需三五载方能恢复,也要将他们尽数诛灭!”
“陛下圣明!”将士们齐声高呼,“杀尽蛮夷!”
殿内气氛炽热如沸。杜如晦却未被感染,心中焦灼万分。陛下竟动了动用种粮的心思!此乃下下之策!万万不可!若因此引发灾荒,大唐如今大好局面恐将毁于一旦!一个吐谷浑,不值得大唐如此伤筋动骨!未至绝境,绝不能用此法!
他急忙劝谏:“陛下息怒!事态未至绝境,万望三思!区区吐谷浑,岂值我大唐耗费五年光阴?不如再思良策,暂缓一时,或可寻得转机?”他转向骑士,“将你所知,尽数道来!”
骑士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强压怒火,沉声道:“说!”
骑士这才敢继续:“吐谷浑联军计划先攻凉州,再分兵六路,袭扰其他州府。意在劫掠一月之后,再来谈条件。”
杜如晦敏锐察觉异样:“他们知晓我大唐粮草短缺?”这也太巧了!对方部署,竟似洞悉大唐虚实!
房玄龄亦惊问:“他们何以如此了如指掌?”
骑士忙道:“回禀陛下、诸位大人,吐谷浑联军……实不知我大唐粮草紧缺!他们仍想沿用昔日游击旧法,劫掠边境,避与我大军正面交锋!”
此言一出,房玄龄、杜如晦及满朝文武皆愕然。
李世民追问:“他们当真不知?”
骑兵肯定点头。
杜如晦心思急转:“若其不知,我大唐或可拖延一时。他们也难窥我虚实。”
李世民亦觉有理:“如此,事态或可转圜。你接着说,他们究竟想签何等盟约?”
骑兵续道:“吐谷浑联军称,只求大唐承认其自立,包括吐蕃一族。彼等愿臣服大唐,岁岁纳贡!前提是大唐不得无故征伐。彼等还望恢复互市,以其牲畜换取大唐粮食。此外……还要求和亲,望大唐遣三位贵女下嫁!”
殿内霎时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群臣面面相觑,眼中尽是难以置信。
以大军压境为手段,所求竟是……臣服?
率领如此重兵,只为求得大唐承诺不主动进攻?
若真心臣服,直接遣使纳贡便是,何须刀兵相胁?
房玄龄眉头深锁:“此消息确凿?他们当真如此打算?”
骑兵斩钉截铁:“卑职以性命担保,千真万确!此事在边境已传开,百姓皆知。此计……乃吐蕃人所献!彼等言道,若不施以兵威,大唐断不会允诺和亲。若无和亲,便无保障。故而……才有此大军压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