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龙同志是领导的基要秘书,从三几年起就一直追随领导至今。他历经了大大小小的运动,虽说身处后方,没有遭受过多迫害,但争斗每天都在发生。
倘若没有清醒的头脑、政治手腕以及铁血手段,他绝不可能坚守到现在。算计他人成了他安身立命的手段,他甚至害过人、杀过人。
他出身社会底层,能爬到如今的位置,有时难免沾沾自喜,觉得许多家世好、学历高的人都比不上他。
他看到易传宗哄夫人时,总能把夫人逗得开开心心,还会展示才艺。
其实早在四零年,他就见过当时十一二岁的易传宗。那时的小男孩表演欲正强,吹笛的模样十分可爱。易传宗的爷爷对他极为疼爱,小小年纪就给他玉笛玉箫,这让不少人暗自嫉妒,叶云龙也不例外。
然而,当他望向易传宗的眼睛,却怎么也妒忌不起来,只觉得如此俊俏的孩子,就该被千疼百宠。
后来,在四三年和四九年,他们也都见过面,只是易传宗不记得这些事了。看着曾经的小小少年长成如今这般出色的成年人,真是貌比潘安、才比子建,不禁让人满心向往。
叶云龙以前就心想,如此俊俏的人,得多好的媳妇才能配得上他呀!谁知在四九年,易传宗爷爷牺牲,他来送别时,叶云龙远远地见过他一面。
当时易传宗伤心难过、颓废的样子,就和他此刻瞥向易传宗时的感觉一样。
他想着,这场婚姻给易传宗带来的,恐怕也就和他爷爷去世时一样让他伤心难过吧!易传宗的人生原本堪称完美,却被这场婚姻扯出了一丝不完美。
叶云龙知道,易传宗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爷爷对他呵护有加,他本就是个光明磊落之人。
上过战场、杀过敌之后,易传宗身上多了一份坚强与坚毅,从当兵到转业回来,再次见到他,叶云龙发现他比以前更为出色。
虽然依旧面目白皙、长相俊美,吸引着不少人,但身上多了份坚毅,其它方面就像没上过战场时那般。
叶云龙还曾想着,夫人给他介绍的那个文工团的姑娘,和易传宗应该能成吧?谁知被李平安那老匹夫从中作梗,让如此优秀的易传宗被李家沾上污点,实在是令人气愤不已。
叶云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不禁阴暗地想着:有他在,李平安那老匹夫休想踏进京城一步。他还能不明白李平安那点心思?
不就看中易传宗爷爷去世后只剩他孤身一人,即便易传宗拒绝了好几次,李平安还一直拿领导来施压。
当初李平安带着媳妇和大女儿前去寻他时,让传宗爷俩救了,传宗转业回来后,从没有李平安正儿八经带过礼物上门。
就这么厚脸皮,还非要把女儿嫁给易传宗。要是易传宗是个又胖又老的男人,他还会这样吗?不就是看着易传宗身家丰厚,想着把女儿嫁过去捞好处。
而且易传宗可是大学知识分子,上过战场,转业回来就是14级,每一个星期就13级了,有才有貌,他爷爷还留下了不少人脉。
李平安不就是看中传宗孤身一人、有才有貌又人脉广泛。可惜,这件事还真让他算计成功了。
易传宗不想做那些恶事,叶云龙愿意替他做。像易传宗这么优秀的人,就不该沾染算计人的事,而算计人对叶云龙来说可是拿手好戏。
这些烦心事就不该让易传宗知道。就说林少华夫妇,他们对易传宗又是买这又是买那,这不都是应该的。
要不是易传宗爷俩救了他,他能活到现在?花多少钱都买不来这条命啊!
尤其看到易传宗如此疲惫的模样,再想想那些事,像夫人介绍的文工团女孩,家里是前政府遗留下来的,本来就配不上传宗。
还有张丽这种家世的姑娘,说什么忘不了传宗,又是走不出来,又是忘不掉、放不下,在叶云龙看来,这全是屁话,纯粹是矫情。
这不是给传宗添堵嘛!平常要是他俩真有感情,早就表现出来了。叶云龙看得出来,传宗不是那种会隐瞒感情的人。
再说,易传宗和李平安那老匹夫的女儿根本成不了。难道要让所有人都觉得易传宗对她有情,却又抛弃了她吗?
哼,还去找领导,找谁说都没用,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让张丽走了也好,这样易传宗就不会再为她愧疚,也不会为她伤心难过了。
在叶云龙心目中,易传宗就该意气风发,展现出知识分子的风采,整天开开心心,不被烦心事所扰。
可自从转业回来,易传宗开心的事少,烦心事却一件接一件。这段婚姻,简直就像易传宗的坟墓,把他搅得身心俱疲。
叶云龙希望李秀芝别过多干涉易传宗的事,不然他可不敢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叶云龙一边开车,一边暗自思忖着。他瞥了一眼易传宗疲惫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直接说道:“传宗,别难过,就按自己的心意走下去。你不亏欠任何人,也不必觉得有负担。
做自己,大胆往前走。要是遇到什么不明白或拿捏不准的事儿,就给我打电话。哥哥别的没有,这点忙还是能帮上的。”
易传宗察觉到叶大哥眼中流露出别样的眼神,心里不禁一惊,这眼神可不像是哥哥看弟弟该有的。
但他面上并未表露出来,眼中带着感激,温和地笑道:“叶大哥,谢谢你。你放心,要是有什么不懂的,我肯定向你请教。跟别人请教我还不放心呢?
就怕别人坑我。叶大哥,一会儿你别走,我回家给你拿两瓶我酿的药酒,再拿些零食,你拿回家给嫂子和小侄子、侄女吃。”
叶云龙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那我就谢谢传宗了,哥哥我可不会跟你客气。”
易传宗笑着回应:“那就好,就怕你太客气。你也知道,弟弟我不缺钱财。叶大哥,你要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弟弟开口。给弟弟打电话,弟弟肯定给您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