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本以为要到紫禁城下才能见到皇帝的真容,万没想到皇帝竟然会亲自出城迎接。
这可是百年前大夏开国时,极为少数的几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才有过的礼遇!
“快!快下马!”陈敬之身子一颤,赶紧转身朝后面喊道。
一众将领士兵这才回过神来,猛地齐刷刷滚鞍下马,虔敬地拜服在地。
只见日头照耀着不远处一片明晃晃的金甲,一众禁军和文武百官仍跪在地上。
八匹浑身雪白,没有半点杂色的御马牵引着皇帝的龙辇玉辂。
玉辂通体以名贵木材打造,朱漆为底,遍体镶嵌金玉,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盘龙、云纹、山海图案。
车顶覆盖着象征苍穹的明黄色重檐华盖,四角垂着长长的明黄缨络和玉珠流苏。
华盖之下是四面垂落的明黄薄纱帷幔,隐隐绰绰凭添神秘威严。
见此阵仗,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众士兵,此刻全部跪服在地,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多喘。
天仪威严,那玉辂离着众人还有数十步的距离后缓缓停下,一众禁军和锦衣卫赶忙上前站定护卫左右。
沈烈抬头朝前方看去,离近了他才发觉,这些禁军皆是武宗境界的武者,而那些锦衣卫竟然都是神原境。
禁军侍卫和锦衣卫站定之后,十几名小太监赶忙快步走到了龙辇旁铺设地毯,文武百官也跟着走上前来。
几名小太监稳稳地跪在龙辇旁一动不动,片刻之后玉辂上出现了曹公公的身影。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龙辇的帷幔轻轻拨开,朝着里面恭敬道:“主子万岁爷,咱们到了!”
此时京师城外万籁俱寂,礼乐声也一并停下。
紧接着,身穿黑色龙袍,整理的一丝不苟的弘庆帝方才缓缓走出玉辂。
“主子当心。”曹公公弓着身子,在一旁小心扶着弘庆帝的一只手臂,一同从玉辂走下。
弘庆帝先稳稳踩在玉辂下负责垫脚的小太监背上,随后才踩在刚铺好的大红地毯之上。
下地后,弘庆帝望着不远处的陈敬之等人,眼中尽是一片兴奋之意。
他迫不及待的走上了前来,曹公公紧跟在一旁还待搀扶,便被弘庆帝轻甩开。
陈敬之虎目含泪,看着弘庆帝朝自己走来,已经激动得不能自已。
“陛下!”
“陈老将军,快快请起!”
弘庆帝说着竟伸出手将陈敬之搀扶起来。
陈敬之缓缓起身,望着弘庆帝哽咽道:
“陛下折煞老臣,折煞三军将士,老臣何德何能,竟劳陛下天步亲迎,圣躬垂顾!老臣朽骨残躯,沙场微末之功,安敢承此天高地厚之恩!”
陈敬之有救驾之功,却不居功自傲。
弘庆帝克制着激动,这段谦辞显然让他十分满意。
“陈老将军乃国之干城,不必过谦,若非你带领的勤王之师及时赶到击退突厥,我大夏江山社稷今日已沦丧在蛮夷之手!”
弘庆帝说完后,看向了陈敬之身后的将士们激动道:
“三军将士快快平身。”
“谢陛下!”两千余士兵洪亮的齐吼声响彻云霄。
此时石开、王小虎等人见皇帝就在自己十几步远处,都不禁激动地将调门开到了最高。
弘庆帝看到眼前这些士兵军容严整非常,尤其沈烈及石开、王小虎、牛金等人个个英勇非凡,心中一时间不由得又生出一阵豪情壮志。
“真乃我大夏的虎狼之师!”
弘庆帝重重感叹一声,随后移步到沈烈面前,目光如炬,满脸兴奋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年将军。
“你就是沈烈?”弘庆帝略带激动问道。
沈烈当即拱手道:“启禀陛下,末将沈烈!”
弘庆帝没想到沈烈竟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一时间又是震惊又是兴奋。
“沈将军当真是少年英雄,勇冠三军!朕当日可是在城头之上亲眼看着,你单枪匹马冲进突厥阵中生擒敌酋,壮我大夏国威!”
沈烈微微一愣。
这城头离着战场这么远,这皇帝都能看清,这眼神在大夏恐怕也数一数二了吧。
“末将谢陛下夸奖!”
弘庆帝激动地点了点头,“等今日晚宴之时,朕要好好听你说说战场上的经过!”
“末将谨遵圣命!”
沈烈也没想到,都说皇帝久居西苑一心玄修,不问政事。
今天一见,这不挺有活力的吗!
随后弘庆帝对着身后的挥了挥手,曹公公赶忙吩咐一众太监道:“快拿御酒来。”
曹公公话音刚落,只见数百名小太监捧着酒瓶和酒碗来到了士兵身边。
片刻后,弘庆帝见士兵们手中都端起了酒碗,他也接过了曹公公手中的金杯。
弘庆帝手持金杯,眼中满含悲怆,缓缓扫过眼前这两千余名风尘仆仆,军容肃然的将士。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穿透寂静,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将士的耳中:
“大夏的将士们!”朕今日站在这京师城下,为尔等斟满这杯御酒。”
“这杯酒,第一杯,当祭我大夏牺牲将士的英魂!”
弘庆帝手腕一倾,将杯中酒水郑重地洒在脚下的土地上,在场的三军和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这第二杯酒,朕要亲自敬汝等,敬我大夏的勤王之师!”
“若没有汝等舍生忘死,没有你们的力挽天倾,今日这京师城门,挂的将是突厥的狼旗!朕与这满城百姓,将沦为异族的阶下囚!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朕的恩人!是我大夏江山的再造之臣!”
弘庆帝在三军阵前的一番慷慨之言,直叫一众将士热血上涌,泪洒当场。
“今日,朕与尔等,同饮此杯!”
弘庆帝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举手间带着武将般的豪气。
“谢陛下!”x2025
两千余将士热血沸腾,齐声怒吼,将碗中御酒一饮而尽!
那滚烫的酒液顺着喉咙倾泻而下,瞬间点燃了胸中的火焰。
弘庆帝喝过酒后,对着身边的曹公公又摆了摆手,曹公公当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来。
早就等在一旁内阁首辅崔颖恭敬接过曹公公首宗圣旨后,朗声读道:
“圣天子在上!天佑大夏!臣崔颖,率文武百官,谨代天下兆民,伏颂圣恩如海,天威浩荡,众将听封!”
闻言陈敬之等人当即单膝跪了下去。
崔颖继续读到:“今胡尘已靖,王畿重光!陛下龙心大悦,泽被苍生!特颁此恩旨纶音,非为酬庸,实为彰天宪,励忠良,昭示天下,赤心报国者,永沐皇恩!”
“陈敬之,上前听封!”
陈敬之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翻涌的激动,深深拜伏于地:“老臣在!”
“尔统帅勤王之师,千里驰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于京师城下!驱除鞑虏,护我社稷,此乃定鼎之功!朕与满朝文武,天下黎庶,皆感念汝之忠勇!”
“特晋封尔为靖国公!食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臣...叩谢天恩!”陈敬之叩首道。
崔颖继续道:“特加授尔太子少保!望尔以老臣之德、宿将之威,辅翼东宫,明德修武!”
太子少保是正二品的虚衔,又是太子的老师,在场一众文臣武将当即露出羡慕的目光。
陈敬之叩首道:“老臣一介武夫,蒙陛下不弃,授以公爵,委以宫保之重!老臣唯有以此残躯,竭尽驽钝!定必不负陛下信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崔颖的目光扫向了一旁的沈烈,继续读道:
“沈烈,上前听封!”
“末将在!”沈烈闻声出列快步上前,身形挺拔如枪,随后单膝跪地。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声音清朗而不卑不亢,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沈烈年未弱冠,勇冠三军,忠义天授!于社稷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其功有三!”
“其一,单骑破阵,生擒敌酋!此功摧敌胆魄,挫其锋芒,为京师解围首功!”
“其二,密宗妖僧作祟,沈烈临危不惧,与天师道众合力斩灭邪法,挽狂澜于既倒!”
“其三,练军有方,麾下骁骑兵,所率七百骑,从云州起转战千里,斩首无算,军纪严明,锐不可当!此真乃我大夏虎贲勇士,天赐神将!”
说到这,崔颖略作停顿,让沈烈的惊世之功在众人心中回荡。
百官中已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看向沈烈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
“此等不世奇功,彪炳史册!朕心甚慰,亦感天佑大夏,降此英才!特旨——”
“晋沈烈为正三品威远将军! !”
“封——武安侯! 食禄三千石!世袭罔替!”
听见武安侯三字,在场文武百官瞬间哗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