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个......”李隆基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
这位曾经雄才大略的帝王向来能言善辩,此刻却在四美环绕之下乱了方寸。杨氏姐妹的柔情攻势,当真比千军万马更难抵挡。
杨贵妃、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这四位绝色佳人皆是李隆基心尖上的人儿。
若是拂了她们的意,惹得她们使起小性子,来个“集体罢朝”,那他这位九五之尊怕是要独守空帷,做那孤枕难眠的老鳏夫了。
可若是应允所求,虽能换得美人入怀、温香软玉,但杨国忠不谙兵事,让他统兵出征,岂非自取其祸?
李隆基虽已不复当年英明,沉湎享乐,却仍存几分帝王心术。即便安禄山那般巧言令色,想谋取王忠嗣的西北精锐,他也未曾松口。
此刻当真是进退维谷,李隆基只觉左右为难,竟不知如何决断。
“陛下~”四女齐声娇唤,眼波流转间尽是哀怨之色,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任是铁石心肠也要为之软化。
饶是李隆基阅尽春色,此刻也不禁额头沁汗。
杨贵妃纤指轻捻,将晶莹剔透的荔枝肉送入帝王口中。
韩国夫人娇躯微倾,那丰盈之处若有似无地轻触帝王臂膀,惹得李隆基心火暗生。
虢国夫人却反向而行,莲步轻移至帝王面前,玉手似不经意地撩起裙裾,雪肤若隐若现。
而秦国夫人那一声酥媚入骨的轻唤,更是令人骨软筋麻......
李隆基目光灼灼,喉结不自觉地滚动,面上已泛起异样的潮红。
这般风情,李隆基只恨不能分身四具,将眼前四位佳人尽数揽入怀中,享尽这人间至乐。
杨国忠冷眼旁观,眸中暗芒闪烁,恨不能取而代之,将这四位绝色尽数占有。
“杨爱卿忠心可鉴,朕心甚慰。”
“有戏!”杨国忠暗喜。
“着你统兵征讨南诏。近来南诏多有异动,你且去平定。”李隆基终究抵不住这温柔陷阱,只得松口。
“征南诏?”杨国忠大失所望。
他本欲请命征讨吐蕃,若能完成秦皇汉武都未能成就的伟业,必能青云直上,届时朝中谁人敢撄其锋?便是李林甫那老狐狸,也得退避三舍。
“陛下,不是说好征吐蕃么?怎的改讨南诏了?这不是舍本逐末么?”虢国夫人娇嗔道,眼波流转间尽是幽怨。
“就是呀!”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异口同声。
杨贵妃虽未言语,却以那双会说话的美眸,盈盈望着帝王。
“吐蕃事关重大,岂能轻遣杨爱卿?”李隆基强自镇定,尚存一丝清明,“杨爱卿不谙兵事,此等军国要务,岂可儿戏?”
“陛下此言差矣~”虢国夫人不依不饶,纤指轻挑,罗裙又往上提了几分,雪肤若隐若现,直教人目眩神迷。
李隆基恍惚间似已望见那片雪域风光,方才强压下的欲火再度升腾。
他强自按捺道:“爱卿有所不知,吐蕃之地,纵是秦皇汉武亦无可奈何。朕若能一举平定,功业便可超越先贤,此事容不得半点闪失。”
“陛下~”虢国夫人步步紧逼,朱唇轻启:“难道就不能想个两全之策?既成全杨钊的忠心,又能确保旗开得胜?”
“要灭吐蕃,非精兵强将不可。”李隆基呼吸渐促,却仍坚守底线:“杨钊不谙兵事,若贸然统兵,后果难料。”
虢国夫人眼波流转,忽而嫣然一笑:“臣妾倒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李隆基强忍燥热,“爱卿但说无妨。”
“臣妾听闻此次征讨吐蕃,尽是当世名将,李乾、郭无敌、李白、李光弼、李平西,还有那威震西域的哥舒翰。”
虢国夫人纤指轻点,每说一个名字便靠近一分,“有这些当世豪杰在侧,何愁吐蕃不平?若让杨钊挂帅,由这些良将实际统兵,岂非两全其美?”
“陛下,此计甚妙!”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齐声附和,香风扑面而来。
杨贵妃静立一旁,眸中光华流转,似有万千思绪,却始终未发一言。
李隆基沉吟片刻,眼中精光闪烁:“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也罢,传李乾入宫,朕要当面问策。”
“陛下何须多虑?”虢国夫人玉手轻抚帝王肩头,“一道圣旨颁下,谁敢不从?”
“还是先问过为好。”李隆基眉头微蹙。古来江山美人难两全,此刻他正面临千古帝王共同的困境,在社稷与温柔乡间艰难抉择。
待高力士领命而去,杨国忠早已喜形于色,忙不迭地叩首谢恩,谀词如潮。
三夫人莺声燕语,把个玄宗哄得眉开眼笑,连花白的胡须都翘了起来。殿中谄媚之气弥漫,却无人觉得刺鼻,反倒个个陶醉其中。
殿中唯有杨贵妃手托香腮,眸光幽幽,似在沉思。
不多时,李乾随高力士入殿。抬眼望去,但见满室生辉,恍入众香之国。
杨氏四姐妹皆是人间绝色,寻常能见其一已是难得,今日竟齐聚一堂,李乾不禁怔然。
“臣参见陛下!”李乾连忙收敛心神,恭敬行礼。
“爱卿免礼。”李隆基摆手示意,神色间仍是一贯的和蔼。
杨贵妃眼波微转,在李乾身上轻轻一掠便移开视线,继续专注地剥着荔枝。
韩国夫人目光灼灼,如猎人审视猎物般在李乾身上流连。
秦国夫人打量着这位英武将领,忽而轻呼一声“好壮”,随即双颊绯红。
虢国夫人更是眼含春水,火辣辣的目光似要将人融化。
面对如此绝色佳人,纵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怕也要化作绕指柔。李乾暗忖李隆基能在这般温柔乡中保持清醒,这份定力着实令人叹服。
“陛下召见微臣,不知有何要事?”李乾沉声问道。
李隆基略显踌躇,沉吟片刻方道:“征讨吐蕃一事,朕欲命杨钊统兵,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李乾愕然。谁人不知吐蕃之战乃他与哥舒翰苦心筹谋多时?如今箭在弦上却要临阵易帅,更荒唐的是竟换上不通兵事的杨国忠!
杨国忠见状,嘴角微扬,暗忖若李乾敢出言反对,自有满殿佳人替自己撑腰。
三夫人目光灼灼,静待回应;唯有杨贵妃依旧专注于手中荔枝,仿佛对这场交锋漠不关心。
出乎所有人意料,李乾竟躬身道:“陛下既有旨意,臣自当遵命。”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闻言皆是一怔,檀口微张,难掩惊诧之色。她们原以为李乾必会据理力争,未料他竟如此爽快应允,着实出人意料。
杨国忠喜形于色,眼中闪烁着志得意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执掌帅印的威风模样。
一直沉默的杨贵妃终于抬起眼帘,那双秋水般的眸子直视李乾,似要洞穿他的心思。
“爱卿...当真答应了?”李隆基难掩诧异,声音里透着几分犹疑。他本以为李乾定会极力反对,毕竟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等事,任谁也不会甘心。
“陛下圣意,臣岂敢违逆?”李乾将殿中情形尽收眼底,又听出李隆基话中为难之意,心中已然明了,这位九五之尊是被几位美人逼得进退维谷。
若当场点破,只会让天子颜面尽失,反倒坐实了杨国忠挂帅之事。李乾这招以退为进,反倒让李隆基陷入深思。
果然,李隆基面色一红,欲言又止,最终只对李乾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李爱卿,杨钊不谙兵事,若由他统兵,你们真能同心协力,共破吐蕃么?”
“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不使我大唐数十万将士埋骨异域!”李乾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嗯!”李隆基如坐针毡,猛地起身,锐利的目光直刺李乾。
李乾坦然相对,目光清澈如水,没有丝毫闪躲。
当李隆基转向杨国忠时,那凌厉的眼神让杨国忠如芒在背,慌忙低头避让。
李乾那番话分明是在提醒,若让杨国忠这等外行统兵,一旦兵败,数十万将士将血染疆场。李隆基何等精明,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细细思量之下,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乾言之有理。
“这个...”李隆基目光在四美、李乾和杨国忠之间来回游移,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此时,杨贵妃天籁般的声音悠然响起:“陛下,臣妾不懂兵事,本不该妄言。只是斗胆一问,若让杨钊挂帅,会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她话音方落,殿中霎时寂静。
虢国夫人脸色微变,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面面相觑,杨国忠更是面如土色,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李隆基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悟。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轻叩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