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亲自带队,走在队列最前,伴着迎风招展的帅旗,亲率大军向前开进,
只不多时,斥候飞马来报:
“报!……将军!西夏人已经抵达潼关城下!”
李御听到斥候的禀报,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按照刘青之前所说,后面就该自己上场了:
“传命大军,加速前进!”
“是!”
传令兵领了军令,开始在军中各部游走传递军令
随着李御的军令颁下,军中传出悠悠的长号声,大军开始加速向潼关开进
李锐武在一旁看着李御,面色凝重道
“一会儿到了潼关,攻城我来!”
李御闻言,看向李锐武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李锐武是为了不使自己为难,专门把攻打潼关这种功过两可的差事,揽了过去
……
潼关城墙上,西夏军旗下,李继忠看着这关内唯一的一名守军,陷入了沉思
“你自己一个人守潼关?其他人在哪!说!!”
李继忠身边的副将李丰厉声道
刘真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缓缓抽出了腰间的佩剑,做势就要发起攻击
李继忠见眼前人的架势,心中一阵疑惑,他不可置信的环顾四周,难不成这关内还有伏兵?
……
但他仔细寻找,却没能在视野中找到半个人影,却见面前的宋人双手持剑,朝自己冲了过来……
“他这是想一个人,杀了我??……”
只一人守城,见自己大军开过来却不曾逃命……
李继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人守关就已经足够诡异了
而这面前仅有的一个潼关守军,现在也要向自己发起自杀式的攻击……
李继忠被面前这仅有的一名守军的气概折服
不等刘真靠近,挡在李继忠面前的西夏兵,已然用长矛杆横在刘真冲锋的途中,将其绊倒
几个西夏兵一齐上前,七手八脚的把刘真捆了个结结实实
李继忠上前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话问道:
“这潼关,就你一个人?”
……
而疑问换来的,只有刘真的怒视,再无其他
李继忠逐渐被眼前刘真的神色,气得失去了耐性
见刘真丝毫没有示弱的意思,李继忠意识到留着眼前的宋人也无用,遂下令灭口:
“砍了……”
……
李继忠自然知道,这样偌大一个关卡,不可能只有一个人镇守,
可目之所及,并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的宋人,这让他心中疑窦丛生:
本来西夏国主收到金人给递过来的军情中,说宋人现在与金人开战,西北一线全线溃退,宋人已无一战之心
相约西夏袭取宋国西北之地,与金人东西呼应,
西夏国主就是看准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才派军南下趁火打劫,攻取宋国西北之地,
可他带兵只是刚刚到了这潼关一带,就被宋人烧了营寨,还被一支禁军正面重创……
本想着尽速拿下潼关作为屏障,而拿下的潼关竟然也只是一座空城……
莫非宋人是有意把自己赶到这潼关?然后围而歼之?
……
这一切的一切都透着诡异
李继忠正疑惑着这前后间的关系,就听见身边的斥候来报
“将军!远处,有大军靠近!……”
李继忠闻言大惊失色,立刻看向潼关城外,
远处,浓烟滚滚,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阵,正缓缓向潼关开来
眼前的一幕,加重了李继忠的疑心:
李继忠抬头看向那远处正在靠近的军阵,颔首沉思,
若真如自己所想,恐怕这面前的宋军,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趁着潼关西侧尚未发现敌情,自己现在脱离开宋人的纠缠才是上策
他没有忘记自己最首要的目标,拿下京兆府,
而现在,这支来历不明的宋军,自己亦不知其真正目的,
但若真的被自己不幸猜中,把自己围在了这潼关,后面的一切筹划就都白费
临行前国主谆谆叮嘱,宋金两国开战,地缘政治平衡被打破,
大夏若是想要在这乱世图存,就必须孤注一掷,拿下长安城,扩大实际可控版图
而作为南征军的李继忠,他冒不起这个险、想到这,李继忠对着身边的传令兵下令:
“传命全军,留一千兵卒固守潼关,余下兵将,随我急速奔袭长安城!”
“是!”
相比于这眼前的潼关,那圣唐的雄都——长安,显得更重要的多
李继忠站在潼关城墙上,向西遥望长安城的方向
宋人自唐后,并没有意识到长安城的真正作用,
那不仅是一片关中的繁庶之地,更是关中平原的军政支点
而宋人立都为东京汴梁后,长安城的实际受重视程度,不断的被压缩,
现今的长安城,被宋人称为京兆府,军政中的地位,也只是边镇加囤粮之所
而那里不仅代表着一隅之地的军政钱粮,更象征着圣唐曾经的辉煌,
即便她早已不复二百年前的荣光,但在很多外族人心中,乃至汉人心中,仍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图腾
任何一个外族想要入主中原,必要汉人认同其文化,才能走得长远,已经有太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而受挫
而最简洁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让自己的族群直接融入汉人之中
而让汉人认定民族文化融合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入主长安城!
这是所有想要染指中原的外族,梦寐以求的一座城
李继忠就像是能看到长安的城墙一样,出神的西向遥望,喃喃自语道:
“只要能拿得下长安城,大夏复兴,指日可待!”
西夏国主建国号夏,皇室也自赐姓之后一直延用李姓,都是为了让党项一族在文化上,能被中原正统的文化认同加持,
而如今,这泼天的机缘,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