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年间,灵隐寺的飞来峰下,有一座热闹非凡的小镇,名曰清平镇。镇中人来人往,店铺林立,本是一片祥和之景,却被一个恶霸搅得乌烟瘴气。这恶霸名叫赵虎,仗着家中有些钱财,又与官府勾结,在镇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强占百姓的田地,欺压良家妇女,镇上的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
一日,济公摇着那把破蒲扇,哼着小曲,趿拉着破鞋,慢悠悠地走进了清平镇。只见他衣衫褴褛,头发凌乱,脸上却总是挂着那副玩世不恭又慈悲为怀的笑容。此时,镇上的集市正热闹着,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济公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赵虎带着一群手下,正在强抢一位老农的粮食。那老农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赵老爷,这是我家一年的口粮啊,没了这些,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赵虎却一脚踢在老农身上,恶狠狠地说:“少废话,老子看上你的粮食是你的福气,再啰嗦,连你这破房子也给你拆了!”
济公见状,心中怒火中烧,他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挡在赵虎面前,嬉皮笑脸地说:“哟,赵大老爷,您这大动干戈的,是跟这粮食过不去呢,还是跟这老农过不去呀?”赵虎看到济公这副模样,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哪来的疯和尚,也敢来管本老爷的事?识相的就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收拾!”济公却不慌不忙,依旧笑着说:“赵老爷,您别生气嘛。我听说这粮食啊,要是被抢了,会遭报应的。您看您,家财万贯,何苦为难这穷苦人家呢?”赵虎一听,恼羞成怒,指挥手下就要动手。
济公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把泥丸,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泥丸撒向空中。刹那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赵虎和他的手下们被吹得东倒西歪,睁不开眼睛。等风停了,他们再看济公和那老农,早已不见了踪影。赵虎气得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找到济公,将他碎尸万段。
几天后,赵虎打听到济公住在灵隐寺,便带着一群打手气势汹汹地赶来。他们冲进寺庙,大声叫嚷着要找济公。济公此时正坐在大殿的佛像前,闭着眼睛念经。赵虎冲过去,一把揪住济公的衣领,恶狠狠地说:“疯和尚,你竟敢坏我的好事,今天就是你的死期!”济公缓缓睁开眼睛,笑着说:“赵老爷,您这么着急找我,是来给我送礼的吗?”赵虎冷笑一声:“送礼?我是来送你上西天的!”说着,便命令手下动手。
就在这时,寺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镇上的百姓们听说赵虎要害济公,纷纷赶来相助。他们手持棍棒、锄头等工具,将赵虎和他的手下们团团围住。一位老者站出来,大声说:“赵虎,你平日里作恶多端,我们忍你很久了。今天有济公大师在,我们不会再让你欺负人了!”赵虎看到这阵势,心中有些害怕,但他仍嘴硬道:“你们这些刁民,敢跟本老爷作对,不想活了吗?”
济公站起身来,走到赵虎面前,说:“赵虎,你作恶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报应之时。”说着,他伸出手在赵虎的额头上一点。赵虎顿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出现了自己以往所做的种种恶事。他看到自己强占百姓田地时,百姓们痛苦的表情;看到自己欺压良家妇女时,她们绝望的眼神。赵虎心中一阵恐惧和悔恨,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济公大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作恶了,求您饶了我吧!”
济公看着赵虎,语重心长地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你以后能改过自新,多做善事,否则,天理难容。”赵虎连连点头,发誓一定会痛改前非。从那以后,赵虎真的变了,他不再欺压百姓,反而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清平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安宁,而济公的故事也在镇上传颂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惩恶扬善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