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就在甄府隔壁,温实初上门的频率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不过温实初成为太医之后,从一天一次就变成三天才去甄府一趟。
自从女儿进宫之后,温实初基本是半个月一次来甄府一趟,甚至有时候一个月才上门一次。
若非宫中有什么事,除了惯例的上门把脉,温实初便不会轻易再到甄府一趟。
虽说今天是温实初上门把脉的日子,但前天温实初才来甄府一趟为他诊脉,想必不是因为上门诊脉这一原因。
甄远道在心里排除了这个原因,便只剩下了宫里有事这一原因。
他下马车时,注意到那门口处的温实初神情并无慌张,也没有在门口来回踱步,想必宫里没有出什么大事。
莫非是他女儿想通了?不再继续装病避宠了?
甄远道早就知晓自己女儿装病这回事了,毕竟温实初是太医,又对自家女儿死心塌地。
没有自己女儿的允许,肯定不会让女儿病那么久还没有好。
甄远道一想到这个可能性,乐呵呵把手背到身后,上了几层台阶。
“老爷,您回来了。”
门口小厮本因温实初来回踱步弄的眼花缭乱,一时间没有注意到已经下了马车的老爷,这才导致老爷快走到大门他才发现。
他连忙站出来迎接老爷,语气满是惶恐,生怕老爷会责怪自己。
小厮不由在心底埋怨起温实初,那位温实初说的好听便是温太医,但实际上他们甄府的下人都不把这位所谓温太医当一回事。
他来甄家不到四年,起初对这位频繁上门的温太医毕恭毕敬。
在民间,寻常人们对普通大夫态度都极为好,根本不会怠慢大夫,何况是出自宫中的太医。
但小厮后面发现老爷夫人以及两位小姐对那位温太医态度不咋样,他当时还一头雾水。
直到他与府上的下人混熟悉时,便从他们口中知道老爷他们对那位温太医态度连他们下人都不如。
渐渐的,门口的小厮在那位温太医上门时态度也开始变敷衍起来,甚至通报都不通报一声,就当看不见温太医那人。
今天小厮看到温太医上门时跟往常一样,把温太医当空气一般无视,没有出来迎接温太医。
他见温太医并没有进府,而是在门口来回踱步,他也只是看了一眼,之后不再理会温太医。
小厮快速弯着腰来到老爷跟前,他看到老爷不在意挥了几下袖子便松了一口气,老爷这是不怪罪他。
甄远道当然知道他们府上的下人们德行,他也没有让管家多加阻止下人们对温实初的态度,反而还继续放任下去。
毕竟他从一开始都没有把温实初甚至是隔壁的温家当成他们甄家的客人,在他心目中温实初等人不过是招手即来挥手即去的人罢了,连府上的下人都不如。
“实初?你怎么站门口,快进去。”
甄远道没有在意小厮开小差,他今日心情好,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放过小厮一马。
他快来到甄府门口时,才假装看见门口处的温实初,他对上温实初的眼神,有些和稀泥道。
他连演都懒得演给温实初看,连呵斥小厮一声都没有,主打一个我知道但是我不说。
“伯…伯父,您回来了。”
温实初看着不远处的甄伯父,连忙低着头唯唯诺诺说到道。
他这副模样若是放在宫里头的碎玉轩那,甄嬛瞧见肯定觉得温实初爱惨了她。
毕竟温实初就是越爱越卑微的人,可如今他已经移情别恋了。
温实初听到小厮的声音,便不再来回踱步,停下来呆呆看着不远处的甄伯父。
甄伯父的那张脸属实是他心目中最喜欢的脸,没有之一,他从前天上门诊脉时便把心落在甄府,一日不见的话心直痒痒。
他之前喜欢甄嬛的的时候,还能看在彼此名声的份上,隔几天才上门诊脉。
现在的话,温实初恨不得住在甄府上,能够时时刻刻见到让他魂牵梦萦的脸。
更不说甄伯父还用他亲手研制的神仙玉女粉,让伯父的容貌更加美上一层。
他今日也是要去太医院上值的,但他还是提前从太医院出来一趟,这种事情他之前也经常做,自然是不惧的。
甄远道瞧着门口人来人往的,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便示意温实初跟他进甄府。
甄远道与温实初前后进了客厅,下人也都习惯斟茶倒水也都往甄远道方向去。
温实初见状也没有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他并不在意没有他的份,他已经分不出心思来注意到这些小事了,满脑子全是那张脸蛋。
“实初,可是发生什么事了,还是说嬛儿出了什么事。”
甄远道落座后看着温实初身上没有药箱的踪影,便试探性开口问道。
虽说是试探,但他心里百分百肯定温实初是因为宫中的事情而来。
“没…没发生什么事,对了,嬛儿前些日子已经停了药,不久后就能病愈了。”
温实初听到甄伯父的话,脑子一愣,他来甄府是单纯看伯父的脸,来缓解单相思之苦的,不为什么事。
但他总不能把实话说出口,他只能边说边想,最后把前不久甄嬛停药当成他来甄府的挡箭牌。
“如此甚好,嬛儿的病终于好了,你伯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伯父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地了。”
甄远道听到温实初的话,笑着捋了几下胡子,脸上的笑容比之前几次都真实不少。
温实初随便找的借口,恰巧是甄远道近日来所期盼的,他听到女儿停药了,便猜出女儿之后肯定有所动作。
甄远道并没有把女儿停药与他被皇帝所注意到串联在一起,只是单纯以为他运气不错。
温实初自动忽略甄伯父捋胡子的事,他不停回味甄伯父笑盈盈的样子,连他怎么走出甄府都没有注意到。
晚间用膳时,云氏发现了甄远道脸上的变化,甄远道的变化大到连小女儿甄玉娆都认不出来。
不过甄远道避重就轻说了几句,他把温实初搬了出来之后,云氏果然没有深究下去,只是看着年轻十几岁的老爷,心里有点小疙瘩。
不过,甄远道涂了两次神仙玉女粉后,也发现了脸上的变化,他立马把神仙玉女粉给收了起来。
今天一过之后,甄远道在大理寺顺风顺水,也没有人挖坑给他跳,同事以及上峰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变化。
甚至也不用他试探,温实初便时常上门同他讲宫里发生的事,直到他听从温实初的嘴里听到了他女儿未侍寝便被封为了莞贵人时,差点在温实初面前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甄远道在那次早朝被皇帝所注意到,但从那次早朝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在朝堂上提及甄远道这三个字。
这段时间里只有大理寺的人可能记得这件事,不敢随意得罪甄远道,但对于其他大臣来说,他们早就忘记甄远道这一号人了。
前朝与后宫息息相关,至少在那些活跃朝堂上的大臣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密切关注皇帝的后宫,后宫里的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立刻知晓。
原先他们听到皇帝将一未侍寝的常在晋为贵人,这已然是破格晋封。
那些大臣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还不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后宫有个极为受宠的华妃,再怎么样也越不过受宠的华妃。
直到皇帝只带那位贵人去汤泉行宫,连皇后都未同行,若非特殊情况,帝后一般都是同行出宫。
甚至还听说了皇帝还特意赐下“椒房”恩宠,来讨那位莞贵人欢喜。
这还不算什么,皇帝竟然一连七日都承宠那位莞贵人,比当年华妃还要受宠。
他们这才把那位莞贵人放在眼里,同时,他们也注意到那位莞贵人的父亲甄远道。
温实初对甄嬛已经没了男女之情,自然心无芥蒂同甄远道讲宫中的事。
甄远道那几天睡觉都做着他将年羹尧以及隆科多两位踩在脚下,成为内阁大学士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