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五大核心条件?”乞颜雪秀眉紧蹙:“请夏元帅赐教!”
“你记忆力如何?如果记不下来,可以取纸笔。”夏淮安抿了一口清茶。
拓跋烈哼了一声,说道:“休要装模做样!大公主自幼聪慧过人,看过的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你尽管说便是!本王看你也只是夸夸其谈,我大狄汗国又怎么不算是真正的国家!”
夏淮安也不争辩,他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一,一个国家需要有固定的疆域与首都。漠北虽广袤,却无寸土可称‘国都’。
“漠北草原各部,都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居所,流动性强;但国家需要‘扎根’,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这就是草原的局限性之一。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部落迁徙是生存常态。即使大可汗乞颜铁统一各部,大狄汗国的权力中心仍随可汗牙帐流动,缺乏固定的行政中心和枢纽。首都不仅仅是权利的象征,也是立国的根本要素;没有首都,便无法建立稳定的官僚体系、税收制度和长期基础设施。”
“以中原为例,前朝以长安为京城、大乾以洛城为京城,固定都城之后,方可形成‘政令辐射的心脏’——粮仓、官署、学宫、工坊的集中,使得资源调配和文化传承成为可能。而草原的流动性恰恰阻碍了这种文化、制度、经济、技术的交流和积累。”
“权力的象征需要扎根于土地。大可汗的帐篷今日在阴山,明日可能在北海,但大乾的玉玺永远放在京城太极殿。以巴州为例,虽未称国,但已有国家的雏形。锦城便是巴州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政令从锦城出发,辐射整个巴州。夏收时,巴东郡数县遭遇虫害,几乎颗粒无收,但巴州其他各地丰产,百姓并无饥荒之忧!”
乞颜雪连连点头:“夏元帅此言一针见血!不错,我大狄汗国缺乏固定的行政中心,但是,大狄汗国的都城,正在建设,不出三年,便能建成!”
“你们已经在建城了?”夏淮安赞道:“乞颜铁竟如此高瞻远瞩,佩服!但大狄汗国仍有其他四个缺陷。”
“第二个缺陷,就是农业自足能力不足,缺乏对抗天灾的‘韧性’。一个真正的国家,应该是有能力自给自足、能够养活国内百姓的。然而,漠北草原缺乏合适的耕地和气候,只能靠交易或劫掠来满足国民的吃饭需求,这谈不上是一个国家,只能算是一伙强盗。”
夏淮安端起茶盏,轻嗅茶香:“漠北的茶杯里,装的是风雪,而非稻米。”
乞颜雪并没有反驳,但也没有表示同意。拓跋烈又哼了一声,正要出言反驳,但看到乞颜雪的眼神制止,便将话咽了回去。
“夏先生请继续。”乞颜雪不知不觉中改了称呼。
夏淮安点点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继续说道:“黑白二灾给草原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你们比我清楚,我就不再多说了。漠北因为缺乏足够的自给自足能力,导致人口一直无法大量扩增。主要原因就是游牧经济缺乏粮食储备的缓冲机制。”
“而中原百姓不同。以咱们巴州为例……”说道这里,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王清芷等人:“清芷,我说累了,你帮我介绍一下,咱们巴州在粮食自给自足、应对天灾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全都说出来吗?”王清芷一愣。
夏淮安点点头:“都说出来!谈判只有开诚布公,才能真正让双方获益。”
说着,他倒出了一杯清茶。
王清芷点点头,将巴州的水利建设、滴灌技术、水车技术、田地集中耕种、粮种筛选开发等等一一介绍,最后说道稻米两季数千万石的产量,以及亩产三千多斤的土豆红薯时,乞颜雪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都是真的?”乞颜雪握紧了拳头。
“反正我说了,信不信由你!”王清芷从夏淮安手中接过茶杯,一口气喝完。
在雁门关这种空气干燥的地方,话说多了特别容易口渴。尤其是她是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姑娘。
乞颜雪激动的说道:“那个土豆,能不能卖我们一些。只要土豆红薯十万斤,不,各一万斤,大狄铁骑,即可退兵!”
夏淮安一怔,随即笑道:“别答应的这么快啊!你现在退兵了,说不定哪天北狄又后悔了,于是卷土重来,那咱们今天的谈判,就毫无意义!”
“好!请夏……先生继续赐教。”乞颜雪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抿了口茶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她隐隐觉得,那耐寒耐旱,特别高产、成熟期又短的土豆,简直就是为漠北草原量身定制的“仙种”!
不用一年两三季,只需一年一季土豆,就足以让漠北百姓不再担心冬天饿肚子。
而漠北也有夏天,也有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足以种出一季土豆。
夏淮安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三,国家需要统一文化与精神认同。这正是大可汗乞颜铁努力在做的事情。从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来,乞颜铁也很想把漠北百姓,从‘部落’成员改造成大狄汗国的‘国民’。”
“但是,这非一日之功,甚至非一世之功!可能需要世世代代,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逐渐形成民族精神和统一的文化核心。”
“在漠北草原,部落间因草场、水源的世仇难以消弭,加上语言、习俗各异,又因为游牧的原因,互相之间极少有相处、交流和融合的时间。而大可汗乞颜铁能统一草原,依赖的主要是武力威慑强行将各部队绑在一起,而非文化和民族精神认同。”
“在下斗胆问一句:若可汗薨逝,拓跋部会尊大可汗的后代,还是部落之主左贤王?”
“当然是尊下一任大可汗!” 拓跋烈冷笑。
“我不需要答案。”夏淮安说道:“真正的答案,在你们自己心中。”
夏淮安指向王清芷背上的步枪:“这杆枪的零件,来自巴州三十多座工坊,各零件却严丝合缝,组装成一件武器。弓弦可以勒紧一时,但只有血脉般的认同,才能让万民同袍。”
乞颜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想起去年完颜部因白灾损失半数牛羊,而邻近的慕容部却冷眼旁观——这正是夏淮安所说的“部落离心力”。
夏淮安准备继续讲解,但发现壶里的茶,已经空了。
“没茶了,明日再聊吧!”夏淮安无奈的说道。
“我这里有!”乞颜雪急忙说道,她亲自捧起水壶,并走到夏淮安身边,为他斟上一杯茶。
这动作把她的侍卫们吓了一跳,一个个神色紧张,害怕夏淮安这边的人做出对大公主不利的举动。
还好,这一切没有发生。乞颜雪倒完茶后,放下茶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一脸期待的看向夏淮安,很像一个认真学习、求知欲拉满的中学生。
“东家!小心茶里有毒。”王清芷冷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