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放心,只要臣在一天,就绝不会让任何人动摇我大汉江山!”
许都皇宫刘协御书房内,杨修激动地跪在刘协面前。
“你只管跟曹操虚与逶迤,好好地活着就行。
十年、二十年哪怕三十年,曹操他再怎么也活不过您!
只要他百年的那天您还在,臣就有办法让您一举颠覆曹操的势力。
真真正正的坐上天下之主的宝座!”
刘协看着近乎疯狂的杨修,心里有些忐忑道:
“德祖,其实咱们不必如此执着。
假如魏公不愿还政,那朕就还做他身边的傀儡皇帝。
假如他要行篡逆之事,那朕只有一死告慰大汉先帝。
况且目前魏公不是还什么都没做吗?
咱们为何一定要认死理呢?”
杨修起身一甩衣袖,背着双手挺胸道:
“陛下,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修身为杨氏忠良之后,岂能任由陛下被他人欺辱?
这事不是认死理,而是臣身为大汉忠臣为陛下所作的抗争。”
说着,杨修快步上前,躬身道:
“陛下,从今日起,修不会再频繁出入您的御书房。
也会渐渐和陛下断了联系。
不论臣在外边说什么、做什么,都与陛下无关!
直到助您真正重掌权柄的那一天,希望陛下不要怪罪……”
说罢,杨修三拜九叩,躬身退了出去。
“唉!权势迷人心啊!
朕不过乱世一个倒霉的傀儡皇帝罢了。
早就没有必须夺回权柄的志气。
德祖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看着杨修远去的背影,刘协幽幽道:
“倒不如趁着自己和曹操还没决裂,主动让位给他算了。
省得真到了那一天,在他们威逼之下露怯,堕了皇家颜面……”
……
“仲达,陛下那边我已经交代好了。
剩下的就是集合所有可信任的力量,为陛下谋一条出路了。
到那时,你我也不失为三兴大汉的从龙之臣!”
“德祖,我这人你知道的。
魏公待我不薄,也有提拔重用的心思。
所以,我其实是不缺荣华富贵的。
只不过不忍见陛下被逼宫退位的那一刻。
也不想你这样的忠君之士白白辛苦。”
许都城外一处庄园内,司马懿身着便装,头戴斗笠。
正和一样乔装的杨修密谈。
“仲达,你的忠君爱国之心我记下了。
待到一切尘埃落定时,我必定向陛下大力举荐。
你我都不过而立之年。
以后的路还长。
你做出的这个选择,肯定不会错的!”
司马懿没有接话,而是直接切入正题:
“之前你说已经获得了三位公子的信任。
如今只等一个契机。
只要世子之争爆发,咱们就算成功一半。
那我要问了,这个契机必须是别人给的?
难道咱们不能找个由头,暗中推波助澜一番?”
“仲达,这事咱们还真不能如此。
先不说咱们俩的身份地位特殊。
就说那荀令君,他可不是省油的灯。
咱们最好还是不要过于出头。”
“嗯,要是需要别人来挑起世子之争,那就有点难了。
这事,很可能由于不确定性,而超出咱们的掌控。
我看,咱们还是别费事了。
你回去做你的陛下近臣、相府主簿。
我呢继续做我的魏公眼前红人。
这辈子不照样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听着司马懿这明显的激将法,杨修不由一阵冷笑。
“仲达,别人心里怎么想的我不太清楚。
但身为少时玩伴,我对你还是有些了解的。
能做人上人,你绝对不甘心受人驱使。
而目前乱世已经终结,你再没有向上爬的途径。
唯一能让你显贵一方的,也只有从龙之功。
我看,你还是说点实际的吧。”
司马懿并没有因为被杨修说穿心思而恼怒。
干笑两声后,司马懿低声道:
“假如我有不牵连咱们俩,还能挑起世子之争的办法。
你愿不愿意试试?”
“还有这等好事?”
杨修越来越觉得司马懿高深莫测。
甚至隐隐有点惧怕他。
惧怕自己的胜利果实会被司马懿算计。
因为之前向陛下表明决心,暂时断绝联系的法子就是司马懿想出来的。
他认为这是为大家留条后路。
万一曹操心甘情愿顺顺利利地还政陛下。
那他们俩这一趟折腾就显得有些多余。
甚至可能因此打乱本来趋于平静的朝堂。
到那时,陛下肯定不会念他们两人的好。
大半会认为两人一意孤行毁了他的前途。
到时候,一旦事情牵扯出来,陛下肯定也免不了受牵连。
要知道,曹操现在的威望和人脉,那可不是还政就能抵消的。
而且他手里可还有好几个汉室后裔呢。
一旦激怒曹操,换个皇帝那不是一句话的事?
假如曹操没打算还政,就是真的想篡位。
那他一定会格外重视继承人的问题。
本来陛下服个软让个位就能安享后半生。
但他俩这一折腾,一旦失败,陛下必定被牵连。
到头来,陛下说不定会为了自保把他俩弄出来顶缸。
又是吃力不讨好。
但司马懿已经在杨修头疼如何善后的时候,想到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主动和陛下切割。
不管出什么乱子,都一力承担。
到时候陛下没有被牵连,也就有能力出面保他们。
曹操不管还不还政,最低起码的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因此陛下开口,曹操必定答应。
也算是提前为两人加了个保险。
不论结果如何,最少小命和身后的家族不至于被灭。
现在自己还苦苦等待别人给的契机。
而司马懿却又想出来解决的办法。
这么看来,还真得留个心眼。
以免被阴……
念及此,杨修警惕地看了司马懿一眼。
轻声道:
“不知道仲达有何妙计?
假如真的像你说的那么好用,我自然愿意听也愿意接受。”
司马懿看出杨修对自己的忌惮。
但目前自己和杨修属于一条绳上的蚂蚱。
他也不至于这么早对杨修不利。
“德祖,并不是你想不到。
而是你太心急,影响了你的判断。
我只不过相对你来说算是半个旁观者。
所以思绪比较清晰罢了。”
杨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仲达要这么说也不错。
可能真的是我入局太深了。”
见杨修没有刚才那么警惕了。
司马懿才压低声音道:
“魏公众多子嗣之中,除了已经长大的三位公子外,还有一个名为曹冲的幼子。
这孩子天生聪颖,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神童。
并且颇受魏公喜爱。
其他公子也多少都因为魏公的偏爱,对曹冲心怀怨念。
你说,要是曹冲突然被害。
魏公、荀彧、三位公子,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担心被怀疑和牵连的三位公子,会不会想些什么自救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