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九空无界吗?果然是个虚无缥缈的神奇世界!”
“这个世界,目前能入我眼的,就只有剑二十三、圣心诀、倾城之恋、万道森罗、混天四绝、邪王十劫……”
“不过,我最迫切想得到的,还是唯一号称天下无敌的摩诃无量!”
原着中,风云的摩诃无量,源自神的天极摩诃。
两人以女娲遗留的神石,吸纳了神五成的摩诃无量,击败无数强敌。
这也是唯一一门,自始至终都未失色的无敌武学。
但神的摩诃无量并非最初、最根本的摩诃无量。
第一个创出摩诃无量的人,是禅宗佛学老祖、少林武学鼻祖达摩。
达摩祖师在世之时,于少林不仅开创了流芳万世的禅学体系,更铸就了他毕生武学之巅峰,亦是亘古未有的至高武学——元极摩诃!
此等无上武学,乃是达摩祖师将毕生禅学精髓,与天地间“风无相,云无常”的无尽变幻、无相无常之态融会贯通,历经千锤百炼、深思苦悟后方得大成。
搜神宫中,那位号称长生不死的神,曾因某种机缘,拜入少林门下。
他凭借惊世骇俗的修为,在木人巷中硬生生承受了元极摩诃的考验。
随后,在长达百年的岁月里,他苦思冥想,终是悟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天极摩诃。
若秦圣要领悟摩诃无量真谛,有三条途径。
第一,加入搜神宫,求神赐功。
但他转念一想,以神自私自利的性格,又怎会轻易将此等无上武学传授于人?
第二,便是前往少林寺,闯木人巷,如当年的神一般,从元极摩诃中悟出独属于自己的摩诃无量。
然而,此法亦非良策。
因为在少林寺中,还盘踞着一位不逊色于神的魔。
神与魔,二人曾为夫妻,却因神的背叛,魔险些丧命。
最终,魔不仅活了下来,更创出了第三种摩诃无量——地极摩诃!
魔的武功之高,与神相比亦毫不逊色。
当初创立少林寺之人,乃是帝释天的弟子。
而今,少林寺已成魔的领地,帝释天却不敢涉足,可见魔的强大。
故而,秦圣若贸然前往少林寺,极有可能会被魔直接干掉。
第三,也是目前唯一可行之法,便是见证当年达摩创出元极摩诃的场景,从中领悟元极摩诃的真谛。
而九空无界,正是能让秦圣得以实现愿望的关键所在。
推动九空无界的力量返本溯源,能重演达摩创出元极摩诃的场景。
甚至,还可能窥探到神的天极摩诃,以及魔的地极摩诃。
想到此处,秦圣连忙元神出窍,周围场景开始变换。
一阵景色扭曲后,秦圣元神已来到千年前的少室山。
密室里,秦圣盘坐于蒲团之上,元神则畅游九空无界,观摩当年达摩留下的无上力量。
千年前,达摩于少室山修成天眼通,并融汇万千佛法武学,创出最强神功——元极摩诃!
通过九空无界,秦圣元神亲眼目睹了达摩创出元极摩诃的景象。
这一刻,天地变色,风起云涌。
达摩看破三界风云,将其化为能呼风唤雨、令鬼哭神嚎的元极摩柯。
元通原,为数之始,即事物根源、原始之意。
达摩所创的元极摩诃,堪称最强的摩诃无量。
摩诃,梵语,意为无限大、无量,即不可估量。
摩诃无量,就是说这股力量无限大、无法估量。
少室山上,一脸慈悲的达摩坐在山壁之巅,九天十地的风云力量,皆在他的佛法中化为开天辟地、浩瀚无边的杀伐之力。
突然,领悟了元极摩诃的达摩,双目泛起一丝惊骇。
在这一瞬间,他的目光看穿未来,看到了颠覆苍生的千秋大劫。
可能是怜悯苍生,又可能是担心少林会因劫覆灭。
因此,为了应对未来所发生的千秋大劫。
达摩在圆寂后,特意留下了一粒舍利子。
达摩之泪!
这颗舍利子,不仅记载了达摩以天眼通所窥见的未来画面,更蕴含了他毕生佛法的精髓。
更为神奇的是,达摩之泪还拥有解天下万毒的非凡能力。
无论中毒多深,毒质多奇,达摩之泪都能将毒逼出体外。
而逼出的毒,则会凝结成血红透明的硬块,宛如红水晶。
这件无上至宝,如今正藏于少林寺之中,为那位魔所掌控。
……
与此同时,在杭州西湖之畔的隐秘之地,一座名为“搜神宫”的隐世宫殿巍然屹立。
这座宫殿,便是神的居所。
神殿宛如冰雕玉砌,长久飘漾着一片迷幻清冷的寒气。
此时,冷清的地面上,跪着无数面色麻木的人。
他们的目光,尽皆朝向神殿尽头的那道帷帐,虔诚跪拜。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冷冽如冰。
这里跪着的每一个人,都静谧如冰雕。
他们的眼神空洞,仿佛已将自己的灵魂,完全献祭给了帷帐后的那尊神只。
他们失去了思想,失去了喜怒哀乐,只剩下纯粹的忠诚。
而帷帐后的那道人影,已稳坐百年未动。
他一直在帷幕后参悟摩诃无量,同时操控着搜神宫的一切。
近百年来,无人得见神之真容,只能在帷幕前,聆听那雄浑的神音,感受着那位神的威严。
骤然间,帷帐后传来一个低沉沧桑、极具威严的男子声音,如远古钟磬般低吟回荡:
“花儿绚烂绽放,若不赏其姿、采其芳、折其枝、嗅其香,花便零落成泥,无奈春光易逝,伤怀难挡……”
词句浅白易懂,却将伤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般词曲,自古多为才子佳人所题。
谁曾想,一尊长生不死,看透人间沧桑的神,竟也会沉浸于儿女情长?
此时,两个脸上涂满斑斓油彩的神官,恭敬地跪在帷帐前,行着最为虔诚的跪拜礼。
“属下参见神,不知神今日召见我等,有何要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