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扬古早早到了集合地点,正在安排部署军队,此次调派的八骑兵要随他们一起行军,不过西路军的主力,很大一部分是本就驻扎在规划城和周边的军队,到时候会合,才正式集结。
胤祚身为皇子,配备了专属护卫队,大约有几十人,不到百人,这些人以伊昌阿为首带领。
没错,伊昌阿,胤祚将伊昌阿调到身边,一方面是保护他,一方面也是磨练他。
未来妹夫不能出事啊,他若出事了,他妹妹再择驸马就麻烦了,而且,这也是他好兄弟,十年的感情。
不过说是皇子护卫,他这些亲卫也是要跟着主力行军,并不单独列编。
但伊昌阿被他带在身侧,为此费扬古还很是感激。
战场生死难测,在皇子身边,还多一分安全,也是对他的器重。
费扬古身为一军统帅,到时候也顾不上孙子。
他向胤祚,胤禔行礼,胤祚亲密待之,胤禔也算尊敬。
“行军数日,虽是枯燥路远,但这段还好,没有敌袭,粮草充足,还能安定的安营扎寨和在驿站休憩,阿哥此时务必保留体力,接下来这段时间,需要数月的奔波,路途之难……”
费扬古征战多年,亲历的战事多了,只能说,甚至战争其苦,难于登天。
但他这时不欲打击阿哥,到时候亲眼目睹,亲身体会,自知。
或许也没他想的那么恶劣,费扬古看着面前玉面小郎君,心中叹息。
他再看铁骨铮铮,英姿勃发的胤禔,就放心多了,这像个武将,看着就结实。
他们王爷,像个文绉绉的……真是和战场格格不入。
罢了,这个时候,他还说些什么?护好王爷便是。
费扬古主要和胤禔交代,胤祚旁听。
胤禔是有经验的,此次心境比起几年前还沉稳许多,他不再那么急功近利,暴躁不听他人言,种种见解,费扬古也连连点头,有些欣赏。
“大阿哥之见,奴才也是自叹弗如,像阿哥这个年纪……真是……”
胤祚听不进去费扬古和大哥在那互相客套,见正事说的差不多了,就去和伊昌阿说话。
“蒙古那边温差大,冬日里和春日里都冷,汗阿玛特意赐给舅爷的紫貂端罩,大哥肯定就和舅爷说了,不过东西在我那里,一会儿你去拿便好。”
让伊昌阿跑腿,不用多费口舌,费扬古看着他只有高兴的。
紫貂贵重,臣子不可用,就算是一品大臣也是只能用青狐皮,此次赐下紫貂端罩,是极大的嘉奖和重视,而且出发之前康熙还另赠五千银给费扬古置办物什。
对了,还有甲胄鞍马,都是御赐。
胤祚带了好几件端罩,虽是贵重之物,但他不缺这些东西。
还是那句话,他家资颇丰,通俗而讲,他真的很有钱。
还有一件,更是千金难换,是貂爪仁(从紫貂指甲盖到第一指关节处一段五六公分长的皮子)所制,一千多只紫貂拼接而成。最是保暖,还柔软轻薄,穿上御寒还方便。
这会儿他没穿那件,等着去归化城之后行军天寒再穿。
他别的不说,衣物带的很足,很保暖,吃食也多,很多蜜饯干果,到时候行军,饭食一切从简,滋味嘛……就不用想了,吃点这个,也是甜甜嘴。
胤祚搬的东西本来特别特别多,德妃恨不得什么都给他装上,但胤禔早提醒了,行军要简,这才将大半物件砍了去。
胤祚的马匹,主要骑的那匹,高大壮硕耐力强,还另配三匹马,用来替换,还有驮马,拉着他的行李,各种杂物都由这几匹驮马拉着,专门有人看顾,这些马配备两个马夫,四个侍卫。
其他的就很简单了,出门在外还要什么伺候的?胤祚就带了小南子一个,还有一个厨子,专门给他做热食的。
小南子,也要骑马,倒是苦了他了,胤祚给他配了副好马鞍。
对了,还有他的谙达,当年那位谙达,同时教导他和七弟,想着七弟腿脚不便,要多照顾,胤祚主动让谙达去跟随七弟了,他这边指挥调度的谙达,由他的哈哈珠子的兄长担任,噶尔宾阿之兄哈尔萨。
没错,这也是亲信,有走后门的成分,但此人功夫好,前几年准噶尔战事也参与过,是有真本事的,胤祚才任用。
毕竟,他也不想因此疏忽丢了小命,战场瞬息万变。
胤禔和费扬古寒暄完,就重新上马,胤祚就知道时辰差不多了,该走了,他利落的翻身上马,看着小南子,有些担忧,好在这小子身子还算结实,在他身边伺候着,吃好喝好长的好。
小南子在胤祚侧后方,侍卫们分布四方,将他围在中间。
这时候不用警戒,没有敌人,胤祚没拿那么多武器,就踹了个火铳。
没错,火铳!
他们西路军是有火器营的,但他这个火铳跟他们的不一样,是戴梓特制,连珠火铳。
可连发,反应快,突突突,轰不死他们。
胤祚一直随身携带。
弓箭什么的,就没有背在身上。
不过,腰间挂的可不少,两支匕首,随机应变,连马上两侧也配了匕首。
就连小南子那里,他一个小太监,不指望他杀敌,胤祚都以防万一,给他配了匕首,还配了个类似鱼叉的武器,小南子鱼叉使的顺溜,不过这有些重,都放在行李那,应该用不上,就是让他防身用。
周全,他是恨不得所有的事都事无巨细,万事周全。
路上,胤祚和胤禔并不紧挨在一处,毕竟皇子身边各有“团队”挤在一起会打乱,而且风险太大。
这谁走在前,谁走在后,还是个门道,一般是按尊卑长幼,但是吧,胤祚主动让胤禔在前,再怎么亲王呢,大哥也是他大哥。
他就和胤禔隔了数十米,路上和伊昌阿说话。
同时,他也不闲着,谙达教他不少行军注意事项和常识,伊昌阿跟他一起听,也是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