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皇宫。
正阳殿,萧佑平身穿龙袍,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蔡大坤尚未回来,萧靖凌调兵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众官员的耳中。
王大法在朝堂上向未在场的萧靖凌发难。
“陛下,凌王不经陛下允准,直接调兵北上。
传令给密县守将和京都守将调动。
乃是造反之举。”
“造反?”
左议声音清冷的出列:“王大人危言耸听了吧?
在你口中,人人都要造反了?”
“陛下,下官随不带兵,但也知道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更何况,凌王殿下调兵,是在接到陛下的圣旨之后,要前往北境抵抗塞北敌军的。
京都守将韩辛旗下有骑兵,可与北蛮骑兵抗衡。
臣以为,凌王殿下此举,没王大人说的那么严重。”
“调动密县的兵马,前去京都,也是为了京都的安全。
毕竟,京都与长阳是互相联系的。
京都是长阳的屏障,凌王殿下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
“王大人张口闭口就是造反。”
左议面色不善的盯着王大法:“你难道看谁都像是造反的?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凌王殿下,统率靖凌军的时候都没有这个想法。
现在更不会有。”
王大法对上左议的目光,丝毫不服气。
“那南徐的兵马也在调动,怎么回事?”
“王大人,你脑子扔在家里,没带出来吗?”左议丝毫不留面子。
“淮南知道我们在北境的情况,你说淮南王有没有可能,趁机北上。
到时候,北有北蛮,南有淮南,
难道不应该早做准备?
凌王殿下未雨绸缪,还有错了?
莫非,王大人还有其他高见?
你说来听听?”
“你……”
王大法被说的哑口无言。
站在前边的萧靖承给了他个眼色,王大法心不甘情不愿的退回去。
龙椅上的萧佑平静静看着。
他也乐意看到这种朝堂上的针锋相对。
一边是萧靖凌的人,一面是萧靖承的人。
两个儿子斗法。
之前,萧靖凌送回来的,考核官员和对官员末位淘汰的策略,已经是引起了不少官员的暗骂。
现在抓到他一点把柄,恨不得置他于死地。
王大法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
年纪轻轻的萧靖凌,怎么会相处这么缺德的计策来。
更令他们难以接受的是,皇上竟然同意了。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当官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陛下,蔡大人回来了。”
殿外传来太监的声音,百官纷纷抬起头。
萧佑平微微颔首:“宣!”
蔡大坤一身官袍,昂首挺胸的迈过门槛,走进大殿。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一路辛劳,起来说话吧。”萧佑平声音沉稳。
“尾阴县的事,朕已经听说了,你们办的极好。”
“只是不知为何,你们又去了齐集?”
听到齐集这个地方,王大法和萧靖承同时脸色一白,心里咯噔一下。
王大法低着头,余光扫向蔡大坤,看他的神色有没有什么不同。
可惜,蔡大坤隐藏的很好,没有丝毫的神色异常。
“陛下,此事说来话长。”
蔡大坤不急不躁的开口:“容臣之后,细细给陛下讲述。“
他从怀里掏出奏章,双手举过头顶。
“这是凌王点殿下要臣,替他送上的奏章,事关北蛮、淮南等地。
请陛下御览。”
李鱼走下来接过奏章,递到萧佑平面前。
萧佑平直接打开查看。
百官望着萧佑平的神色,越发好奇萧靖凌上奏的内容。
该不会又是针对官员的建议吧?
萧佑平看完手里的奏章,满意的点点头。
“老四想的确实周到。”
他顺手将奏章递到李鱼手里。
“给首辅和东方先生看看。”
李鱼伸手接过,走下台阶,递给首辅吉先生。
吉先生看完奏章,不自觉的点头,转而递给东方辞。
“老四说的派遣特使的事,就由你们内阁来准备。”
“臣领旨!”
“至于老四调兵的事,他在奏章上都写了。
朕以为是合理的。
就不要争论了。
眼前的要务,是抵抗北蛮的同时,也要防御淮南的北上。”
“陛下圣明!”
萧佑平看过奏章后的态度变化,令王大法等人愈发好奇。
朝会结束,蔡大坤被萧佑平给留下。
王大法等人随着萧靖承走出大殿。
刚出大殿,王大法就收到个消息,脸色铁青的拉着萧靖承走到了角落。
“殿下,刚接到消息,说是蔡大坤从齐集带回来一些人,直接关进了东厂司。
臣担心是冯库。”
萧靖承眉头紧蹙,甚至有发飙的迹象。
“怎么回事?
这人如此不靠谱?”
萧靖承愤怒的压低声音,生怕被人听到。
“让他解决老四,他没能解决掉也就算了。
怎么还被活着带回来了?”
“臣也没想到。
回来的人说,冯家的人都被斩首了。
一直也没有冯库的消息,臣以为他已经被砍了。
未曾想,他竟然活着被押回了长阳。”
“萧靖凌,这一定又是老四的手笔。”
萧靖承气的咬牙切齿。
“这个叫冯库的知道多少?”
“所有的事,都是他经手的。”王大法惶恐。
“也就是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都知道。
这个人不能留。
你想办法解决掉他。”
“可是,他进了东厂司……”
萧靖承突然抬手打断王大法的话。
“回宫再说。”
话音落下,两人一起离开。
淮南。
淮南王林策,收到最新的回报。
他招来姐姐林南雅商量。
“姐姐,大苍在北境连失十四城,眼看着就要打到萧佑平的老巢塞北了。
我们要不要趁机向北。”
林南雅站在舆图前,沉思良久。
“可有萧靖凌的消息。”
“斥候传来消息,他已经从齐集返回了长阳。”
“也就是说,萧佑平没有调萧靖凌去北境?”林南雅疑惑。
“不应该啊,如此危机情形,萧佑平不启用萧靖凌,反而让他继续呆在长阳?”
“刚收了萧靖凌的兵权,现在让他再去带兵打仗。
这未必是萧佑平想看到的。”
林策起身走到林南雅身边。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萧佑平不想让萧靖凌掌权。
派给他的事,也都是些解决百姓械斗的小事。”
“不得不说,这个老子,真够偏心的。
同样是儿子,一个是太子,一个在北境领兵。
就连婧文公主都是女将军。
唯独这个自幼在京做质子,打下半壁江山的萧靖凌,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还有点心疼他。”
林南雅闻言嘴角勾起笑意,转头看了眼自己这个弟弟。
“照你这么说,是够可怜的。”
“多年前,在京都见过他,算得上是一表人才。
只是可惜了。”
林南雅说到一半,摇了摇头,话题转回战事上。
“有没有可能,萧佑平那个老狐狸,是担心我们北上。
特意留下萧靖凌的。”
“我也想到了这种可能。”
林策微微点头。
“这是萧佑平能做出来的事。”
“报,王爷,东海来报,南徐有军队移动迹象。”
林策闻言看向舆图。
“看来,我们猜对了。
他们是怕我们趁机北上。”
“传令,东海的人马,向边境集结,严加注意南徐的动向。”
“南徐是何人驻守?”
“秦风!”
“京都秦家那个秦风?”
“正是。”
林南雅有些惊讶:“有意思啊。
萧靖凌连他秦家都给收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