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皇宫。
泰合殿内,文武百官汇聚朝堂,大黎新皇黎元锐端坐龙椅之上,俯视着殿内众大臣,双眸阴鸷冰寒。
“朕昨日得到消息。
南徐郡的黄兴,竟然自己称王了,还是什么兴王。
还要号召其他反贼聚义。
诸位爱卿,你们说,该当如何?”
听到这个消息,殿内百官面面相觑。
“启禀陛下。”
冯全恭敬出列:
“臣以为,可以借着他们聚义之时,派出大军围攻。
将其一网打尽。
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足为惧。”
“臣附议!”
“臣附议!”
冯全话音落下,立马有大臣站出来附和。
“冯爱卿此言有理。”
黎元锐微微颔首,转而问道:
“那何人可带兵前往?”
这个问题一抛出,百官没人立马上前回答,而是互相交换着眼神。
他们都清楚,黎元锐上位后,便收回所有兵权。
能被他信任,出去带兵的将军,更是少之又少。
“启奏陛下,臣举荐一人,或可率兵前往。”
太尉窦千夫率先出列开口。
“何人?”
“卫虎。”
窦千夫自信满满,他算是黎元锐的信得过的臣子,又是管理全国军务的大臣,黎元锐对他的话,还是相信的。
“卫虎本就是朝廷内的大统领,现在看守城门,属实有些大材小用。
令他带兵,去剿灭叛军。
若是有功,陛下可重赏。”
百官听到卫虎的名字,无人敢开口应和。
他们都知道,卫虎乃是先皇最信任的宫内大统领。
有关先皇的事,在黎元锐面前,本就是禁忌,无人敢提。
万一引得龙座上这位不高兴,一声令下,全家都要人头落地。
黎元锐闻言稍作沉思,似乎并未感到有所不妥。
“卫虎?
那就给他一万人,让他带着反贼的人头来见朕。
若是大获全胜,朕重重有赏。”
后边的一句话,黎元锐没说完,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若是败了,全家遭殃。
只是,只给一万人马,这不就是让他去送死吗?
单单是黄兴,他手里就有七八万的人马。
若是再加上其他反叛义军,大概有二十万了。
一万打二十万,不是送死是什么?
尽管如此,泰合殿上的大臣,没人敢提出异议。
“报……”
突然一道急促的声音在殿外传来。
身穿银甲的羽林军,急匆匆跑进殿内,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大口喘着粗气。
“陛下,紧急军报。”
“说!”
“塞北…塞北军,南下了。
已经到了林关。”
“什么?”
黎元锐听到消息,拍案而起,意识到自己失态,又立马坐了回去。
“你说的可是真的?
塞北军多少人?
何人领兵?”
来人掏出怀里的奏报,举过头顶,黎元锐身侧的小太监,立马走下来双手接过。
“塞北军号称十万铁军。
领军之人,是塞北王四子,萧靖凌。”
“萧靖凌?”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朝堂内的文武百官,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塞北军南下,已经是令他们震惊不已。
听到带兵的又是萧靖凌,他们心中难免开始心慌。
任何人起兵,他们都不着急。
因为他们坚信,无论是成王还是武王,想要打到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现在是塞北出兵了。
塞北多年与北蛮打仗,黑甲军的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号称天下第一的北蛮骑兵,在塞北军手中都没占到过便宜,更何况是大黎的军队。
角落里的崔冲听到萧靖凌的名字,双眸闪过一道亮光。
“你终于要来了吗?”
冯全、窦千夫等人脑海中不由的浮现那个少年的面孔。
“萧靖凌,一个废物而已。
真以为打了一场京都保卫战,就当自己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了?”
黎元锐看完手里的奏报直接扔回身边小太监手里:
“去拿给各位大臣看看。”
“你们都看看,萧靖凌大言不惭,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说要扶持正统,为先皇报仇。
他有什么资格说这些?”
奏报传到各位大臣手中,众人纷纷捧在手里查看。
蔡大坤看着手里的奏报,面色平静并未说些什么。
“打着熙宁公主的旗号起兵,倒也算是名正言顺。”
啪!
黎元锐一掌拍在龙案上,吓得百官纷纷闭嘴,小心翼翼的抬起头。
“武王要来打朕。
成王也要来。
现在萧靖凌也来添乱,诸位爱卿,你们说说,该当如何?”
“启奏陛下,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字‘打’。”窦千夫再次开口。
“臣同意太尉的建议。”
冯全表示支持:
“陛下,他们各自为战,都是一盘散沙。
可趁机派出大军,各个击破。”
“宰相大人,你如何看?”
黎元锐目光落在一直没说话的庞师古身上。
庞师古上前一步,微微拱手:
“陛下,老臣以为,两位大人说的都对。
趁着现在,可以出兵攻击他们,甚至可以用些计谋,挑拨他们彼此间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征伐。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我大军再渔翁得利。”
“若是等到他们合兵一处,情况就更复杂了。”
黎元锐本是奉行坚守策略的,听到他们的话,感觉有道理。
若是真的被他们打到京都城下,京都的兵力,怕是也挡不住他们。
“诸位,哪位将军,愿意出战萧靖凌?”黎元锐目光在众武官身上扫过。
他视线所过之处,众人全都是低下头,生怕点到自己。
不给兵马,后续粮饷都不一定有,谁愿意去打仗?
见到众人都不说话,黎元锐最后看向主管军务的太尉窦千夫。
窦千夫立马意会,上前一步道:
“陛下,臣以为,与塞北军对战,放眼整个大黎,只有一人可往。”
“何人?”
“秦光老将军。”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落在秦光身上。
后方的秦敢见状,眼神中多了些担忧。
“秦老将军,你可愿意出战?”黎元锐犀利目光落在秦光身上。
两鬓斑白的秦光上前一步:
“老臣,愿往。”
秦家三代忠良,誓死效忠大黎。
即便听说黎元锐得位不正,但是并不耽误他为大黎精忠报国的忠心。
秦光只奉行一点,将军的职责是打仗,而不是参与朝堂斗争。
“传旨……”
林关城外。
靖凌军旗迎风招展。
萧靖凌身穿黑色锦袍稳坐中军大帐,赵二快步走进帐内。
“大将军,刚得到消息。
朝廷下旨,命秦光老将军挂帅,率领十万大军,自京都拔营了。”
萧靖凌神色沉静的抬起头。
“秦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