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进也知道了王猛击败卢弘的前因后果,以陈从进的眼光来看,这个张蟾虽然无耻了些,但是下毒的计谋,确实帮了王猛一个大忙。
当然了,这样的大忙,王猛是不稀罕的,那天李丰夸赞了一把王猛,说他使的一手好计,结果王猛就生气了,把李丰骂了一通,二人还弄的很不愉快。
而在归途中,随行的李籍跟在陈从进的身旁,二人随意的聊着话,解闷。
对于李籍出使朱瑄,陈从进大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朱瑄遣使而来,声言欲与武清郡王结成同盟,共讨朱全忠。
在李籍出使后,朱瑄明确的投入到陈从进这一方的阵营中,朱温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着逼迫朱瑄和陈从进反目,不曾想,在李籍的一番操作下,朱温的想法直接泡汤了。
这便是语言的魅力,有时候,一个使者的一张嘴,真的能顶数万大军,增加一个盟友,和增加一个敌人,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而其中,李籍答应在战后将宣武交予朱瑄的条件,陈从进也是当庭应允,甚至在使者的面前,写了一封奏书,递交长安,内容自然是请授朱瑄为天平,宣武二镇节度使。
陈从进同意归同意,也上书朝廷了,至于李克用会不会同意,那这就不是陈从进所能解决的。
至于说,朱瑄得了汴州后会不会变的更加强大,这事陈从进是压根没放在心上,第一,朱温的名头可比朱瑄响亮多了,其威胁性也更强。
第二,也就是最重要的,现在整个宣武镇都不在陈从进手上,拿敌人的地盘,给自己增加盟友,这个生意,有什么不能做的。
别说朱瑄只想要宣武,在眼下这个节骨眼,朱瑄就是还有张全义的全部地盘,陈从进也是毫不迟疑的答应下来。
“子清(李籍字)以你之见,若是本王大举南下,李克用可会出兵相助朱全忠?”
陈从进卧在厢车软卧中,而李籍坐于下首,听到陈从进的问话,李籍一脸恭敬的回道:“回大王,以属下之见,大军南征朱全忠之时,李克用必然出兵驰援。”
陈从进闻言,面上露出一丝笑容,以陈从进这么些年对李克用的了解,如果自己正式发兵进攻中原,那么李克用肯定是会出兵。
不过,陈从进还是想听听,为何李籍也会如此笃定李克用会驰援朱温。
李籍垂眸,语气沉稳的说道:“大王明鉴,今河北,河东尽归大王,天平泰宁亦为盟友,渤海,契丹,奚人皆俯首称臣,大王之势已成鼎足之最。若大王南征,朱全忠必败无疑,李克用雄踞关中,又新夺川蜀,他岂容大王独吞中原,坐大到无可撼动之步。”
陈从进随口说道:“李嗣源也没全据川蜀,听说王建义子王宗侃救出王建家小,投奔了梓州刺史李师泰,哦,现在这个李师泰也自号东川节度使,川中之地尚未平息,本王想,李克用是否会先扫平后路?”
李籍闻言,摇摇头,说道:“大王,属下以为,李师泰,王宗侃二人,只能算是眇眇之疾,并无关于大局,便如李绍兴以水贼侵扰海疆,虽令人烦闷,但伤不到筋骨。”
说到这,李籍顿了一下,因为这时大王直起身子,主动给李籍倒了一杯茶。
李籍毕恭毕敬的接过来,口中道:“多谢大王。”
“喝口茶润润嗓子,你接着说。”
“是,大王,以属下之见,李克用出兵,是为了制衡大王,若是大王全力进攻中原,那么李克用很可能会经河中,试图攻取河东。”
“李克用不会入中原,与朱全忠合兵一处吗?”
李籍沉默片刻,随后说道:“此,也有可能,李克用的行事风格,确实喜欢野战,谋求一战而定胜负,只是,以籍之见,李克用麾下必有谋臣,他们不可能看不出,经河中攻打晋阳,那自然是会比进去中原鏖战,要强的多。”
陈从进点点头,赞道:“子清所言甚善。”
夸了一句后,陈从进突发奇想,问了一句让李籍都哑口无言的事来:“子清颇有大才,若是前往长安,不知有无把握劝李克用按兵不动。”
李籍大惊,连忙回道:“这………大王,属下纵是巧舌如簧,此举怕也是难如登天啊!”
“哈哈哈,子清勿忧,本王适才相戏尔!”
闲谈之余,陈从进的心情都有些放松了,又聊了一阵后,忽然,陈从进似有所指的问道:“以子清之见,大唐国祚,尚有多久?”
李籍闻言,整个人都精神起来,大王能对自己说这个话,那说明什么,说明是已经把自己当心腹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籍立刻就在脑中过了一遍问题,他要怎么说,才能让大王知道,自己是坚定的站在大王身边的人。
于是,李籍故意在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大王,如今这天下,朝廷早已名存实亡,政令不出长安,所谓的朝廷旨意,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
说到这,李籍压低了声音,轻声道:“待大王南征,讨平朱全忠后,大唐国祚,只在三五年矣!!!”
陈从进听的,心中有些不得劲,他扪心自问,自己从起兵以来,是干了一些出格的事,但是自己从没明确表露过对圣人的不尊敬,怎么现在是个人都看出自己有不臣之心。
可在实际中,陈从进哪有天天想着把皇帝拉下马,自己黄袍加身的念头,这一步一步的征讨他镇,那只是在乱世之中,增强实力,保存己身的本能罢了。
“三五年?怕是少了些吧。”
李籍眼神一亮,口中接着说道:“不少了,如今,大王手握重兵,在讨平朱温后,河北,河东,中原尽在己手,在这等情况下,便是李克用全据关中,川蜀又有何惧。
况且,川蜀尚未安定,关中之地,又屡遭兵戈,可谓是十室九空,三五年,已是籍高估,若是一切顺利,恐怕朱全忠覆灭两年后,大唐国祚便可告终!”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