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尘的耐心劝说下,一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大臣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楚尘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然而,就在这局势稍有缓和之时,以部分旧臣联合呈递的弹劾奏章却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瞬间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楚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弹劾奏章,上面言辞激烈,罗列了楚尘用人不当的诸多 “罪状”,要求楚王撤换楚尘推荐的官员。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出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楚尘心中暗怒,他知道这背后定有黑手操控,却没想到对方如此迫不及待,竟敢直接向父王呈递弹劾奏章。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父王,儿臣恳请您明察。这些所谓的‘罪状’皆是无稽之谈,儿臣推荐的官员皆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们推行的政策也是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
楚王皱着眉头,看了看楚尘,又看了看奏章,缓缓说道:“尘儿,这些大臣联名上奏,想必也并非空穴来风。你推荐的官员一上任便引发如此多的争议,这其中必有缘由。你且说说,该如何解释?”
楚尘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父王,儿臣推荐的文臣武将,皆在各自领域有卓越才能。苏然大人提出的经济改革,旨在减轻百姓负担,充盈国库,促进楚国经济繁荣;林羽大人推行的文化交流政策,可增进楚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提升楚国的影响力。然而,这些改革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才会遭到无端反对。”
一位参与弹劾的大臣站出来,反驳道:“王爷,您说这些政策是为楚国好,可为何推行过程中如此艰难,引发如此多的不满?分明是您用人不当,没有考虑周全。”
楚尘目光锐利地看向这位大臣,说道:“李大人,改革之路本就艰难,必然会遇到阻力。但这些阻力并非来自政策本身,而是有人在背后蓄意破坏。就如苏然大人的经济改革,触动了一些富商和旧贵族的利益,他们便想方设法阻止。而林羽大人的文化交流政策,也打破了一些守旧派的固有观念,所以才会遭到反对。”
楚王微微点头,陷入沉思。他深知楚尘向来稳重,此次推荐的官员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但这份弹劾奏章又不能置之不理,否则难以服众。
这时,大皇子楚风站了出来,一脸关切地说道:“父王,儿臣认为此事不可小觑。朝堂之上,应以稳定为重。如今楚尘王爷推荐的官员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若不妥善处理,恐影响楚国的安定。儿臣建议父王,暂且撤换这些官员,待局势稳定后,再做定夺。”
楚尘心中冷哼一声,他知道楚风这是趁机落井下石。还未等他开口反驳,二皇子楚雷也站了出来。
“父王,大哥所言虽有道理,但也不能仅凭这份奏章就轻易撤换官员。楚尘王爷为楚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推荐的官员想必也有其过人之处。或许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证明自己的能力,若无法达成预期,再做处置也不迟。” 楚雷面带微笑,看似在为楚尘说话,实则暗藏心机。他深知楚尘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除改革的阻力,这样的提议看似给楚尘机会,实则是将楚尘架在火上烤。
楚王听了两位皇子的话,心中更加纠结。他看向楚尘,问道:“尘儿,你意下如何?”
楚尘心中明白,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他毫不退缩。他坚定地说道:“父王,儿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苏然大人和林羽大人在三个月内无法做出成效,儿臣甘愿受罚。”
楚王看着楚尘坚定的眼神,心中颇为欣慰。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好,既然如此,便给你们三个月时间。若无法达成目标,不仅这些官员要撤换,你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楚尘拱手行礼:“谢父王信任,儿臣定不负父王期望。”
退朝后,楚尘回到王府,立刻召集苏然和林羽商议对策。
“苏大人、林大人,如今局势紧迫,我们必须在三个月内做出成绩,让那些反对者无话可说。你们有何想法?” 楚尘神色凝重地问道。
苏然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经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在三个月内取得显着成效,难度不小。但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容易推行且效果明显的措施入手。比如,整顿税收征管,打击偷税漏税行为,短期内便可增加国库收入。”
林羽也说道:“王爷,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可以先与几个关系密切的盟国开展小规模的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等,既能增进交流,又能快速看到成效。”
楚尘点头赞同:“二位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要抓紧时间,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各项措施顺利推进。同时,我会暗中调查,找出背后搞鬼之人,让他们无所遁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然和林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苏然带领户部的官员,深入各地,调查税收情况,严惩偷税漏税的富商和贵族。一时间,楚国的税收秩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库收入开始逐渐增加。
“苏大人,您看,这是最近的税收报表,与之前相比,增长了不少。” 一位户部官员兴奋地将报表呈给苏然。
苏然看着报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确保改革措施全面落实。”
而林羽则积极与盟国沟通协调,筹备文化交流活动。他亲自前往盟国,与对方的官员和学者商讨活动细节。
“林大人,您的提议非常好,我们很期待与楚国开展这次文化交流活动。相信这将进一步加深我们两国的友谊。” 盟国的一位官员说道。
在林羽的努力下,文化交流活动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然而,楚尘这边在努力推进改革的同时,大皇子楚风和二皇子楚雷也没有闲着。
楚风得知楚尘立了军令状后,心中暗喜。他对谋士赵德说道:“楚尘这次算是自讨苦吃,三个月时间,他怎么可能让那些改革取得成效。我们再加把劲,让那些反对楚尘的大臣继续制造麻烦,绝不能让他顺利完成任务。”
赵德点头称是:“殿下放心,我这就去安排。我们可以让那些富商和旧贵族加大对改革的抵制力度,给苏然制造更多困难。同时,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也可以想办法从中作梗,让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楚雷则另有打算。他对谋士孙智说道:“楚风只知道一味地破坏,却不懂得利用机会。我们可以表面上支持楚尘的改革,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若他真的成功,我们便顺势而为,分享功劳;若他失败,我们再落井下石,彻底打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