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跟着林少校快步穿过走廊,心跳仍未平复。他下意识回身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试管,确认那珍贵的样本还在。
\"今天的袭击不是偶然,对吗?\"方稷压低声音问道。
林少校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加快了脚步:\"先到会议室,上级会说明一切。\"
当他们推开会议室大门时,里面已经坐满了基地的主要研究人员和安保人员。王教授站在投影屏幕前,脸色异常严肃。方稷注意到,会议室角落里多了几个陌生面孔,都穿着便装,但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特有的气质。
\"各位请安静。\"林少校敲了敲桌面,\"首先通报一个情况:今天凌晨,我们成功挫败了一起针对基地的间谍行动,抓获三名境外特工。\"
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几张监控截图,显示几个黑衣人正试图翻越围墙。
\"但更严重的是,\"王教授的声音突然变得沉重,\"我们内部也发现了间谍。\"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方稷看到底下的科研人员听到有内部间谍也是很惊讶,很多互相熟悉的人都交换了震惊的眼神。
\"冯丽华,化名潜伏在我们基地长达八个月的保洁员,真实身份是某国情报机构的'夜莺'特工。\"林少校点击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冯大姐的证件照。
方稷注意到,照片上的女人虽然五官相似,但眼神凌厉,与平日里那个憨厚的保洁员判若两人。
\"她今天试图窃取原始麦种样本,\"林少校继续说,\"幸好被方教授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制止了她。\"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方稷,让他有些不自在。他清了清嗓子:\"我只是...外面动乱,我有点不安,刚好想去检查样本。\"
\"是方教授敏锐的直觉救了这些种子。\"林少校赞许地点点头,然后转向所有人,\"从现在起,基地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所有研究数据必须双人核查,样本转移需要三级审批。\"
会议结束后,方稷被单独留了下来。王教授关上会议室的门,神情比刚才更加严肃。
\"方教授,我们刚刚收到一个紧急情报。\"王教授递给他一个绝密的袋子,\"你看看这个。\"
资料上是一张卫星照片,显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有一片面积惊人的绿色区域。放大后可以看到,那是一片规模庞大的麦田,周围散布着简易建筑和车辆。
\"这是...什么时候拍摄的。\"方稷震惊地抬头,\"有人已经在沙漠里种麦子了?\"
\"不仅如此,\"王教授抽出另外一张照片,显示出另一组景象,\"根据光谱分析,这些小麦的性状与我们发现的野生种极为相似。\"
方稷感到一阵眩晕:\"这不可能...除非...\"
\"除非有人比我们更早发现了这种小麦,或者...\"王教授的声音变得冰冷,\"有人窃取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方稷突然想起那天在戈壁滩遇到的\"盗猎者\",以及实验室里那些来源可疑的种质资源。一切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
\"我们怀疑,有一个国际组织在系统性地收集和利用我国的野生作物资源。\"王教授说,\"他们可能已经暗中活动多年。\"
就在这时,林少校匆匆推门而入:\"王教授,刚收到消息,那支被'夜莺'带走的试管...里面装的是诱饵样本。\"
方稷猛地站起来:\"什么?\"
\"我们早有防备,\"林少校解释道,\"重要样本都做了标记和替换。真正的原始种保存在更安全的地方。\"
王教授点点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加快研究进度。上级要求我们在三个月内完成初步育种,开始小规模试种。\"
\"三个月?\"方稷惊呼,\"这太赶了!至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部分...\"
\"没有时间了,方教授。\"王教授打断他,\"根据情报,那个组织的研究已经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如果我们不加快速度,很可能会失去先机。\"
方稷沉默了。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场科学竞赛,更是一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无声战争,现在的局势一触即发,谁有粮食谁才能更有底气。
当天晚上,方稷独自来到基地顶层的观星台。沙漠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如钻石般闪烁。他看着星星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话:\"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但有时它们会相撞,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现在,他感觉自己正处在这样一个碰撞点上——科学与国家安全,开放研究与国际竞争,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
夜风吹过,方稷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手中的这些小小麦种,可能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既能养活亿万人,也能成为要挟的筹码。
方稷望着远处的沙漠轮廓,轻轻点头。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最前线。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亿万人的饭碗。
\"我会尽力的。\"他轻声说,更像是对自己的承诺。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实验室时,方稷和他的新团队已经开始了工作。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他们分秒必争地进行着基因测序和杂交实验。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发现,都被小心翼翼地记录和加密。
与此同时,在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林少校和他的团队正监控着全球范围内的情报流动。他们知道,这场围绕沙漠小麦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