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肯尼迪机场,值机柜台前空无一人。方稷和袁北平拖着行李箱,在冷清的候机厅里显得格外醒目。
\"改签成功了。\"方稷收起手机,将登机牌递给袁北平,\"还有三小时起飞。\"
袁北平点点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文件:\"正好,趁这个时间我们把方案再完善一下。\"他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时不时停下来推一推滑落的眼镜。
突然,广播里响起登机通知。两人诧异地抬头,离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
\"各位旅客请注意,飞往北京的cA982航班现在开始登机...\"
方稷和袁北平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登机口前,地勤人员微笑着解释:\"因天气原因,这班飞机要提前起飞。\"
走进机舱,更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本该坐在经济舱的方稷和袁北平,此刻被升舱至头等舱。因为提前回国是向组织报备了的,所以此时的升舱方稷和袁北平并不意外,空乘人员引导他们来到头等舱:\"两位教授请这边坐,飞机即将起飞。\"
当飞机冲上云霄时,袁北平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纽约灯火,若有所思:\"看来国内比我们更着急啊。\"
方稷打开前排座椅背后的小屏幕,调出飞行路线图。代表航线的红线像一柄利剑,刺破北美大陆的晨昏线,直指东方。
\"袁老,您休息会儿吧。\"方稷递过一条毛毯,\"到了北京还有硬仗要打。\"
袁北平却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戴上:\"我再算算这个数据。要确保我们一定能够说服周部长上报...也一定要让上层领导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被引擎的轰鸣淹没。
飞机穿越云层时,一阵颠簸惊醒了浅眠的方稷。他转头看见袁北平还在工作,苍老的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地跳动,纸张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您这是?还没休息吗?...\"
\"突然想到个问题。\"袁北平眉头紧锁,\"如果国际资本同时做多大豆和小麦,我们单靠储备调节可能不够。\"他指着屏幕上的一组公式,\"得让中储粮和期货市场联动才行。\"
方稷凑近细看,突然眼前一亮:\"您是说...用期货工具对冲现货风险?\"
\"对!\"袁北平兴奋地拍了下扶手,\"就像给粮食安全买保险!\"
两人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引得空乘人员频频侧目。直到机长广播提醒即将降落,他们才意识到十多个小时的航程竟在研究中一晃而过。
北京的天空飘着小雨。当舱门打开时,一辆黑色红旗轿车直接停在了舷梯旁。车门打开,周部长的秘书快步迎上来:\"两位教授辛苦了!部长正在会议室等您们。\"
车子驶入市区,长安街上的银杏叶已经开始泛黄。方稷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突然问道:\"今天周几?\"
\"周三。\"秘书回答,\"周部长推掉了三个会议专门等您们。\"
农科院的小会议室的灯光彻夜未熄。当方稷和袁北平带着满身疲惫走出大门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太好了,至少现在周部长认可咱们的想法,\"袁北平的声音有些颤抖,\"咱们提出的大豆种源攻关专项、农产品期货监管条例修订、还有那个2000万吨的储备计划...不知道是否能批,我回去再算一算,确保要是需要咱们去问答的时候能够更精准的给出数据。\"
方稷长舒一口气,雨水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他望向渐渐亮起的天空,轻声道:\"再让这个约翰逊睡一阵子好觉。\"
与此同时,纽约曼哈顿的晨光中,约翰逊正对着秘书皱眉。刚刚秘书说,中国代表团的两位核心专家提前离会,今天的派对中本来还想让自己安排的中国学子去接近这两个科学家,将来有机会混入到他们的团队中,现在人走了!真是可恶!
\"有意思...\"他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跑得再快,也快不过资本的力量。\"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份标着\"中国特别行动\"的文件夹,在第一页的倒计时日历上画了个红圈——距离中国大豆播种季,还有16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