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致用讲述的上古儒道强者的传奇故事,楚阳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他独自走在回那间破旧茅屋的路上,脚步显得有些迟缓,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故事中儒道强者凭借一篇文章扭转乾坤的宏大场景。
此时,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大片的火烧云像是被点燃的梦幻画卷,绚丽而壮美。
可楚阳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路过那片平日里他常去割草喂兔子换钱的草地时,嫩绿的青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他却视而不见。
回到家中,屋内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那扇破旧的窗户,因年久失修,在微风中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楚阳点亮那盏破旧的油灯,昏黄的灯光在狭小的屋内摇曳不定,墙壁上投射出他那有些单薄的身影。
他望着桌上那本已经被翻得破破烂烂的《儒道启蒙》,以及陈夫子借给他的几页书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
一个大胆而新奇的想法,如同火花般在他脑海中骤然绽放——他要把自己对儒道的感悟写下来,说不定能得到镇上私塾先生的指点,让自己离儒道的更高境界更近一步。
想到这里,楚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一种兴奋和期待的情绪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他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出一个皱巴巴的布包,里面装着他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的几个铜板。
他紧紧地攥着布包,匆匆出门,向着集市的方向奔去。
集市上依旧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卖菜的大妈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新鲜的蔬菜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卖杂货的大叔扯着嗓子叫卖着,手中挥舞着五颜六色的小物件;
不远处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燃烧,铁匠师傅用力地敲打着铁块,“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
楚阳在人群中穿梭,眼睛急切地寻找着卖笔墨纸张的摊位。
终于,他在集市的一角发现了那个熟悉的摊位。
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纸张,有粗糙泛黄的草纸,也有质地细腻的宣纸,还有大小不一的毛笔和墨块。
楚阳走到摊位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将那几枚铜板一枚一枚地数出来,放在摊主面前,有些羞涩地说道:“老板,我想买些粗糙的纸张和最便宜的笔墨。”
摊主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人,他看了看楚阳那身破旧的衣服和充满渴望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从摊位上挑出几张草纸,又拿了一支笔头有些分叉的毛笔和一块小小的墨块递给楚阳,说道:“孩子,拿去吧。”
楚阳接过笔墨纸张,如获至宝。
他紧紧地把它们抱在怀里,生怕它们会突然消失。
一路小跑回到家中,连额头上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拭。
回到家后,楚阳把油灯挪到桌子的正中央,将纸张平铺在桌上。
他先拿起墨块,在那个缺了口的砚台里缓缓研磨,随着墨块在砚台里一圈又一圈地转动,墨香逐渐弥漫开来。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将笔尖蘸满墨汁,深吸一口气,在纸张上落下了第一笔。
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他对儒道的热爱与感悟。
他时而眉头紧皱,思考着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而又微微点头,似乎对自己写下的内容感到满意。
油灯的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映照着楚阳专注的脸庞,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