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伙人其实是黑山军张燕,安排在恒山县的密探。
目的是打探县城里面世家的动向,必要时打劫或者勒索一些粮食财物。
双方之间由于不断的摩擦导致冲突不断,在一段时间里为了缓解矛盾。
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协议,黑山军禁止劫掠世家运送货物的商队。
取而代之的是定期提供给反贼一些粮食钱财。
这才是掌柜的听说要打劫宁家粮草的犹豫的原因。
最近皇甫嵩接连打败了张宝与张牛角,冀州没有大规模的黄巾军。
城内的世家减少甚至停止了供给,太行山上不断增加的黄巾军败军。
使得粮食压力越来越大,基于以上的因素,掌柜摇摆不定。
“你是什么人?居然敢打宁家的主意?”
“我听说曹操的军队抵达恒山县城驻扎。
不会是打我们黑山军的主意吧!你是汉军的人。”
掌柜的如毒蛇般的眼眸盯着大汉,几个伙计暗中摸向桌子底下的大刀。
刚刚和睦相处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不必紧张,我确实是汉军的人。
世家拒绝给军队提供粮草。
所以才打这批粮车的主意,双方三七分账如何?”
大汉坦率的承认自己的身份,毕竟只有曹操才有实力打劫世家的货物。
“三七分账太苛刻了,必须要五五分账!”
感觉对方狮子大开口,面露不满的直接开口拒绝。
“好,五五分账也行。
明日晚上将会有粮草出城,记得不可忘记时辰。”
“丹丘位于滱水河畔,四周树木茂密、草长莺飞适合埋伏。
距离此地不过五十里,成功后,我军在丹丘外的山丘上会合。”
大汉也爽快达成协议,双方建立口头约定后迅速离开客栈。
掌柜的立即派人连夜前往太行山联系张燕,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告给了渠帅。
“渠帅,曹操派人联系我方城内埋伏的暗探,说要一同平分宁家的数千担粮食。”
信使传递完消息跪在地上等待回复。
“消息确实可靠吗?
你们确定是曹操的人,宁家那边运送粮草的事情也是属实?”
张燕对于曹操打世家粮草的消息很是怀疑、
汉军都是依靠世家提供援助,莫非双方产生不为人知的矛盾。
“据说世家不愿给曹操大军提供粮草,所以才借由我们之手打这批粮食的主意。”
张燕也猜测是因为。冀州除了他还有数万人马外。
就只有唐县的武临等人了。
世家都是一些见利忘义、自私自利之人,没有了外力的威胁。
肯定不会白白浪费财物供养朝廷军队。
“汉军狡猾如狐、不可完全信任其所说的话,不能掉以轻心。
或许这是对方一石二鸟之计,既要粮草也要剿灭我们。”
张燕身为黑山军首领,与汉军打过无数次交道。
极为熟悉官府的计量和歼灭反贼的决心。
事情或许是如对方说的那样,但曹操借机埋伏他们的事情更加可能。
“我亲自带领一万大军前往接应,林术率领两千人作为先锋劫掠商队。”
大帐下一旁伫立的林术接到命令,即刻去调动人马前去埋伏。
汉军大帐内,曹操和曹仁商议此事的细节。
都感觉黄巾军不会信守承诺,肯定会独吞粮草。
当然他们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子孝啊,你觉得贼军会不会怀疑我军一石二鸟之计?”
“族兄,张燕不是碌碌无为之辈,肯定会起疑心。
估计对方也是如同我们一样的想法。”
曹仁感觉双方没有信任可言,擅自撕毁盟约的可能性极大。
“不错,虽然是口头协议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但是剿灭贼军是汉军的职责,况且与贼军合作传出去必然有损我军的名誉。”
曹操对于贼军的态度是格杀勿论。
在他看来就是这些人聚众造反,才导致各地民不聊生。
“子孝,你率领两千人前去交易,我带剩余的兵马警惕对方可能的袭杀。”
此次汉军全军出动,是带着一举歼灭黑山军主力。
乘机进攻太行山盘踞的反贼,完成皇甫嵩交代给他们的一部分任务。
身为待宰羔羊的世家们,还在幻想着曹操低下高傲的头颅。
之后灰溜溜的逃离恒山县城。
夜晚悄无声息的降临,浓密的乌云布满灰暗的天空。
冬日的寒风呼啸着凌寒的呼啸声,忙碌而忧虑的人们迟迟无法入眠。
张宁思索着武临描述的残酷而艰辛的未来,也为自己父亲所建立的理想充斥无限怀疑。
对于武临的请求她是万分愿意支持。
但是她既无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也无斗天巧秒的绝妙才能。
这一刻他是迷茫的,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身为旁观人的羞愧感。
如同海浪般席卷她天真又仿徨的天性。
“为了那边百姓和父亲坚持的理想,不管什么请求她都下定决心支持武临的行动。”
用于思考的时间如初雪般即刻消融,无边的困倦袭扰劳累的人儿。
张宁在毫无知觉中渐渐沉睡而去。
武临经过与张宁的交谈,也被对方幼稚天真的性格所感染。
对方没有争权夺利般的功利性,也没有世家大族里面勾心斗角的锐利性格。
“如果能在如此孤立无援的困境中拿下对方,以后他在黄巾军中地位无人可比。”
当然主要是他对张宁有了好感,都是一群处于青春时期的少年人。
正是对异性有着无限相互吸引力的年纪。
只不过时代的尘埃落到了他们的肩膀上。
为了在乱世中坚强的活下来,不得不过早的面对生存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