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去单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一个一个关于信访的工单,因为只要有了这类工单,我们就面临着下一步付款的需求。
这类工单经常是在主管部门辗转来回好几次,最后主管部门实在应付不了了,才把他们推到我们单位。
但凡是推到我们单位的,基本上都离不开付款两个字,不是我们愿意付款,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我们单位承受的压力已经算是比较小的了,远远的小于主管部门所承受的压力,然而这份看起来比较小的压力,依然带给我们巨大的压力。
2
昨天下午看到我们单位负责统计收入的那位同事,就差把自己的头发抓成鸡窝状了,实在是找不出收入,实在是挖不出收入的潜力。
另一个科室,实在凑不出支出数,因为同一笔支出要顶好几个支出考核的份额指标,就像一位分管领导所说的,一个姑娘许了三家,现在三家都过来上门要人了,让我们拿什么给人家?
想想我们大领导,去年初到我们单位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怀,如今经常会露出很无奈的苦笑。
事实情况就是这个样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常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有了一笔收入,大家能够高兴几分钟,还没等着把账算好,脸上的高兴表情立马就消失了。
今天中午抽空去商场上买衣服,诺大的商场空空荡荡的,除了营业员之外,只剩我们几个随意逛逛的消费者。
售货员们很热情,只要我们经过的店面,这些人都会说一句“欢迎光临”。
再热情的服务态度架不住顾客太少,我们在商场里面兜兜转转了两个小时,并没有选到多少合心意的衣服。
唯一购买的一件衣服,我觉得这件衣服应该能够缓解一下他们当月的成本支出,毕竟环境摆在那儿,都是成本呀。
跟他们讲价的时候,我说“你看看你们店里,你看咱们整个商场里面,哪有几个消费者呀?”就这一句话,给我们节省了几十块钱,想想也的确挺可悲的。
他们一个劲的声称自己的衣服只打9折,没有更低的折扣,但是你衣服质量再好,折扣再美丽,只要是没有消费者啊,这个衣服你卖给谁呀?
就像昨天晚上跟老大一起在街上溜达,老大说“路边那么多的门店,怎么都没有顾客呀?”我说这就是如今的经济现状。
不管是门店里还是商场里,永远都是卖货的人数多于购物的人数,好多的门店,好多的专柜都开始慢慢的消失,甚至我们看到一个开了好几十年的珠宝店竟然也消失了,这是比较意外的。
毕竟黄金嘛,现在价格那么高昂,1g黄金已经到了上千元的水平,再说现在经济发展状况不太好,大家应该都来购买黄金保值才对。
这个时候珠宝店关门了,听起来好像是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想一想珠宝店里面只卖黄金吗?其他的首饰如果没有人购买的话,是不是一样会没有什么效益呢?
3
话题又扯远了,想一想,赶紧的让咱们国家的经济状况好起来吧。
让我们减少付款的压力,让我们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让我们像之前上班的时候那样,高高兴兴的做着收支的工作,不愿意再为了如何付款,该付给谁而发愁。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焦头烂额所做的工作,恰恰都是为了以前的事情擦屁股。
财政状况好的时候,大开大合,大兴土木,如今所有的融资,所有的工程达到了付款期,又恰恰碰到现在这种情况。
真是前人不栽树,后人没法乘凉,我记得前几年的时候,听见当时我们的大领导所说的一句话。
当初融资比较盛行,那个时候他就说了“以后这个钱又不用你来还,等到这个钱需要该还本的时候,你们应该都退休了。”
想一想,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一句话,但是也是很实在的一句话,很客观的一句话。
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事实,所以前两年融资才会那么的盛行,如今给我们的还本付息的压力才会那么的大。
不能想了,拿着1毛钱的工资操着1块钱的,心想这么多干嘛?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