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老大突然要开始报名学驾照,我觉得这是近几天中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他终于从对高考成绩的懊恼中慢慢的走出来,开启一项新的学习任务了。
开始学习第一天我带他去驾校,先去报名交费,履行各种手续,然后,然后他就直接上手开车了。
这跟我当初学驾照的程序完全不一样,直接把我给看的目瞪口呆,他跟教练去上车练习的时候,我离开了驾校。
我记得我学驾照的时候是先报上名,然后开始理论学习,在家闷头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直接去理论考试,这算是第一阶段的学习。
老大的学习模式是上午上车练习,下午开始在室内练习理论,练习理论也不像我们那样抱着一本书看,他是直接做模拟题库。
以前好像我们也有模拟题库,是在模拟题库之前是有一本书的,题库里面不会的题,到书里面还能找到答案。
他们是直接把书本的环节给省去了,上来就做模拟题库,并且即使你模拟题库做的再好,也不能上机考试,还需要刷学时,只有刷够了学时才能预约参加理论考试。
为什么要刷学时呢?我想着可能是因为驾校里面老师培养出很多马路杀手的原因吧。不刷够足够的学时,不让你参加考试,倒逼着你努力的练习,练好了之后才能开车上路。
他上车练习也是很幸福的,因为车里面开着空调,一辆教练车只有一位教练和两三名学员。
再对比一下,我们那个时候上车练习,一辆教练车要分成三班学员,每班学员有十五六名,每个学员练了一天车,其实可能就到车上练习了几分钟,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队等候,那就算是一天的练习量了。
老大练车一般是一个教练加一名学员,一练练一中午,这个练习强度,真真的把我们给羡慕坏了。
2
我们学驾照的时候,那个时候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真的是妥妥的马路杀手。
因为那个时候驾照考试一点也不严格,我记得我们科目二考试的时候,因为大部分学员练习的效果都一般般,考试的时候在副驾驶座上有一名教练,教练放到座椅躺在车上,那样视频拍不到教练。学员在车下拍照进入车内以后,迅速的跟教练更换位置,由教练全程代替学员完成科目二的考试。
想想这种教学水平出来的学员能开车上路吗?
我记得我开车上路的时候,最危险的几次,其中有一次是在马路中间,正开着车呢,直接熄火了,因为离合器和档位没有配合好,直接把车给憋死了。
还有一次就是转弯的时候,明明应该是刹车减速,转完之后再加速,然而我在转弯的时候直接一个加油门,差点把副驾驶座上的同事给吓死了。
这两次危险的教训,至今我仍记忆犹新,也是我开车的时候,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必须要避免的事情。
我们在学驾照的时候,各种血泪史都没法提了,那个时候既要给教练送礼,又要请教练吃饭,大夏天的每天跑在操场上等候排队上车,一个一个都晒成了黑炭头。
但是即使漫长的等待,每次轮到上车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因为能够接触一个新的交通工具,能够驾驭它,那个时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最大的期望。
3
如今的学生学开车,好似并没有我们那个时候学开车时的兴奋。
因为现在车辆都是自动挡了嘛,也因为这些孩子们在场地里各种卡丁车,碰碰车都开过好多次,自动挡的车开起来其实跟那些小东西差距不大。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走一个形式,拿到一个证件,然后就开始上路就行了。所以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脸上挂着一种漫不经心的表情。
我跟老大说你要认真的学习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是你以后上路应该注意的事项,千万别小瞧了这些事项,要认真的学,把它记到脑子里去。
我说学车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等到你哪一天开车开到人车合一的时候,开着车就像在马路上人来人往走大路一样,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享受开车的过程,而不是把开车当成一种任务。
他啥道理都懂,我觉得男孩子应该比较喜欢这种机械类的小东西,驾驭车辆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辛苦。
只是我每次给他说好好的学习理论,争取模拟考试的时候尽量都得100分,那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留出错题的空间。
每次老大都漫不经心的说,考试90分就合格,所以他练习的并不卖力。好似一下午的练习时间,并不能提高几分。
每次我听到他漫不经心的说话,我就感觉牙疼。我在心里忍不住腹诽:就是你这种动不动就满足的想法,才导致你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
但是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可千万不能说出口。腹诽归腹诽,该鼓励他的还是要鼓励他。
唉,有时候想想自家的娃娃为什么会是这个德性?想想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挺高的呀,什么时候给他有了一种这样的想法?我们这个榜样难道起的作用不是正面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