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昨天查成绩的大起大落,虽然下午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自己的心理给安慰好了,但是回家以后,我还是忍不住想去看一看孩子的表现。
我知道老大很失落,他对于自己的成绩总感觉有一种迷茫,他觉得他不至于考出这样的成绩,他反复的絮叨他的成绩肯定会有问题。
我们也同意了去复核成绩,老公负责去跑手续,然后等待最终的结果,老大则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连晚饭都不吃。
我们几个人轮流去喊了他,他既不开门也不吃饭,只是在卧室里面闷声闷气的给我们说两句话,然后就不再搭理我们。
一直等到晚上快9点了,我们把他喊出卧室,我说你不吃饭可以,但是你至少得喝点水吧?然后他出来喝水,还是跟我们说他成绩的事情。
他们班同学的成绩还算发挥的比较正常,他算是发挥失常的一个,但是这次的成绩,就他们整个学校来说,整体成绩不高。
跟上一年度整个学校的最高分比起来差了接近100分,这个结果在一个学校的历史上,在高考的成绩榜上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很罕见的。
这说明是他们学校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他们的教育方式落伍了,教育观念跟不上了,总结一下,他们学校的这些老师都算是不合格的。
不合格的老师带出了不合格的学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学校的老师需要弥补。
从今天早晨到现在,老大的班主任已经在同学群里发了五六个复读学校的招生简章,甚至还发了一个复读生报名的二维码。
我没有跟他的班主任联系,根据他班主任发送的这些信息,我觉得他的班主任是感觉这一批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是比较可惜的,他应该是有“让这些孩子们再复读一年,明年能拿一个高成绩”的想法。
但是关于复读还是不复读,关于我们填志愿是否还按正常的套路来填,我和老公的想法比较一致。
我们的想法是复读的话,压力比较大,如果能填上合适的志愿,能选上比较合理的大学,该去上学的还是要上学。
即使是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那种,就是每年的学费高一些,但是能录取到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上这种也可以。
实力不够,金钱来凑,如果其他合适的专业和学校都不行的话,那就用金钱来帮衬一下成绩吧。
反正这个成绩不是重点,这个学校也不是重点,上大学的下一步就是考研究生,这个已经几乎成了所有大学生的共识。
毕竟研究生作为一个敲门砖,比一个本科生作为一个敲门砖能有更大的优势。当然了,如果选择上大学,如果本科毕业的时候能有合适的就业机会,那么先就业。
不管是上本科,上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专科学校还是考研究生,最终的目的不就是选择就业吗?
想去创业,甚至创新,这些都需要积累。如果学生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没有跳脱性思维,没有那种从商天赋,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工作多少年之后才会从心里蹦出的想法。
虽然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的,但是每一位孩子和每一位家长依然会产生一种期望,即使有的时候,这种期望是不切合实际的。
上学,就业,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赚的一份收入,能够保证你的人生轨迹按照谈恋爱、结婚、生子这个步调走下去。
不管是什么学校,只要你能够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合理的收入,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其实我觉得上不上好的大学并不重要。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强烈的爱好,有一种对某一个学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那么你可以奔着这个方向坚持走自己的路。
但是据我观察,我家老大并没有对某一个专业或者是某一项工作有着特别执着的追求,甚至到现在为止,他对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以后自己的人生路该如何规划,一点谱都没有。
或许是我不太了解孩子,跟他沟通的太少了。我只是根据他平常的表现和平时跟他聊天所了解的信息来判断他对于未来的规划。
我看不出他对未来是如何规划的,未来人生的这个大蓝图在他的大脑里是否有一个大体的轮廓,这一方面我也没有进和他进行深入的沟通。
今天如果提交复核成绩申请,最快的话,1~2个工作日应该会出结果,出来结果之后不管是怎样,我们都要开始仔细的聊一聊,然后谈一谈他对于自己的未来是如何想的,看看能报哪一方面的专业。
想一想这段时间,他刚刚走出高中三年暗无天日的学习的阴影,如今又面临着高考成绩发挥失常的事情,他的心路历程应该也是起伏蛮大的。
给他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我们先让这件事情有一个冷静期,过了这个冷静期,至于如何选择自己以后的路,还是要以他为主。
如何沟通,如何能够有效的沟通,如何能够达到好的沟通结果,这些过程性的事情反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这次的考试成绩既重要也不重要,只要老大不把它当成学习的终点,那么就一点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