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如今英雄已逝,昔日招贤纳士的故事只剩佳话流传。
当年在易水旁建造的黄金台如今也早已荒废。
现任燕王喜,是个喜好奢华、好大喜功却毫无主见、畏首畏尾的无能之人。
嬴政传来书信后,赢天帝与韩非等人道别,带上了典韦和弄玉等人前往燕国。
荆轲与韩非志趣相投,选择留在新郑,公孙丽姬也一同留下,毕竟两人的关系还未更进一步。
然而,赢天帝的这一决定差点惹怒了紫女。
弄玉是她精心培养的首席琴姬,却被赢天帝带走。
可以预见,弄玉不在,紫兰轩近期的生意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时,秦国大军已集结完毕,大战迫在眉睫。
赢天帝没有直接奔赴边境与大军会合,而是秘密潜入燕国。
武安君白起正从咸阳赶来,赢天帝本想等白起到了再行动,但最终还是提前出发了。
这次出行,他并未带上焰灵姬等人,因为此行并非游历,而是征战。
嬴政特别叮嘱,这将是天下统一的第一战,必须打得干净利落,不能出任何差错。
预计只需半个月,若计划得当,甚至不需要这么久。
届时他还能返回新郑处理其他事务,燕国一灭,大han国也可以顺势归附。
燕国位置偏僻,与秦国并不接壤,前往燕国有两条路径:一是经由齐国,但这条路太远,被赢天帝排除;他赶时间!
另一条路则是穿越赵国,渡过易水,便可直达燕国腹地。
历经十余日,当易水横亘眼前时,赢天帝明白,燕国都城蓟城已经近在咫尺。
易水东流,河水汹涌澎湃,早在燕国未立国时,这条河流便已存在,可以说,它见证了燕国的兴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原剧情中,荆轲正是在此处被燕丹劝说踏上刺杀嬴政的旅程。
但如今局势不同,燕丹已死,荆轲已投靠自己,荆轲刺秦的情节自然不会重演。
抵达易水旁,赢天帝顺道游览了附近的黄金台与碣石馆。
虽已临近目的地,但这一路匆忙赶路,如今身处燕国,总该稍作休憩。
短短数十年,昔日显赫的黄金台已被青苔覆盖,四周杂草丛生,显见燕国已无心修缮。
燕国的鼎盛似随这二地衰败而渐失光彩。
巡视一圈后,赢天帝未做停歇,直奔蓟城。
五千玄甲军悄然分散,隐匿潜入燕国境内。
赢天帝则乔装成富商,带着护卫与美眷,昂然进入蓟城。
入住酒楼后,他立即着手召集属下。
不久,一名身着粗布衣、神色坚毅的中年男子前来,“太子殿下!”
“人都到齐了吗?”
“殿下尽可安心,玄甲军已秘密联系蓟城的不良人,皆藏匿妥当,只待殿下指令。”
“好!继续保持隐匿,听候本宫调遣!”
“是!”
男子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精美请柬交给赢天帝,随即退出。
“殿下,我们已到蓟城,接下来去哪儿?难道整日窝在酒楼?”
典韦瓮声瓮气地问。
“当然不是,先歇息片刻,然后去燕国大将军吕布府上赴宴。”
赢天帝把玩着请柬,语带深意地说。
焰灵姬指尖跳跃着火焰,轻笑,“蓟城即将热闹起来啦!”
“听说蓟城有位有名的**,殿下不会是特意为她而来吧?”
“胡说什么呢?”
赢天帝捏了捏焰灵姬挺翘的鼻子。
“殿下,这吕布真的那么厉害吗?”
绯烟好奇地问。
吕布由赢天帝召唤而来,除他之外,众人都未曾见过。
典韦抓了抓脑袋,说道:“吕布那家伙确实很强,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从体型来看,吕布和典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但不论力量还是实力,吕布都明显胜过典韦一筹。
“这样的猛将,殿下日后定能如虎添翼!”
大家很清楚典韦的能力,连典韦都这么说了,那吕布必定非同小可。
“行了,都歇会儿吧,一会儿去吕布府上赴宴。”
夜幕降临。
嬴天帝一行人动身前往吕布府邸。
眼下秦燕交战,燕王喜及诸多朝臣都将希望寄托在吕布身上。
吕布是难得的绝世猛将,即便燕国覆灭,秦国也可能试图招降他,若能得到吕布的信任,便多了一条退路。
因此,吕布设宴邀请群臣,许多人纷纷到场。
然而,一些忠于燕国的人却嗤之以鼻,不仅如此,他们还上书燕王喜弹劾吕布结党营私、心术不正。
但燕王喜此刻怎会理会这些话?他还要依靠吕布抵挡秦军呢!
为表重视,燕王喜特地派使者前往吕布府邸致意。
吕布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宴席,表面上是款待群臣,实际上他最想招待的人是嬴天帝。
主位上,吕布端起铜爵,目光扫过随嬴天帝一同前来的典韦等人,嘴角扬起一丝兴奋。
他举起酒樽,朗声道:“此战必胜!”
群臣也纷纷举杯祝贺:“预祝大将军旗开得胜!”
众人以为是在庆祝击退秦军。
唯有嬴天帝明白,吕布所指并非此事。
他笑了笑,举杯回应。
嬴天帝等人乔装而至,只有吕布知晓他们的真正身份。
尽管这些朝臣不清楚嬴天帝的身份,但从他的位置就能看出,吕布与此人关系非凡。
宴席中,不少人向嬴天帝敬酒,试图结识。
嬴天帝一一应允,笑容满面地与众人交谈。
燕王的使者对吕布说道:“大将军胸怀必胜之志,此乃大好事,想必燕王得知也会十分欢喜。”
随后话锋一转,“不过燕王心中仍有忧虑。”
“哦?义父所虑何事?”
吕布疑惑地问。
使者答道:“并非所有燕国人都如大将军这般忠诚,恐有宵小之徒危害国家安危。”
吕布对此深有体会。
在这个世间,趋炎附势者比比皆是,他们贪图荣华富贵,只顾自身利益,所谓的忠君爱国不过是空谈。
特别是不良人的事件,让燕王更添担忧。
他害怕朝中有奸佞之人暗通秦国,一旦如此,后果难以预料。
使者此言意在警示群臣,切勿行损国之举,否则燕王绝不会轻饶。
然而,他怎会知晓,眼前这位大将军才是真正的隐患!
吕布放声大笑,豪迈地说:“烦请使者告知义父,即便有奸佞之徒,燕国也不容他们作乱。
若真有人敢危害国家,我必除之!”
燕国的兴衰与我秦国吕布何干?
“大将军功勋卓着,全赖您鼎力护佑!”
使者安心离去,而现场众人将罪魁祸首太子丹痛斥不已。
若太子丹尚在人世,恐怕早已被众人唾弃至死。
此前,太子丹以为燕国弱小,地处偏远,应联合赵、魏、楚、齐抗秦,并向匈奴借兵。
但燕王早就看清形势,燕国本就势微,与秦国交好岂不更好?何必挑衅强敌?
身为太子,燕丹不安心储位,却装作忧国忧民的模样,他终究只是储君,而非君主!
得罪秦国,燕国还能安然无恙?
燕国偏远,与秦国并无深仇大恨,只要维持良好关系,秦国何须兴兵?安居乐业岂不更好?
这也是燕王厌恶燕丹的原因所在。
燕国陷入困境,皆因燕丹勾结匈奴,使其他诸侯国不愿施以援手。
匈奴之患,人人痛恨。
赢天帝到达燕国蓟城时,吕布开始部署行动。
次日早朝,吕布向燕王禀报即将赴边疆,却见平日深居简出的雁春君忽然现身,主动请奏。
“王兄,臣弟有事相告。”
雁春君说道。
燕王喜看着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弟弟,皱眉道:“何事?”
“臣弟听说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对抗秦国,此事当真?”
雁春君问。
燕王及满朝文武均感疑惑,这雁春君究竟意欲何为?
“王兄应知,五十万大军乃我国全部兵力,若倾巢而出,蓟城将空虚不堪……”
雁春君接着说道。
燕王脸色微变,他深知这五十万军队的重要性,蓟城现有兵力不过万余人,若秦军来袭……
“你的意思是?”
燕王不安地问道。
“臣弟以为,抵御秦军无需全军出动,三十万足以应对。
二十五万守卫都城,必要时可增援前线。”
雁春君分析道。
他的话条理分明,看似为国为民,实则心存退路。
雁春君担心吕布无法抵挡秦军攻势,故而留下二十万大军作为后盾,即便战败亦可保全自身。
燕王沉默良久,最终接受了这一提议。
吕布主动说道:“王上,那就留下我的亲卫军吧,个个都是精锐。”
燕王喜点头应允:“好,就这么定了!”
---
吕布府邸。
吕布再次设宴,这次只邀请了赢天帝一行人。
“殿下!”
“奉先,半月内我要见到燕国沦陷!”
“殿下尽管放心,我已留下二十万亲卫,将领皆由我亲自训练,殿下若愿,拿下蓟城易如反掌!”
吕布神情复杂:“可惜了这些将士!”
身为身经百战的将军,他深知战争的残酷!
战死沙场乃战士荣光,若因阴谋丧命则毫无意义……
吕布为之叹息。
赢天帝摇头:“无需惋惜,战争本就冷酷!”
“一统天下,流血不可避免!”
“一切只为百姓更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