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对这位雪中送炭的男人始终有些异样感觉。
“嗯,你说得没错,时代不同了。”马敏叹了口气,咬了咬牙,转身对贾建设说道:“建设,我也想去轧钢厂上班。”
“可以啊,那我先去找校长。
放心,两封推荐信而已,我相信那位校长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贾建设信心满满地说。
这并非他自负,毕竟开具推荐信对单位而言不是什么大事。
再者,贾建设是轧钢厂食堂主任,兼任其他职务,只要那位校长不是愚蠢至极,就不会因这点小事得罪他。
但若这位校长真的糊涂,那自然另当别论。
然而,能成为校长的人,又怎可能是愚钝之人?
事实果然如贾建设所料,当他向校长表明身份和来意时,那位校长爽快地答应了为两位女性开具推荐信。
不仅如此,这位校长还热情邀请贾建设共进晚餐。
看来这校长确实精明,正想着趁机拉拢贾建设。
“姜校长,今晚我还有事,改天再聚吧。”
拿到两封推荐信后,贾建设便不愿在此久留。
他对留下吃饭毫无兴趣,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回家陪老婆们吃饭呢?
何必浪费时间跟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一起吃饭!
“贾主任,真是遗憾,那就期待下次相聚。”
姜校长也明白事理,见贾建设如此表态,便不再挽留。
“好的,那我先行一步。”
“好,您慢走。”
离开校长办公室,贾建设立即走向等候他的两位女性。
“嫂子,你看我说得没错吧,让你放心了吧。”
一边说着,贾建设挥了挥手中的推荐信,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来,每人一封,收好。”
“明天,哦不对,后天吧,后天你们带上推荐信到轧钢厂找我。”
“到时候我会带你们去人事科,将你们的工作关系转入轧钢厂。”
“对了,你们俩想进哪个科室?”
“人事、财务、宣传、后勤这些科室,我都可以帮你安排。
听我说……”冉秋叶望着滔滔不绝的贾建设,思绪渐渐飘远。
她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困扰她许久的问题,就这样被眼前的男子轻易化解?
是问题本身简单,还是这个人真的神通广大?
冉秋叶内心五味杂陈。
喜悦、兴奋、羞涩、温暖的情绪交替涌现,却再也寻不到一丝之前的悲伤或绝望。
“秋叶,秋叶。”马敏见她走神,轻推了她几下。
“啊,怎么了?”冉秋叶回过神,慌忙回应。
“没事,我只是想问问你,觉得去哪个科室合适?”马敏以为她太过高兴,没深究。
“嗯,我觉得宣传科不错。”冉秋叶刚才神游天外,一句都没听进去,只能随口提了个科室。
“你也觉得宣传科好?我也这么想!要不咱们就去宣传科吧?”马敏喜形于色。
闺蜜果然默契,连科室选择都一致。
“你们真决定去宣传科?”
“要不先回家和家人商量下?科室选定后不容易改。”
贾建设觉得事情不用急着现在定。
这类事还是跟家人商量妥当为好,他主要是在提醒马敏。
最好让她回去和何雨柱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不然何雨柱那性子,马敏要是先斩后奏,他们俩非得闹矛盾不可。
这对夫妻一个是大舅哥,一个是弟媳,闹起来还得他和雨柱调解。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让马敏回去商量更省事。
“嗯,你的话也有道理。”
“既然今天高兴,晚上一起去我家吃饭吧。”
“秋叶,别急着拒绝。”
“你爸妈对轧钢厂不熟悉,不如晚上来我家吃饭。”
“到时候让家里那位,还有贾大主任,详细跟你聊聊科室的事。
冉秋叶答应了马敏的邀请,但要先回家告知父母。
既然她们不久后将离职,只需去财务领取工资即可回家。
两人领完工资便直接回家。
贾建设没随马敏回去,他打算先去看望长辈。
这几天忙于处理范金友和聂磊引发的事件,许久未探望老爷子和于莉母子。
在承诺晚上过去过夜后,贾建设前往四合院。
半小时后,他提着几样菜和一瓶酒来到何雨柱家。
“建设,恭喜!这次分了套房子。”
“是一室一厅的楼房,你打算何时搬入?”
何雨柱看到贾建设,率先道贺。
消息在轧钢厂已传开,但贾建设并不愿搬离现居地。
那附近全是各单位领导,人际关系复杂,不适合居住。
加之家中人口众多,更显不便。
不过分给你的房子不住也说不过去。
这让贾建设颇为困扰。
他在陈雪茹家住惯了,搬到新处难以适应。
无奈之下,只能偶尔过去暂住几天。
陈雪茹等人无需搬迁,依旧住在原住所。
“这么说,你们打算到轧钢厂工作了?是在为选科室发愁吧。”
何雨柱边吃花生米边随意说道。
别问菜式,就是简单的家常菜。
酒倒是上好的小烧,出自小酒馆,由贾建设带来。
他家中囤积的烟酒多得用不完。
烟大多来自 ** 带回,部分则是早年与巴尔特交易所得的 ** 烟草。
酒方面,他并未刻意储存这个时代的好酒,认为无此必要。
他平日多饮小店之酒,偶有兴致便从系统取些红酒佐兴。
就他现有之财而言,小钱已不足以动其心。
何雨柱返家后,马敏将午后之事详述于他。
听闻妻子欲弃教职从工,他未觉有何不妥。
外面世态炎凉,谁人不知?那些称谓足以说明教师之困窘——“臭老九”。
“便是如此,莫只顾饮酒,讲讲你见解。”马敏见他只顾杯中物,难免嗔怪。
“别急,我在思量呢!”何雨柱忙正色道。
家中 ** 平素温婉,但若触怒她,却如猛虎。
“想好了?”马敏愈发不耐。
“有了主意,不过觉得此事不该先问问建设?”
“这车间他哪处不熟?你们究竟如何想的?”
何雨柱实在不解这对婆媳为何舍近求远,不去请教贾建设,反来问他这小班长。
真是不知自家妻子是聪会还是糊涂!
“对呀,高兴得竟忘了这茬!”马敏轻拍脑门,懊悔不已。
虽为两孩之母,这般小女儿姿态倒也自然。
“建设,不如先给咱们说说?”
醒悟后,马敏自是要先询贾建设之意。
一直沉默的冉秋叶此刻也将目光投向贾建设,似有期待。
她不知为何,下午起便莫名在意此人的看法,如今依旧如此。
“问我?我以为你们该去后勤科。”
贾建设笑着给出建议。
话音刚落,见三人满面疑惑,他无奈一笑,只得再作解释。
“你们定是疑惑,是吧?”
三人点头,他不再故弄玄虚。
“其实很简单,你们细想便可。”
“后勤科在厂里似乎并不起眼。”
“但你们得知道,这个部门承担着全厂的后勤保障任务。”
“无论是生产所需的矿石、钢材,还是万名员工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他们负责?”
“想想看,每天这么多物资经手,这样的部门能差吗?”
“我不是说让你们谋私利,只是觉得这个岗位很适合你们。”
“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可以在后勤科做统计工作。”
“这样既能避开风口浪尖,工作也相对轻松,还能从油水丰厚的部门中分得些福利。”
“你们觉得如何?”
其实贾建设没提的是,后勤科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前任后勤主任退休后,科室一直由两位副科长分管。
前文提到过,贾建设自兼任副科长以来,对这两个副科长的管理轻车熟路。
而且另一位副科长是曾在食堂工作的徐威!
所以后勤科是贾建设的地盘,绝无争议。
“经你这么一说,这地方确实不错。”
“老婆,小冉,你们觉得去后勤科怎样?”
如此优渥的环境,就连何雨柱都有些动心了。
若非他是厨师,真心喜爱这门手艺,说不定早就答应调往后勤科了。
“那我就去后勤科上班了。”
一向果断的马敏仍在犹豫,而冉秋叶却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你确定了?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贾建设有些惊讶。
下午开始,冉秋叶一直以马敏的意见为准,他还以为她没什么主见呢。
没想到这次第一个表态的竟然是冉秋叶。
“嗯,我觉得你的话很有道理。”
这是冉秋叶第一次直视贾建设说话,此刻她的心跳得厉害!
“既然秋叶要去,那我也一起去!”
最终马敏选择了后勤科的工作岗位,究竟是因为冉秋叶的影响,还是她个人认为后勤科更适合,外人不得而知。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年末。
天气愈发寒冷,据说职工楼不久后就能集体供暖了。
贾建设经济宽裕,早已在几处房子里烧起了炉子。
有院子的生活虽繁琐,但胜在温度可控。
炉子不仅能让生活更便利,还能用来烧水做饭。
贾建设决定搬家,目标是分配给他的职工楼,即聂磊曾居住过的三室一厅。
但他只是搬些必需品过去,偶尔带陈雪茹过去住几天,做做样子。
实话说,贾建设并不喜欢搬过去。
这是为何他只计划偶尔入住,其余时间仍留在旧居。
毕竟厂里分了房子给他,若一点表示都没有,确实说不过去。
陈雪茹对搬入楼房充满期待,主要是因为楼房无需生炉子,更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