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一直沉溺于过去,龙国人向来务实、踏实、勤劳,坚信努力便无不可逾越的障碍。
事实证明,贾建设穿越前,龙国已踏上腾飞之路,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指日可待。
正当捐献 ** 消散之际,一个新消息传来,再次搅动了轧钢厂的气氛——钢厂决定分房了!这一消息迅速在全厂引起轰动,每位职工无不密切关注。
分房政策的热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捐献事件。
因为这批分到的是众人垂涎的楼房,而非以往的平房。
总共五栋家属楼,每栋六层,四个单元,具体分配还需考量。
大多数户型为一室一厅一卫一厨,面积约为四十至五十平方米,符合普通工人或小领导的需求;另有少部分两居室或三居室,自然留给了更高层级的人。
在这个时代,住楼房极具吸引力。
当时的燕京城多以大家庭合居为主,生活设施简陋,尤其是厕所均为公共使用,条件极为不便。
许多人难以想象,在厕所使用高峰时的情景堪比灾难。
门外等待的人总想直接将正在使用的人都拉开。
往往一蹲就是很久,但这并非因为有人占着位置不办事,而是因为此时食物不易消化,肚子又缺乏油脂。
试想,长期吃粗粮,怎能不闹肚子?若再患上痔疮,更是雪上加霜。
那时,下面血花四溅,脸上泪水涟涟。
贾建设曾目睹这种场面,但不是在他家,而是在四合院找何雨柱时偶尔见到。
从那以后,他在四合院除非实在憋不住,否则宁愿忍着也不愿靠近那个公共厕所。
一排五六个小隔间,大家都在里面,遇到熟人还能聊几句。
有痔疮的人互相也不好嘲笑,大家情况差不多,完全没有隐私。
有时遇到急事,还得找熟人问问能否让位。
罢了,还是别提这些了,总之这类事情让人感慨万千。
因此,单是为了这个卫生间,有资格分房子的人都会拼命争取一套。
除了私人厕所,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
例如随时可用的自来水,再也不用争抢排队了。
冬天也不用烧煤取暖,集体供暖让“集体”这个词显得格外高级。
回到家关门就是 ** 空间,这对现代人来说意义重大。
以后家里吃得好,也不怕别人打主意。
晚上夫妻独处也不会担心被人 ** 。
无论如何,楼房和大院相比,优点数不胜数。
所以,家属楼建成后,关于分房的消息传出,立刻在工厂引起轰动。
有人找关系,有人诉苦,甚至有些人想换更大的房子,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尤其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对这批房子也格外关注。
每天都有各种关系户登门,都想在这次分房中分得一杯羹。
*
为分房一事,杨政民和李民富愁眉不展,这几日都在四处躲避。
虽然李民富一直觊觎权力,但面对外厂人员的请求,他也不敢轻易答应。
开玩笑,这种事随便表态,他这个副厂长恐怕就别干了。
一旦消息传开,必定引起公愤。
在这样的敏感时期,犯众怒的结果是谁都无法保全他,不是被调往偏远地区,就是更糟糕的情况。
连贾建设也备受困扰,作为两位厂长身边的红人,不少人找他帮忙说情。
有人哀求,有人威胁,手段五花八门,让他见识了不少。
“建设,你需要住房吗?”杨政民坐在贾建设的椅子上,问他。
杨政民一大早就跑到贾建设办公室避难了。
办公楼那边现在根本去不得,每天都有大批人守在那里,只等他露面。
“不需要了,厂长,我和媳妇都有老人留下的房子,家里也没有长辈需要安置,分了也是浪费。”贾建设答道。
他确实不需要。
虽然后楼房有不少好处,但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
不到五十平米的空间,和后世的单身公寓没什么区别。
宽敞的房子不住,难道要去挤单身公寓吗?他可不是那种脑子有问题的人。
杨政民听后点点头,不再提此事。
贾建设是他的“自己人”,有这样的福利当然先考虑他。
而且贾建设还有不少功劳未获奖励,分一套给他,别人也不会有异议。
“差点忘了问,你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杨政民想了想,又看着贾建设问道。
贾建设自己不要的话,可以推荐别人。
这也算是间接给予奖励,分房这种好事,自然优先照顾自己人。
“身边的人?”这话让贾建设愣了一下。
贾建设稍作思索,确实觉得此事未必必要。
于莉和何雨水如今都与家人同住,生活多有不便。
若是能分到新居,日后拜访会便利不少。
但相较之下,何雨水的情况简单些,于莉则更为棘手。
能住进这种房子的,身份自然不一般,无需多言便知。
最终这些人定是各有头衔,长期共处一个小区,低头不见抬头见,实在复杂。
于莉作为普通工人,如何能融入满是干部家庭的邻里?况且这些人皆是拖家带口,是非繁多,更是麻烦。
想到此处,贾建设决定作罢。
毕竟让两位女子搬过去居住,没几年便是特殊时期。
如今各自所在的大院,即便说错话也尚可容忍,大家都是多年邻居,多少有些情分。
大院中尽是小人物,即便争斗,也无非是请几位院子中的长辈主持公道,不会闹出大事。
可见尽管人多嘴杂,局势并不复杂。
熬过那段岁月,谨慎行事即可平安无事。
可若搬入那几栋楼,局面完全不同。
即便还未分配,人员构成已显复杂。
一旦入住,普通人想安稳度日根本不可能。
轧钢厂乃万人规模的大厂,人数越多,内部越复杂,这里深不可测。
瞧瞧如今几位副厂长,对这些房源毫无觊觎之心。
副厂长级别至少配两居室,若上面的人不多伸手,甚至可能分配三居室,可现在连一个开口的人都没有。
这些副厂长岂是愚笨之人?若真如此舒适,他们怎会放弃?
贾建设自己更是无需多虑,他本有一处院子,婚后陈雪茹另有一套三居室,徐会真也有院子,秦淮茹也在四合院占有两间房。
再加上收购的片儿爷那处房产,他的房产数量早已不少。
何必趟这浑水,平淡生活不是更好?即使白白赠送名额,他也绝不会接受。
经过再三考虑,贾建设最终婉拒了杨政民的提议。
杨政民听完贾建设的话,笑着未再多言。
他本就知道结果会如此。
贾建设这般聪会之人,怎会被眼前利益迷惑?
他之所以询问,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即便明知对方不会接受,也得开口问问,这关乎态度。
外头的人争得头破血流,他身边的亲信却对此毫不在意。
杨政民按了按太阳穴,此事确实棘手。
虽房源不少,但对于万人规模的大厂而言,远远不够分配。
无论给谁不给谁都会得罪人,更别说还有不少关系户想掺和进来分一杯羹。
目前局面让他左右为难,真让人头疼。
贾建设瞥见杨政民神情,便知他此刻十分烦躁。
略作思量,不愿自找麻烦,便打了声招呼退出房间。
回到后厨,果然这里也在热议分房事宜。
庆幸的是,厨房里有资格参与的人不多,话题多以羡慕或八卦为主。
整个厨房中,具备分房资格的仅何雨柱与另一位大师傅。
至于那位大师傅的想法他无从得知,但何雨柱明确表示不需要这套房,这一点他确信无疑。
何雨柱心思细腻,这样的小便宜岂能瞒过他?昨日贾建设已试探性询问,原计划若何雨柱有意,他会鼎力相助。
没想到何雨柱当即拒绝,直截了当称这种房子傻子才要。
数日后,厂里发布通知,详细列出诸多限制条件。
符合资格者可自行提交申请,后续只需等待审批即可。
审批负责人一栏写着李副厂长的名字。
消息一出,李民富瞬间成为焦点,杨政民也稍感释然。
此次让李民富站出来承担责任,不仅为之前捐款时的无奈情绪出了一口气,还为自己保留了几套房源。
最终谁能入住,唯有杨政民知晓。
*
时光飞逝,两次波折过去,接下来几个月风平浪静。
转眼已到九月金秋,两个月前秦淮茹终于与贾建设正式交往。
当然,这种光明磊落仅限于家中,对外人仍需保持适当距离。
贾建设已有六个半“女人”,其中三个已正式归入麾下,他认为还需努力,早日建成理想后宫。
为何称六个半?
陈雪茹、徐会真、秦淮茹、于莉、何雨水与梁拉娣六位皆为彻底俘获之人,无疑属他所有。
而丁秋楠与他虽至今维持关系,却未有进一步进展。
二人顶多亲吻数次,故暂计作半个。
今日下班,南易再次带来“七七三”。
这次南易神情萎靡,似遇困扰。
“不知哪个混账帮丁秋楠谋得入学机会,她即将去大学深造,我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南易满心失落。
“丁秋楠你认识吧?厂里的丁秋楠,你的同窗。”他沮丧地说道。
贾建设听罢,脸色微变。”什么意思?”
这南易竟对丁秋楠心存觊觎,令他怒火中烧,但转念一想,自己已婚,不便干涉他人感情,便强压怒气。
南易如此不舍丁秋楠离去,足见其心意。
但贾建设非圣贤,此事与他何干?待会定要询问丁秋楠,了解南易真实意图。
刘峰与行政科老刘相处融洽,守口如瓶,未传播闲话,贾建设对此颇为欣赏。
“对了,贾主任,听说前几 ** 找丁秋楠有事?”南易知晓他们曾为同学。
贾建设已婚,为同学办事合情合理,南易不过顺口一问,实则更关注丁秋楠是否安好。
“哟,难不成我去哪儿都要向你报备?”贾建设皱眉质问。
因南易觉得他平易近人,便愈发随意。
“贾主任,误会了,我并无此意。”
“其实……我是羡慕她,丁秋楠性格太倔强,我费心准备美食,她都不领情。”
“你们关系这么好,比我亲近多了,有事都会找你,真是让我羡慕。”南易满脸羡慕地说道。
“看不出你这么重感情。”贾建设笑了笑。
听南易提到丁秋楠没接受他的东西,贾建设心里反而有些高兴,也没生气。
就像都是男人,有人追求女神时,却不知道对方已有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