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将涪县最后的救命粮食拿走了,所以现在时间非常紧急,李国安既然吹下了牛皮,那自然就要为自己说出的话,付出代价。
“什么,大哥,你要去巴国弄粮食?”
朱油渣内心已经崩溃了,自己这个大哥,稍微一不注意,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嗯,涪县本来粮食就不够,现在又被军方拿走了仅存的粮食,我们在不想办法,整个涪县将变成人间地狱。”
李国安肯定不能承认自己当时只是一时冲动。
“哎~~~”
朱油渣轻叹一声,瞬间感觉自己的觉悟没有大哥高。
。。。。。
衙门。
李国安准备这两天就出发,但是在出发前,他还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一下。
他昨天在想好好想了一下,其实去巴国借粮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光有吃的,也不行,冬天就要到了,这么多流民,没有住的地方,一样会冻死。
“大人,卑职建议,咱们可以以工代赈。”
“为何以工代赈?”
无论是汤县令还是王主簿,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以工代赈,就是字面意识,咱们不免费发放赈灾粮,要粮食,可以,需要做工,流民没有房屋居住,那就就得伐木建房,涪县需要修建,整改的地方,也可以让他们去,这样不仅能有效控制粮食被浪费,让流民珍惜粮食不易,也能解决住房和涪县环境问题。”
以工代赈这个词,也是李国安在前世一本书里看到的,他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所以当时印象很深刻,
“好,好,好,国安,我有时候在想,让你当捕快真的是太委屈你了,你说你的脑瓜子怎么就这么好使呢。”
汤县令眼睛一亮,这个办法简直堪称完美,不仅能有效控制流民犯罪几率,还能顺便把他们过冬住房问题解决了。
“国安,具体在说说。”
王主簿更是让李国安在详细说说,他觉得李国安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简直就是前无古人,他希望李国安在具体说说,自己也能从里面多学习一些。
“好。”
。。。。。。。。
再出发前,李国安还有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借兵。
虽然巴国和大武帝国是附属国关系,但是李国安凭借自己一人就孤身前往借粮,估计正主都见不到,就被人赶了出来,他可没有诸葛亮舌战群雄的本事。
所以这趟行程,还是应该简单包装一下。
边境军营
“怎么?你来找我要粮?”
文凭坐在大帐里,一脸严肃地看着李国安,若是李国安真的开口要粮,自己会毫不犹豫让士兵将他赶走。
“不是,要了,你也不会给。”
“哈哈哈,你倒也是直率,那你来干嘛。”
本来严肃的气氛,却在李国安率直的回答下,被打破了。
“借兵。”
“噗~~~~~”
文凭一口热水还没咽下去,就喷了出来。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私自借兵是死罪,你借兵干嘛?”
就凭借兵二字,若不是文凭对李国安还有些好感,早就让人将他赶出去了。
“去巴国借粮。”
本来文凭还想着无论对方说出什么理由,自己都要好好训斥他一顿,结果对方却说是去巴国借粮,这下文凭那训斥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自己拿了人家的粮食,人家饿着肚子,要去找其他人借粮,自己怎么也说不出训斥的话来。
“我听说你从未出过涪县,你凭什么觉得你能在巴国借到粮食?”
“确实,我也没有什么把握,但是若不去试试,涪县就只能等死。”
李国安没有用什么大情大义的词句,他只是把即将发生的事实说了出来,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涪县,乃至整个西南边境会发生什么,只不过大家都选择性逃避,只有李国安敢于将这块遮羞布撕下来。
“抱歉,我借不了,没有陛下或者兵部的调令,私自借兵者,死。”
李国安没有说话,来之前,他其实已经大致知道,借兵不会成功,他只是想死马当作活马医。
原本此次借粮的成功率可能有百分之三十,但是若没有士兵充当门面,现在成功率可能已经不足百分之十了。
没有说话,站起来,微微施礼,便转身准备离去。
“等一下,现在没有借到兵,巴国借粮的事情,是否作罢?”
不知道为何,文凭突然问出这么一句。
“不,虽一人,吾愿往。”
此时李国安背朝着文凭,转头说到,阳光透过外面射进来,将李国安的形象拉得无比高大。
也不知道文凭是被这句话感染了,还是被李国安的行为所感动。
“我可以将贴身卫队借于你。”
文凭最终还是打了擦边球,将自己私人卫队借给了李国安。
“多谢。”
。。。。。。。
身后二十余名精壮汉子,身穿护甲,手持长枪,马挎长弓,腰带横刀的骑兵,这就是文凭的护卫队。
说实话,刘国安非常眼馋。
“文凭一个都尉,护卫队都这么豪华吗?”
“这应该不能,前些年,有一个级别更高的武将路过涪县,我远远看到过,他的护卫除了个头比一般人高大些,装备和普通士兵也差不多,他这应该是他自己贴补的吧,毕竟他家不差钱。”
朱油渣这么一说,李国安也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这护卫标准估计放在皇宫,也差不多了。
记得之前朱油渣说过,大武帝国不盛产马,一个小小都尉护卫队都能配上马,肯定不是大武帝国的标准配置。
“管他是不是私人补贴的,反正这卖相,更容易唬人,走发吧。”
“好。”
整个涪县的生死,现在都握在李国安的手里。
除了不停地赶路,他还要思考如何才能在巴国借到粮食。
出发前,他还吩咐朱油渣尽可能地在涪县收集巴国的各种情报。
巧的是,朱油渣还找到一个会巴国话,在巴国还待了几年的人。
据那人自己说,本来是准备到巴国做生意的,刚开始还真的赚到钱了,但是后来有一次来回来的途中,被哒子兵发现,不仅货物被抢夺一空,随行的人也被屠杀殆尽,自己是装死才逃过一劫。
不过虽然人活了下来,但是因为钱财都被掠夺一空,所以就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