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学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眼眶不受控制地泛红。
当他看到动力系统传动部分的精妙设计时,那积攒了多年的委屈,不甘,以及对这堆废铁深沉的爱,终于化作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周宇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撼激动,以及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好……好图纸……”
老李的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他用力抹了一把脸,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没用,守着宝贝疙瘩这么久,却连门都没摸到。”
周宇上前一步,轻轻扶住情绪激动的老李,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李师傅,您千万别这么说。”
“没有您和各位师傅这么多年的精心维护和研究,就算有图纸,我们也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是你们的付出,才保住了这重生的希望。”
看着老李失态的模样,再看看那叠厚重而精密的图纸,之前的怀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自豪和使命感。
“对,我们有机会了。”
“咱们华夏自己的第一台……不,是复原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先进坦克,就要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都别愣着了,干活,一切听周宇同志指挥。”
所有工人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大家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
周宇也按照图纸,分配小组和任务。
大家有条不紊的着手修复工作。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的困难。
许多零件,因为越猴国的野蛮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损伤,需要校准和修复再安装。
所幸周宇有系统开挂,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大家最精准的解决方案。
老李等人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配合得天衣无缝。
整个车间,机械的轰鸣和工具敲击的清脆声响不断,震得大家耳朵都快聋了,但大家兴奋得根本停不下来。
期间,张禹也闻讯赶了过来,看到热火朝天的场面,眼中也充满惊奇。
他凑到周宇身边,低声道:“周宇同志,你这……真有把握?”
“要不,我去找黄部长说说,看能不能宽限几天?”
周宇擦了把额头的汗水,摇了摇头:“谢谢你,张禹同志,不用了。两天时间,足够了。”
张禹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几句。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但看到周宇那笃定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行,需要帮忙随时开口。”
……
与此同时,军工厂。
黄部长刚刚结束了,对几个主要车间和实验室的视察。
结果不算差,各部门都有一些小成果,新材料,零部件仿制等,都展现了一定的进步。
但这些成果加在一起,似乎也比不上昨天那把横空出世的88式狙击步枪带来的震撼。
坐在黄部长对面的陈佳源,心思显然不在这里。
眼看着视察接近尾声,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黄部长,这次视察也看出来了,我们国内军工的研究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很多领域都处于摸索阶段,效率不高。”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比如邀请毛熊国的专家过来指导……”
“或者干脆由我们这些有留学背景的人员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高精尖武器实验室,集中资源,这样才能更快地跟上世界潮流,引领我们华夏军工的发展。”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位军工厂领导脸色都有些微妙。
一直陪同视察的张禹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快,直接开口反驳:“陈研究员,我们自己的同志也能搞出好东西。”
“周宇同志设计的88式不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现在周宇同志他们正在全力修复m24坦克,我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
陈佳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修复m24?张禹同志,你太天真了。那东西的难度有多大,我们这些搞技术的都清楚。”
“恕我直言,这就是好高骛远,自欺欺人罢了。两天时间想修复m24?简直是痴人说梦,纯粹是浪费国家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嘲讽,仿佛周宇和整个坦克部的努力,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场可笑的闹剧。
“陈佳源同志,你这话就过分了。”黄部长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带着明显的训斥意味,“就算m24坦克最终没能按时修复。”
“单凭那把性能优异的88式狙击步枪,周宇同志就已经是我们华夏军工的功臣。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和否定。”
面对黄部长的训斥,陈佳源却似乎并不以为然。
他耸了耸肩,语气依旧带着几分傲慢:“黄部长,我只是实话实说。”
“国内的研究进度太慢了,很多东西最后还是要靠进口解决。恕我直言,就华东军工厂这个环境,恐怕也留不住真正想做前沿研究的人才。”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如果不能按照他的想法来,他是不可能留在这个落后的地方的。
……
视察的前一天凌晨。
坦克安装车间灯火通明。
巨大的m24坦克主体已经初具雏形,静静地伫立在车间中央,钢铁的巨躯在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围绕着它的工人和研究员脸上却不见喜色,反是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阴云。
组装工作,在最关键的几个精密部件前,被迫停了下来。
“不行,这几个齿轮磨损太严重了,轴承的间隙也对不上。”
一位老师傅放下手中的卡尺,满脸愁容,“还有这个传动轴,变形了,强行装上去,精度达不到要求,别说开动,启动都困难。”
剩下的关键零件,要么在越猴国手里遭到了严重损坏,要么本身精度就不足。
现有的安装条件下,根本无法保证坦克的正常运转。
忙碌了一天一夜的成果,似乎就要卡在这最后一步。
彭山闻讯赶来,看着那已经初具规模的坦克,又看了看那些被挑出来的废弃零件,脸色凝重。
他找到周宇,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周宇,厂里最好的几台精密机床都试过了,办不到,这些零件的精度要求太高,我们现有的设备……很难完成修复和加工。”
他拍了拍周宇的肩膀,带着几分安慰:“不过,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个奇迹了。”
“光是这个基本完成的主体,就足够应对明天的视察了,至少能证明我们努力过了。”
放弃吗?
仅仅展示一个空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