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华听了这个回答,心里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他皱了皱眉头,暗自想着:什么叫罪行严重?难道就不能主动设计去陷害他一下,让他彻底翻不了身,直接枪毙吗?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叶庆华面上还是认可了钱咏玲和刘华辰。
毕竟,他们能有这样的态度,也算是不错了。
叶文昌叹了口气,对于钱咏玲说的刘海东,其实就是他的亲侄子。
现在听到亲侄子竟然两次想害死叶庆华,竟那么恶毒,对于这个从未谋面的亲侄子彻底失望了,更没想过为刘海东求情。
“妈,我……我可以认你们,也愿意改姓。”叶庆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有些别扭地对钱咏玲喊出了那声“妈”。
说实话,这声称呼对他来说,还真是挺陌生的,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原主,可看着钱咏玲那满眼的期待,他还是喊了出来。
钱咏玲一听叶庆华喊她“妈”,顿时激动得眼眶都红了,身子都微微颤抖起来。
等听到叶庆华还说愿意改姓,她就更加激动了,心里那股子喜悦简直要溢出来了。
在她心里,叶家这个姓可真是给孩子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和侮辱了,她就想着要让叶庆华改掉这个姓。
可还没等她从这份激动中缓过神来,就听到叶庆华接着说道:“不过,我们是不会离开红旗大队的。”
这话一出口,钱咏玲心里就忍不住“咯噔”一下,刚刚涌起的那份喜悦瞬间就被失落给取代了。
她不禁暗自思忖:这是不是说明叶庆华还没有完全认可她们呀?怎么就不愿意跟她回部队呢?
“儿子,能和妈说说为啥吗?你们跟我回部队,妈能给你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就不用在这儿每天那么辛苦地干活。”钱咏玲赶忙走上前,轻轻拉住叶庆华的手,满脸关切地询问道。
她是真心为叶庆华着想,现在叶庆华都已经二十岁了,却连一天书都没念过,她心里那个急呀,就想着赶紧把叶庆华带回部队,好为他的未来好好谋划谋划。
而且叶念珊才十三岁呢,现在带回去让她念书学习知识,也还来得及。
在钱咏玲看来,只有通过学习,孩子们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妈,我在这儿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啦,暂时真的不想离开红旗大队。”叶庆华看着钱咏玲那急切又有些失落的眼神,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儿,便耐心地解释道。
其实呀,叶庆华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这个时期,就算是到了军区,那也是有被举报的风险的。
而且他可舍不得自己在深山里好不容易弄起来的那个秘密基地呢,这可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去了军区,虽说生活条件肯定会好很多,但是那儿住着那么多军属,大家彼此之间关系陌生不说,说不定还会有人使坏、盯梢呢,到时候自己的自由度可就低得很。
再说了,军区周围都是军队的布控区域,想要再找到一个类似于峡谷那样适合建造秘密基地的地方,那可太难了。
就算到时候想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基地,先不说得花费更多的材料,光是要熔炼出各种精华材料,还得偷偷摸摸地进行,这多不划算呀。
“暂时?”钱咏玲听出了叶庆华话里有话,可她又不敢强迫叶庆华。
她心里直犯嘀咕:这要是一个不小心,把叶庆华给惹生气了,到时候他不认我这个妈可咋办呢?
“儿子,既然你不愿意,那妈也不逼你。你要是还有啥其他的需求,不管啥事儿,妈都答应你。”
钱咏玲咬了咬牙,想着还是先顺着叶庆华的意思吧,以后再慢慢找机会劝说他,总归是能把他说动的。
叶庆华听了钱咏玲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道:“妈,我想要狩猎证和持枪证,还有一把猎枪。我想在狩猎期进山打猎。”
他这话一出口,一旁的王公安就皱起了眉头。
之前叶庆华都是在禁猎期偷偷打猎的,上次更是因为偷猎被楚子然给举报了,还被公安同志罚了300元。
所以,他要是想在狩猎期光明正大地打猎,要么就自己去申请狩猎证和持枪证,要么就得让钱咏玲帮忙办理了。
王公安原本只是负责带钱咏玲过来认亲的,本来想着自己就不多说啥话了,可一听叶庆华跟钱咏玲提的这个要求,他立马就忍不住反对起来了:
“叶庆华同志,狩猎证必须得你自己去申请,而且是每一年都要验证一次的。还必须得严格按照《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工具和方法进行猎捕。所以,这可绝对不允许他人帮忙申请的。”
叶庆华一听,这才第一次知道在这个时期申请狩猎证还有这么多讲究呢,听到不能让钱咏玲帮忙申请,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里暗暗琢磨:这可咋整呢?实在不行,那就自己去申请好了。
钱咏玲本来一听叶庆华的要求,下意识地就想一口答应下来。
以刘华辰在军区的人脉关系,想要申请个狩猎证和持枪证啥的,那还不简单呀?
可这会儿王公安就在旁边呢,她也不好当着王公安的面说这些话,这不是明摆着要违反规定嘛。
“儿子,那你还有其它要求吗?”钱咏玲一边说着,一边忙给叶庆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把狩猎证的事儿往后放放,然后接着询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
叶庆华立马就秒懂了钱咏玲的意思,他微微点头,然后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就想到了上次用牛车接雷雨曦、赵欣曼等三个知青时,在路上看到的那些拖拉机。
他考虑到红旗大队现在的耕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要是能有几台拖拉机的话,那可就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于是,他便抬起头对钱咏玲说道:“妈,能为红旗大队申请几台拖拉机吗?”
“行!”钱咏玲一听,满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