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果实不仅在外观上比那些没有使用木精华的植株果实大了一倍多,口感上也比普通的好吃得多。
叶庆华忍不住摘下一个番茄,轻轻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开来,他满意地说道:“这木精华的效果真是不错,以后的种植都得加上它。”
就单凭感觉上,叶庆华觉得,这使用木精华后成熟的品种,营养效果更好。
为此,他还专门留了种,小心翼翼地将种子保存起来,准备后续的种植全部加上木精华。
他看着眼前这一片丰收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这精华真是个好东西,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过了。”
······
清晨,叶庆华轻轻推开房门,喊道:“丫头,起床了。我给你煮了两个鸡蛋哦。”
那声音,带着兄长特有的温柔与关切。
叶念珊原本还在睡梦中,意识有些迷糊。
可当“鸡蛋”两个字传入她的耳中,她瞬间清醒了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家里没有鸡蛋的,从小到大,她就没吃过鸡蛋。
这段时间,他们只有在大伯家才能偶尔尝到鸡蛋的滋味。
那鸡蛋的香味,在她的记忆里,是如此的珍贵。
“哥,你说的是鸡蛋?还是两个?”
叶念珊揉了揉眼睛,仿佛要把这美好的消息看得更真切些,同时也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对呀,两个鸡蛋。快起床洗漱,不然鸡蛋就凉了。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叶庆华催促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笑意。
叶念珊听到确实有鸡蛋,连忙起身洗漱。
当她来到桌子前,看到那两个略小的鸡蛋时,不禁有些疑惑:“哥,这蛋有点小啊。我在大伯家吃的鸡蛋,比这颗蛋大多了。”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解。
叶庆华微微一笑,撒了个谎:“这是野鸡蛋,我在山上捡到的。”
“哥,你又上山了?”叶念珊惊讶极了,她都不知道哥哥是什么时候进山的。
不过,自从知道哥哥拥有和动物沟通的能力后,她就不再担心哥哥的安全了。
在她心里,哥哥就像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英雄,能够在山林中自由穿梭,保护自己。
“嗯,还捡到很多呢。”叶庆华从身后拿出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鸡蛋。
这些都是三种野鸡下的无精蛋。
那一千多只野鸡今天肯定还会下蛋,叶庆华准备把这些鸡蛋送给大伯家。
叶念珊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鸡蛋,咬下第一口,双眼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哥,这鸡蛋好好吃啊!吃了之后,全身都暖洋洋的,就跟在大伯家吃的饭一样,效果还更好。”
她突然意识到,自从在大伯家吃饭后,自己的身体好像越来越好了,每次吃饭都会全身暖烘烘的,干农活也轻松了许多。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和满足,仿佛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是吗?可能这就是野鸡蛋的效果吧。”叶庆华心里清楚,这些鸡蛋是因为那些野鸡吃了含有三种精华的食物才生下的,效果肯定比普通的鸡蛋好得多。
但他没有多说,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他不想让妹妹知道关于精华的事情。
叶念珊虽然有些怀疑,但鸡蛋实在太好吃了,她也就没再追问。
吃完鸡蛋后,叶庆华拿着装满鸡蛋的篮子,带着叶念珊去了大伯家。
“大伯母,这是我在山里捡到的野鸡蛋。”
叶庆华把篮子放在桌子上,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叶文昌和周诗芳先是惊讶,随后又略带担忧地叮嘱:“庆华啊,你还是少上山的好。山上太危险了。”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叶庆华打了个哈哈:“大伯,大伯母,你们放心。我不会深入的,这次就是运气好,捡了这么多野鸡蛋。”
他的语气轻松而自信,仿佛上山捡鸡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叶文昌和周诗芳叹了口气,这孩子长大了,他们也管不了太多,只能多叮嘱几句。
叶长卿则好奇地打量着篮子里的野鸡蛋,惊讶地发现这些鸡蛋大小不一,颜色和斑点也不一样:“庆华,你这野鸡蛋应该是三个不同品种的吧?”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仿佛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
叶庆华故作疑惑:“我不知道啊,就是运气好捡到的。”
他的表情十分自然,让人看不出一丝破绽。
叶长卿见问不出什么,只能当是叶庆华运气好,能捡到这么多不同品种的野鸡蛋。
“庆华,你还是把野鸡蛋带回去吧。你们多补补身子。”叶文昌劝道。
他们深知叶庆华和叶念珊以前过得有多苦,想让他们多吃些野鸡蛋补补身子。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关爱和心疼。
“大伯,不用。我和念珊都在你这儿吃饭呢,大家一起吃。这野鸡蛋不早点吃完,会坏掉的。”
叶庆华摇摇头,这段时间都是在大伯家吃饭,送些肉和野鸡蛋,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在这里蹭吃蹭喝。
叶文柏和王晓春干的那些坏事,跟叶文昌一家完全没关系,叶庆华不可能怪他们。
他的眼神坚定而真诚。
叶文昌和周诗芳又劝了几句,句句不离让他们兄妹俩多补身子。
叶庆华见劝不过,便用上了“大招”,假装认定了叶文昌他们要赶他们走:“大伯,大伯母,你们可不能赶我们走啊。我和念珊丫头还得在这吃饭呢,我家现在都没粮食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委屈。
“没,我不是这个意思。”叶文昌赶忙解释,最后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那野鸡蛋就留下了。到时候给你们多煮几个。”
他心想,劝不过就干脆收下野鸡蛋,以后每天给两兄妹多煮几个,让他们多补补身子。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疼爱。
吃完早餐,又到了上工的时间,他们走向了田间地头,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