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彩绘玻璃,在木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诸葛大力咬着笔帽,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论文大纲,眉头越皱越紧。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她突然意识到某个关键论点缺乏详实的案例支撑,起身时带倒了一旁的马克杯,所幸杯里的咖啡早已喝空。
\"还差关于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跨时代对比资料......\"她喃喃自语,指尖划过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脊。泛黄的书页间飘出淡淡的墨香,诸葛大力踮起脚,目光在编号间游移。三楼社科区的梯子有些摇晃,她攥着冰凉的金属扶手,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着远处翻书的沙沙响。
半小时后,她抱着几本勉强沾边的旧书回到座位,鞋底蹭过地板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原本堆满草稿纸的桌面一角,此刻整齐码着五本深蓝色封面的书籍,烫金的书名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正是她苦苦寻找的《近三十年青少年心理研究年鉴》全套。
诸葛大力的手指悬在半空,连呼吸都放轻了。最上面那本书翻开至第127页,折角处夹着枚银杏叶书签,叶脉间用铅笔写着微小的批注:\"p127案例与你的论点强相关\"。她猛地转身,撞翻了身后的椅子,引得邻座同学纷纷侧目。过道里只有推着书车的管理员,木质车轮碾过地板的吱呀声渐渐远去。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了。上周她在食堂抱怨想吃桂花糕,第二天课桌抽屉里就出现了油纸包着的糕点,糖霜还带着温热;前天她对着手机地图研究周末去哪写生,当晚回宿舍就发现窗台摆着本《魔都小众景点图鉴》,扉页用钢笔圈出了三处适合画水彩的公园。
\"根据概率学,连续六次在需求产生后24小时内获得帮助,绝不是巧合。\"诸葛大力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她翻开那本标注着批注的年鉴,指尖抚过对方留下的字迹,突然想起今早出门前,特意将笔记本落在了自习室。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有几片叶子扑簌簌落在窗台上。诸葛大力将银杏叶书签夹进自己的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这次换我来寻找答案\"。她开始记录每次获得帮助的时间与场景,用红笔在日历上圈出重叠的规律,却在发现所有事件都发生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时,笔尖顿住了——那恰好是她的固定学习时段。
\"同学,这是你的书吗?\"清脆的女声打断了她的思绪。隔壁桌的女生抱着两本厚书,指了指她桌上的年鉴,\"我刚才看到有人放在这儿......\"
\"是我的!\"诸葛大力脱口而出,脸颊瞬间发烫。她慌乱地合上笔记本,却不小心让夹着的银杏叶飘落在地。弯腰捡拾时,余光瞥见远处书架后闪过一抹熟悉的藏青色衣角——和昨天在车棚补胎时,那个匆匆离去的背影穿的外套颜色一模一样。
暮色渐浓时,图书馆的顶灯次第亮起。诸葛大力收拾书包时,故意将钢笔落在桌上。走出阅览室的瞬间,她悄悄躲进消防通道的转角,透过门缝观察。五分钟后,那个藏青色身影终于出现,修长的手指握住钢笔的动作轻柔得像触碰易碎的玻璃。
诸葛大力屏住呼吸,看着对方在便签纸上写下什么,然后将钢笔别进她的笔记本夹层。月光从气窗斜斜照进来,勾勒出那人侧脸的轮廓,熟悉的睫毛弧度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当她鼓起勇气追出去时,走廊里只剩下空荡荡的书架,和一张被风吹到墙角的便签:\"下次记得带齐文具\"。
回到宿舍,诸葛大力对着镜子整理有些凌乱的头发,发现耳尖红得发烫。她小心翼翼展开便签,在背面用铅笔写道:\"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又觉得太过直白,划掉重写了三次,最终只留下个小小的问号。窗外的夜风吹动窗帘,她把便签夹进那本最厚的年鉴,压在枕头底下。
\"大力,你最近怎么总对着书傻笑?\"室友递来杯热牛奶,调侃道,\"不会是谈恋爱了吧?\"
\"怎么可能......\"诸葛大力接过杯子,却被烫得轻呼出声。她盯着杯口氤氲的热气,突然想起那人留在书签上的批注字迹——和自己初中时收到的匿名鼓励信,笔迹好像有些相似。这个念头让她差点打翻杯子,温热的牛奶在睡衣上晕开浅浅的痕迹。
深夜的宿舍里,诸葛大力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床铺上,她数着天花板上的水渍,突然坐起身打开台灯。在日记本扉页,她用工整的字迹写道:\"或许有些答案,不必急于寻找。就像等待花开,有时候,慢慢期待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美好的答案。\"
窗外的梧桐树在夜风里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她隐秘的心事。诸葛大力摸着枕头下的便签,浅浅微笑着甜蜜回忆着自己与他的每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