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李肃便带着十几名亲信骑着快马,一路疾驰,向着郿坞狂奔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翻滚的黄龙,在空中弥漫开来,遮天蔽日。这一行人快如疾风,仿佛有什么天大的急事在催促着他们。
终于,他们赶到了郿坞。郿坞城墙高耸,戒备森严,李肃等人在城门外勒住缰绳,大声通报来意。很快,便有人进去向董卓禀报:“主公,李肃求见,称天子有诏书。”董卓正坐在奢华的大厅中,听到这话,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大手一挥,说道:“让他进来。”
李肃进去,“扑通”一声跪下,拜了又拜,那动作,那叫一个标准。董卓问:“天子有啥诏书啊?是不是有啥好事儿要告诉我?”李肃说:“天子病刚好,想在未央殿会见文武百官,打算把皇位让给太师您呢,所以特地让我来传诏。我知道这事儿急,一路马都没停就赶来了,先恭喜太师啦!太师您这是要当皇帝啦,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啊!”
董卓一听,乐开了花,脸上的肥肉都跟着抖动起来:“王允那边咋样啦?他准备得怎么样了?”李肃说:“王司徒已经派人去修筑受禅台了,士孙瑞也把诏书都写好了,就等您大驾光临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太师您去登基啦!”
董卓笑得嘴都合不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昨晚做梦,梦到一条龙罩在我身上,今天就听到这好消息,看来这是老天爷都在帮我啊,这机会可不能错过。这皇位,我是坐定了!”说完,就吩咐手下人赶紧准备车马,大张旗鼓地往京城赶。那架势,就像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庆典。
李肃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拍马屁:“祝太师您千秋万代,我李肃的子孙后代可都仰仗您啦!以后太师您就是天下之主,可得多多关照我们啊!”董卓得意洋洋地说:“等我当了皇帝,封你做执金吾。让你掌管京城的兵权,威风八面!”李肃赶紧磕头谢恩,那脑袋磕得“砰砰”响。
董卓临走前,对貂蝉说:“宝贝儿,我之前答应让你当贵妃,这下可成真了。你就等着享福吧!”貂蝉也赶紧谢恩,娇声说:“全靠太师疼爱,我以后一定好好伺候您。”
董卓又进去跟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告别。老母亲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问:“儿啊,你这是要去哪儿啊?我这心里怎么慌慌的。”董卓说:“娘,我去长安接受禅让,以后您就是太后啦!您就等着享清福吧!”
老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我这几天肉跳心惊的,总觉得不是啥好兆头。儿啊,你可千万要小心啊!”李肃在旁边赶紧说:“老夫人,您可是要成为万代国的祖母啊,这肯定是老天爷提前给您报喜呢!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太师此去,必定一帆风顺!”董卓也说:“还是我心腹人会说话,您就别担心啦!”
董卓出了郿坞,上了车,前呼后拥的,带着好几千军兵。那场面,真是威风凛凛。没走出去三十里地,车底下突然“咔嚓”一声,一个轮子折了,就好像被什么大力生生折断一般。车身猛地倾斜,左右侍从们赶紧七手八脚地过来扶住。董卓被晃得头晕脑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莫名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没办法,他只能让人把他那匹心爱的玉面逍遥马牵过来。这马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身姿矫健,平时董卓对它可是宝贝得很。董卓整理整理衣服,费力地爬上马,继续赶路。
又走了不到十里地,那玉面逍遥马突然像是发了疯似的,仰起头大声咆哮嘶喊,声音尖锐得仿佛要穿透人的耳膜。紧接着,“咔嚓”一声,那原本结实的缰绳竟然被它硬生生扯断。
董卓差点被甩下马背,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心里越发犯嘀咕,忍不住问一旁的李肃:“车折轮,马断缰绳,这究竟是咋回事儿啊?莫不是有什么不好的预兆?”李肃脑子一转,脸上立刻堆起谄媚的笑容,赶忙忽悠道:“太师啊,您想想,这车轮折断,乃是弃旧之象。而马挣断缰绳,正是迎新之意呀!您这是要接受汉朝禅让,开启全新的大业,这可都是大大的好兆头啊!”
董卓一听,心里虽然还有些疑虑,但被李肃这么一说,又觉得似乎挺有道理,便自我安慰道:“还是我心腹人看得明白。看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我这皇位是稳如泰山呐!”
队伍正行进间,突然狂风大作,那风像是从地狱中呼啸而出,吹得人睁不开眼,昏雾漫天,四周一片混沌,能见度极低。董卓骑在马上,心中隐隐不安,又问李肃:“这又是啥征兆啊?你可别糊弄我!”
李肃面不改色,依旧镇定自若地说:“主公您这是要登上皇位啦,如此重大的时刻,必定得有红光紫雾来壮壮您的天威呀!这狂风与昏雾,不过是上天在为您的登基造势罢了!”董卓听了,连连点头,脸上重新浮现出得意的神色:“我就知道我心腹人说得对。看来老天爷都在为我助威,这天下迟早是我的!”
董卓一行终于到了城外,那些官员们早就得到消息,纷纷跑出来迎接。王允、黄琬、杨瓒、淳于琼、皇甫嵩等人都毕恭毕敬地趴在路边称臣,齐声说道:“天子明天要在未央殿大会群臣,有禅让皇位的大事。恭迎太师大驾!”董卓高高在上,得意地摆摆手,示意百官起身,说道:“明天一大早都来迎接我,不得有误!”
这时,吕布也骑着马跑来祝贺:“义父大人明天可得斋戒沐浴,干干净净地进城,好承接这万代不朽的基业啊。义父大人此去,必定龙袍加身,成就千古霸业!”董卓高兴地说:“等我当了皇帝,让你总督天下兵马。你可得好好为我效力,日后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吕布赶紧谢恩,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到了晚上,就睡在董卓的营帐前,仿佛是在为他守护这即将到手的皇位。
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一群小屁孩在郊外唱起歌来。那歌声清脆稚嫩,却不知为何,被风一吹,飘飘悠悠地就飘进了董卓的营帐。唱的是:“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下,犹不生!”那歌声带着一丝悲切,在寂静的夜里回荡,让人听了心里莫名发毛。
董卓正闭目养神,听到这歌声,心里“咯噔”一下,顿时不舒服起来,赶忙把李肃叫来,问:“这童谣是啥意思啊,到底是吉是凶?你给我仔细说说!”李肃脸不红心不跳,张口就来:“太师,您想啊,‘千里草’合起来不就是个‘董’字,‘十日下’乃是‘卓’字,‘犹不生’意味着刘氏即将灭亡,董氏即将兴起啊。这可是大吉之兆,预示着太师您即将君临天下!”董卓一听,乐了,哈哈大笑道:“还是你说得对。看来这天下百姓都在盼着我登基呢!”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董卓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人摆开架势往城里走。董卓坐在华丽的车上,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高高的冠冕,一脸得意。他瞧见一个道士,穿着青袍,头戴白巾,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一丈布,布上大大地写了一个“吕”字。
董卓心里“突”地一跳,又问李肃:“这道士啥意思啊?他想干什么?”李肃随口一说:“估计是个脑子有病的,在这里装神弄鬼。太师您日理万机,何必为这种人操心!”说完,招呼手下人把道士推到一边。那道士猝不及防,“扑通”一声就倒在地上了,李肃让人把他拖到一边扔着,就像扔一件破衣服。
而那道士布上的“吕”字,仿佛成了一个神秘的预言,冥冥之中暗示着吕布这个关键人物,将在董卓命运的转折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此刻志得意满的董卓,早已将那个道士抛到了九霄云外,丝毫不知危险正步步逼近。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