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拧紧,都能感受到千分尺和钢带之间的微妙对抗。
仿佛它们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又过了两天,刘师傅让加上读出厚度数值的动作。
他瞪着眼睛,试图从千分尺的刻度上,捕捉那细微的差别。
最后,师傅让他将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包括根据测量结果调整轧机压力。
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表演。
千分尺在钢带上上下翻飞,他的眼睛紧盯着刻度,手指灵活地拧紧、拧松。
当他成功地调整好轧机压力。
钢带的厚度终于达到了标准,他忍不住欢呼起来。
刘师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看,这不就学会了嘛。”
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戏谑,仿佛在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
他从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精确轧出钢带,还领悟到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将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
等到这些小问题都解决了,复杂的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他以为学会了测量和调整轧机压力,这台轧机也就全部掌握了。
哪知道还有根据来料决定轧辊的平整度,有时需要中间凸起几道。
有时需要凹下几道,也有时需要不凸不凹的平辊。
在工厂里,千分之一毫米也就是微米,俗称为一道。
不过只用了一个多星期,他也就全掌握了所有的轧钢技术。
工作完全走入了正轨,按时上下班就是了。
有一阵子日本货在市场上很走俏,很多人尤其喜欢日本摩托车。
有一种叫作“小伍铃”的轻便摩托,它轻巧得就像一只蝴蝶,省油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加了隐形翅膀。
在日本,这种小摩托是女青年和学生们的专属。
但在这儿,就连那些壮实的大老爷们也骑着它,得意洋洋地在街头巷尾穿梭,仿佛在说,“看,我也能飞!”
小伍铃的优点可真不少。
它不仅轻巧省油还灵活,操纵起来简单得就像扭动门把手。
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它跑起来几乎没声音。
最多就是轻轻地“突突”几声。
你要是不注意,还以为是不远处的风声。
但是,日产摩托不仅不容易买到,价格还高得让人望而却步。
于是,有些工人就转而买了国产的轻骑摩托,骑着它上下班。
这两相比较,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日产摩托跑起来无声无息,而国产摩托的声音太大,如同远处拖拉机的轰鸣,震耳欲聋。
那天中午休息,工人们在车间外面休息聊天。
蔡仲园把沾满汗水、铁屑、油污的脏工作服,浸泡在加了洗衣粉的水中,泡了一个多小时。
看着泡得差不多了,随后拿起刷子用力地刷洗着。
只见一个年轻人骑着辆日产摩托,带着大家专注的目光,轻快地飞驰而过。
有些工人就开始议论了:“看看人家日本人的技术,一点声音都没有。
咱们的东西差得太远了,国货就是比不上日货啊!”
这话让路过的维修车间李师傅听见,就不乐意了。
因为他买的就是一辆国产摩托。
李师傅名叫李显明,年纪较大,今年五十多岁。
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清澈。
李师傅的身形并不高大,手掌布满了老茧。
他眉毛一挑,嘴角一撇,说:“你们这些人真是的,日本货有什么了不起,中国人要是用心,照样能把东西做好。”
“别说那么多废话,你那国产摩托跑起来,八里地之外都能知道是你来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杠上了。
最后,那人一拍大腿,说:“咱俩在这儿瞎抬杠没用,你要是能找来一辆跑起来没声儿的国产摩托,我就服气,我请你喝酒!”
李师傅想了想,眼睛一亮,说:“好吧!不超俩月,我要是拿不出跑起来没声音的国产摩托,我请你喝酒!大家做证!”
接下来的几日,工友们闲聊时偶尔还会提起那件事。
但李师傅听到大家的议论,总是咧嘴一笑,仿佛藏着什么秘密。
他的国产摩托车不骑了,停放在维修车间的角落里。
每天下班之后,李师傅都要对着这辆摩托车,好一顿拆修。
他仔细研究每一个零件,调整每一个细节,有时还去请教厂里的技术专家。
甚至到工厂废料堆里,找寻自己需要的原材料。
废物利用可是他最拿手的特长。
他经常把别人丢弃的各种废料,改造成生产中急需的零件和工具。
其他人都下班回家了,只有李师傅还在那辆摩托周围忙着,谁也不知道他忙到多晚才回家。
也想不出他到底用了多大心思,更没人算计他忙了多少日子。
工人们看到的只是,他那自行车的铃铛声,又成了上下班路上的常伴。
时间一晃,一个半月悄然过去,那件事仿佛被大家抛到了脑后。
直到某个清晨,李师傅骑着他的国产摩托,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他那辆摩托的引擎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他只是静静地将车停在了正在闲聊的工友旁边,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却一个字也没说。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家都愣住了。
他们一个个站起身,围拢到李师傅的摩托旁,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惊讶。
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光滑的车身,还有人要求李师傅再发动起来,让他们听听那引擎的声音。
李师傅点了点头,发动了摩托,轻踩油门,那摩托便轻盈地在众人周围转了一圈。
那引擎“噗!噗!”的声音,居然就像鱼儿吐水泡那么轻巧。
“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李师傅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花了些心思修理了一番。
我就是想让你们明白,别小瞧咱们中国人,这点技术难题,咱们照样能攻克!”
工友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对李师傅的敬佩。
李师傅的智慧和手艺,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辆摩托,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他技艺和智慧的象征。
而那个和李师傅打赌的人,眼神里充满了服气,嘴角挂着无奈的笑容。
他看着李师傅,说:“好吧,我请你们喝酒。”
下班后,他们一窝蜂地涌向了附近的小酒馆,欢声笑语中,举杯庆祝。
而那辆国产摩托,就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传奇。
蔡仲园对李师傅也是心服口服。
他对技术高超的人总有一种打心底里的敬畏。
禁不住心里也蠢蠢欲动,已经想到自己该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