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之后。
蔡仲园收到中国美术馆的邀请函。
于是二人着便装,前往中国美术馆参观新青年摄影展览。
因为蔡仲园有一幅作品在这次展览中获奖。
二人开车兴致勃勃地前往美术馆。
走进展览馆的展厅之后,罗颖辉急切地想找到男人的获奖作品。
蔡仲园却劝他好好欣赏其他大师的作品。
罗颖辉只好拉着他的手,两人一幅接一幅地欣赏起来。
他们沉浸在光影的海洋中,罗颖辉逐渐被那些陌生的构图和色彩所吸引,不再仅仅关注蔡仲园的获奖作品。
在一幅幅照片前驻足,他们开始探讨摄影背后的创意与故事。
罗颖辉在一幅作品跟前停下脚步。
招呼着蔡仲园过来:“你看这幅作品,多漂亮,真好看。”
蔡仲园立足片刻:“这幅作品的确很好,你说说它好在哪里呢?”
罗颖辉说:“太好看了,漂亮极了!”
蔡仲园笑了笑:“除了好看、漂亮之外,还有更多的描述或者评价吗?”
罗颖辉说:“就是好看啊,漂亮啊。”
蔡仲园说:“这幅《怒江虹影》作品,展现了一幅峡谷中雨后彩虹的画面。
雨后彩虹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见过,不算稀奇。
但是摄影人都应该知道,能够拍到这样的画面,是不太容易的。
因为有彩虹的时候都是雨后,所以能等到的人比较少。
而雨后彩虹出现的时候,正好手拿着相机拍照的就更少。
能在祖国的西南怒江峡谷中这样的特殊环境,拍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绝对少之又少。
拍到这篇作品的难度,是它能成为好作品的原因之一。
虽然画面很简单。
只是表现了在青山绿水的怒江峡谷中,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但是这就够了。
无论是谁在如此偏远的地方拍到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都是一幅很好的作品。
尤其是画面上的彩虹是完整的半个圆形,笼罩着整个画面,简直太完美。
但是一般摄影师没这么好的运气,这样的情景稍纵即逝,所以只要遇见能拍下来就很好了。”
罗颖辉又一次感叹了:“原来摄影作品还有这么些说道啊。”
蔡仲园用手指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头:“小朋友,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罗颖辉指着一幅照片问道:“这幅作品画面只有一只水鸟,我觉得很好,有一种意境,但是说不出来。
还是请蔡大师来评论一番吧。”
蔡仲园驻足细品这幅作品。
刚才听他评论时的几个人也凑过来,想继续听他的评论。
蔡仲园稍加思索之后说道:“这幅作品是非常精彩的摄影小品,画面干净利索。水鸟的独立与侧眼观望,加上水中的倒影,形成了美丽的对称曲线。
在平静淡色的水面衬托下,形成了非常引人注目的视觉趣味中心。
水面也有从深到浅的几个层次,所以并不是没有细节的。
作品构图中规中矩画面剪裁也恰到好处。
整个画面给人非常温馨静谧的感觉。
又让人为这只水鸟的孤独感叹。
摄影师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是最难得的。”
蔡仲园分享了摄影师的创作灵感,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
而罗颖辉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
也赢得了周围观众的一片掌声。
几个青年也赞叹道:“我们也只觉得很好看,但是却说不出为什么能这么好看,您这一说,我们也很有感触。
看起来艺术的美感,是在镜头之后的头里,这句话说得非常中肯。”
罗颖辉很骄傲地轻声说:“那当然了,他还在这个展览里获奖了呢!”
听到此,一行人都很感兴趣,要求去看看他的获奖作品。
于是一群人在欣赏参观中慢慢向前走。
蔡仲园停下脚步,指着一幅荷花的摄影作品:“各位老师,这幅《凌波仙子》作品就是拙作,还请批评指正。”
一人惊叹:“唉,我拍了几十年的荷花,到处投稿参赛参展,没能入选一幅。
见到这幅作品,我可是心服口服了。”
还有人似乎发现了什么:“说的也是啊,整个展厅中,我只见到这一幅拍荷花的作品。”
一位中年人说:“我听说,这个级别的展览或竞赛,只要是看见拍荷花的作品,马上就删除或者扔进垃圾箱里了。
这幅作品的确新颖,居然获得了银奖。”
在众人的请求下,蔡仲园讲了讲这幅作品:“这幅作品的拍摄过程,就是反复设计画面并在拍摄中实践,才成功的。
设计这个画面首先是要找一朵理想的荷花,把荷花拟人化地理解为一位仙女下凡。
前面要用手和衣袖挡住迎面的风,后面要用手臂控制自己的方向。
本来这朵荷花右下面有两片花瓣,觉得不理想就摘掉了一片。
然后设计荷花在左下角,后面拉出的白烟斜着向上,就有了凌波仙子下凡的意境。然后通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的调整,比较完美地完成了创作。
如果后面拉出的白烟,稍微有一点向上的弧度,就更完美了。”
一个小伙子脱口而出:“您说说拍摄技巧行吗?”
蔡仲园说:“可以啊,这就是利用摇拍和二次曝光,虚实结合的技巧拍成的。”
小伙子听了,有点愣神,幽幽地说:“您就是把技术手法都告诉我了,我也拍不出来这么漂亮的作品。”
蔡仲园鼓励他说:“我在夏天的荷花池里,整整拍了四天,才拍成。”
大家都赞叹道:“为了一幅作品,不畏酷暑拍了四天,这么投入能没有好作品吗?”
那位中年人异常感慨地说:“我拍的荷花,就只能算是照片。
这幅作品,拍出了荷花的灵魂。
妙不可言啊!”
蔡仲园说:“我这算什么刻苦,袁毅平大师拍摄的《东方红》前后用了两年的时间。
陈长芬大师的巨作《日月》,在拍摄前也构思了两年多呢。
画面设计是每一个摄影师都必须在拍摄时注意的问题。
就算是随手一拍的景物,此景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角度等等,也是在现场就必须选择出来的。
在调整自己拍摄姿势,选择景物拍摄角度的同时,就是在设计拍摄景物的画面。
如果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次拍摄都要考虑画面的构图、拍摄技巧、找到表现这个景物的最佳方式。
那么拍出好作品的概率就多出很多。
长时间思考设计出绝佳的拍摄方案,出大片巨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众人听了都感觉受益匪浅,表示感谢。
蔡仲园指着自己的作品,谦虚地说:“这些只是小小的尝试,真正的艺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婉拒了各位加微信的要求,大家才散开了。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看遍了整个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