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倘若当下便迁移阿房坟茔,将赵祁的身份公诸于众,必定掀起轩然大波。
先不说名义不正的问题,那帮臣子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现今天下尚未全归我大秦掌控,一旦我国根基动摇,列国势必借机兴风作浪。”
“再者,赵祁对其生父之怨恨,你们亦心知肚明。”
“若让其知晓大王乃是其生父,或许反倒造成父子反目。
即便大王解说清楚前因后果,依赵祁性格脾气,岂能容忍当初迫害其母之人逍遥自在?”
综上所述。
“我只能尽可能拖延时日,至少先打消大王轻生之念,同时给予赵祁更多积累实力、树立威望的时间。” 夏无且凝视着蒙武,说道,“莫非你没听懂刚刚大王的意思?”
“我已明白。”蒙武双眼闪过一丝异样光芒,“大王心中已经决意,待与赵祁相认之日,即立其为太子,以备将来继承大统。”
“的确如此。”然而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仰赖大王一统天下、权威无人能撼动,使整个天下纳入手中,到那时传统礼教也难以束缚大王的脚步——从古至今,谁能开创这般统一的大业?
“大王将是千古第一人!” 这样的存在,怎会被区区礼法束缚?
进而,当大秦实现天下统一,只要赵祁不断建立功勋,权势将水涨船高。
日后掌握军权,威名传遍天下,试问还有谁敢与之抗衡?
总括而言,我的所言所行不过是为了让大王安定情绪,既不损国家基业、不坏天下之局,同时也是为赵祁争取更好的时机。
假如大王有丝毫意外,赵祁的真实身份便再无法彰显,彼时他如何与其他公子竞争呢?此外,这也为赵祁提供了时间来获取更强的权力,使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唯有借助这样的局面,有了大王和赵祁两相扶持,才有可能破除一切悖逆之音。
一切都是为了赵祁。
“阿房虽逝,赵祁就是我夏无且余生之所系。” “在这苍穹之下,我绝不容许任何人侵犯他半分。”夏无且又补一句,眼中满是坚定。
“既然大王已定赵祁之位,任何企图从赵祁手里夺取的人休想得逞。”
话声刚落,蒙武随即接道:“我蒙氏一族定鼎力扶持赵祁。”言语间透出坚决之态。
“长公子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已然位列上将军,在我国位高权重。
若日后成为储君,定能助我大秦国运更盛。
辛胜甘愿为其效力!”这时辛胜语气铿锵地表明心迹。
闻言,夏无且和蒙武皆侧头注视着他。
虽说就爵位及官阶来看,辛胜甚至比不上一位统领十万大军的将领,但他手握王宫内五万禁卫军,负责守卫陛下龙体安危,这一角色至关重要。
倘若他选择支持赵祁,那么将来在咸阳宫内或是王宫深处一旦有任何动荡,都可以迅速出兵应对,这无疑是一大助力。
\"辛胜统领,你真的打算支持祁儿?\"夏无且目光注视着辛胜,语气郑重。
\"我已经看清大王心中的想法,他对冬儿姑娘的情谊深重。
我敢肯定,未来大王必定会追封冬儿姑娘为王后,而大王与王后的血脉自然是嫡出之子。
\"
\"我辛胜忠于王权,自然也忠于这位正当其位的嫡子。
\"
\"再者说......\"
\"我在宫中统领禁军多年,见识过大王众多皇子。
扶苏公子虽温文尔雅,深受大王器重,然而太过心软,难以承担君主重任。
其余皇子各自性情不同,纵使有宗室权臣的支持,但没有任何一人能够比得上祁公子。
\"
\"我支持祁公子,不仅名正言顺,也是大王心中所望。
\"辛胜态度坚定地说道。
亲眼见证过大王嬴政的颓废,以及他对赵祁母亲的一片深情,对赵祁本身的重视,更听见大王私下与夏无且谈及欲立赵祁为储君之事。
这一切都证实了赵祁地位的正统无二。
\"很好。
\"
看着辛胜的态度,夏无且点头认可。
能为赵祁争取到如此一位坚实的助力,无疑是大大的好事。
此刻的赵祁正在积攒力量,以备来日成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今天后山发生之事……\"
\"除了我们三人,绝不允许任何人得知。
明白了吗?\"
夏无且沉声交代着蒙武和辛胜。
\"老夏,你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
\"蒙武应道。
\"属下也绝不会泄露分毫。
\"辛胜神情严肃回应。
\"距离赵祁的大婚还剩四天。
\"
\"接下来就要着手布置大王在李家村的居所。
\"
夏无且思忖着说道。
显然他已经预料到,嬴政既然已知赵祁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且知道赵祁的儿女都是自己的孙辈,断然是不会轻易离去的。
虽然嬴政并非那种会在脸上流露情感的人,但对血脉的关怀依然溢于言表。
即便是宫中的其他公子公主们,尽管得不到太多真正的父爱关怀,但各类恩赐却也颇为丰富。
当然,这些公子公主无法与赵祁相比,因为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延续赢姓血脉而已。
而赵祁却是由嬴政真正视为己妻的冬儿所生。
同样是儿子,却有着根本的不同。
未来可以预见,一旦确定了赵祁的身份,嬴政将给予何种特殊的厚待。
\"后续的事就交由老夏你安排了,今日要不是你的进言劝说,大王或许真的会走上不归路。
\"
\"如今这世上,或许唯有你能打动并说服大王了。
\" 蒙武心有余悸地说道。
通过今日的种种,他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爱深恨浓。
如果没有实际经历,确实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情感。
很明显这些都是他们这些人不曾经历过的。
他们出自秦国将门,对于他们来说婚姻不过就是家族利益或父母之命,从没多想。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母以子贵。
而在赵祁这儿则恰好相反,变成了子以母贵。
因为他正是冬儿所生之子。
\"大王前来,只有安排在赵府最合适……\"
\"而且即便暂时打消了轻生之念,大王还是需要更多的宽慰寄托,让赵祁在他身边才能起到最大的安抚作用。
\" 夏无且如此说道。
“既然如此,你便去安排一番,我去下面知会蒙恬。”蒙武开口道。
“嗯。”夏无且应了一声。
随后他望向辛胜,吩咐道:“你就在此地等候大王。
待大王下山时,我会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今日之事就当作不曾发生。
大王突然到访是对赵祁的看重,特来参加他的婚礼。”
“末将领命。”
“大王从咸阳一路赶来,就是为了亲自出席并主持赵祁上将军的婚礼,彰显对上将军的器重,除此之外并无他事。
今日在后山也未曾发生任何情况。”辛胜迅速领会了意思。
依旧是那句话,今日的事情绝不能外传,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不单单是赵祁,整个大秦都会受到影响。
好在后山只有四人,除了嬴政,还有蒙武三人。
其他的禁卫军都在山脚下等待。
若不然,想要彻底消除后患,那些禁卫军都将难逃一死。
他目光一转。
“父亲,情况如何?大王可安好?”
刚回到府上,蒙恬便急切地问起蒙武。
“无碍了。”蒙武微微一笑。
“还好大王愿意接受此事,若不然,一旦大王有恙,大秦局势堪忧。”听到此话,蒙恬也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蒙武在后山逗留这么久才回来,蒙恬的心一直紧悬着。
“险些坏了大事,多亏你父亲反应迅捷,挑开了大王自刎的剑,否则……”想起当时嬴政那一剑欲断性命,蒙武至今仍心有余悸。
若是嬴政真的驾崩,大秦必定陷入内乱。